张克平
当前,无锡正处在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换,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换,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的重要转换时期,软件产业承载着无锡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
十二五”期间,无锡软件产业规模持续增长。通过积极把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软件业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十一五”是无锡市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2004年,无锡市软件产业管理职能正式由市发改委转移至市信息化办公室,软件产业发展从宏观管理转入具体推进和服务,产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无锡软件产业规模进一步增长。通过积极把握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软件业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13年,无锡市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181.17亿元,同比增长30.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7个百分点。全市新认定软件企业81家,新登记软件产品706项,新引进软件企业605家,注册资本16.53亿元。
园区建设成效显著。2013年,无锡软件园区建设成效明显,惠山软件外包园(O-PARK)获评江苏省级软件园,全市省级以上软件园数量增加到4家;无锡(国家)软件园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并先后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骨干软件园区优秀园区”,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
骨干企业加速成长。2013年度无锡十强软件企业(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平均软件业务收入已达3.4亿元,其中无锡文思海辉7.49亿元,接近全国百强软件企业水平,朗新科技落户无锡仅2年,其年软件业务收入已达4.55亿元。2013年,无锡还有5家企业入选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16家企业入选江苏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3家企业获评江苏省软件企业技术中心。此外,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中太数据、华云数据、天脉聚源等一批企业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态,企业成长速度不断加快,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软件名品不断涌现。2013年,无锡市软件产品在省和国家级评选中实现突破。其中16项产品在北京软博会评比中获奖,其中6项获评金奖,10项获评创新奖;4项产品入选第十一届江苏省软件产品“金慧奖”,12个项目获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转型引导资金支持。
在创建“中国软件名城”过程中,注重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提升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中国软件名城创建领导小组”,确立创建中国软件名城的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省经信委、市政府三方共同推进名城创建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部、省支持,全面推动无锡名城创建工作。出台了《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中国软件名城的意见》(锡委发〔2013〕22号)和《创建中国软件名城若干政策》(锡政发〔2013〕18号),确立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主要指标,明确了专项资金扶持的额度和扶持重点。召开了全市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大会,对名城创建工作进行了动员,明确了创建目标,并向各市(县)、区分解下达创建任务。在CSIP大力协助下,制定了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工作方案和相关规划,对创建工作目标、建设内容、进度安排等进行了全面规定。
2014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骨干企业培育工作座谈会决定在无锡市举办。本届座谈会选址无锡有两方面原因:
无锡市拥有长三角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条件,丰富适用的科教创新和人才资源,具备雄厚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工业基础,以及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环境。这为无锡软件和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江苏省和无锡市一直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自2012年7月以来,无锡中国软件名城建设作为全市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工作,得到快速发展,积累了有益经验。
一方面,无锡国家软件园、山水城科教产业园和无锡惠山软件外包园作为无锡核心园区载体,建设成效显著。2013年,无锡国家软件园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并先后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骨干软件园区优秀园区”。另一方面,无锡市骨干软件企业正加速成长,涌现出以永中、华润矽科微电子、软通动力、天脉聚源、CNTV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2013年无锡市十强软件企业(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平均软件业务收入已达3.4亿元。
当前,无锡正处在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换,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换,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的重要转换时期,软件产业承载着无锡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作者为无锡市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局局长)endprint
中国工业评论2014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