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坤
中国能源革命是以改革为动力,推进能源政策体系、价格体系以及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在市场化改革中,不仅要回归能源本身的商品属性,而且一定要注意环境容量空间的紧缺资源的属性。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并再次提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我国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这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不节制消耗地球的矿物质能源和资源,支撑其现代化发展。在发达国家创造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使全球付出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不仅全球的化石能源、资源日益紧缺,而且带来了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生态危机。
箭在弦上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可持续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要减少人为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减少化石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世界经济社会还要持续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还要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能源的需求还会持续增加,相应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要增加。经济发展使得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而保护全球气候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两者构成尖锐的矛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催生了全球性的能源变革和低碳发展。
现在能源变革和低碳发展成为世界潮流,欧盟一直在引导全球的能源变革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潮流,欧盟各国都在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其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力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另外一方面是改变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欧盟国家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既做了很多切实的工作,也订立了比较宏伟的目标。欧盟确立到2020年能效要比1990年提高20%,德国进一步提出到2050年一次能源的总消费要比1990年减少50%,其中建筑领域的能源总消费要比1990年减少80%。对能源的消费目标催生欧盟各国在节能领域技术手段的研发。
在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上,欧盟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了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核能)的占比要达到20%,德国的目标是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占比达到30%,到2050年达到60%,其中电力系统电量中可再生能源占比为80%。要实现这一目标对能源转型的推动力很大,新技术研发也会引领世界能源的发展。在全球低碳能源转型过程中,先进能源技术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标志,也成为国际新的技术竞争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哪个国家具备先进、低碳的能源技术,哪个国家就可以在能源的变革中起到引领作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机会和战略国际市场。在这一变革趋势下,中国提出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参与新形势下的国际能源技术竞争,这对我国的发展和国际竞争优势确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也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和迫切的需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由于能源的消费快速增长,也带来严峻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局面。在中国,资源依赖性粗放扩张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中国要由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革命是关键着力点和战略选择。
中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也是使能源消费减量化,让能源生产清洁化、低碳化,最终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低碳能源体系取代以化石能源为支柱的、传统的、高碳的能源体系,让社会活动对能源需求不再依赖有限的矿物质资源,而且能源消费也不再排放有害废物和侵占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有序的发展。
挑战巨大
中国现在推进能源的变革,比发达国家更为迫切,也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发达国家已经处在后工业化社会,能源需求基本饱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大多数发达国家能源总需求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在没有能源需求增长的情况下进行能源体系的变革,也就是说对存量进行调整,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来取代原有的煤炭消费,能比较从容和快速的改善原有的能源结构,更加清洁化和低碳化。
但是中国现在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能源需求还在不断增长,首先要解决增量的问题,然后才是存量的问题。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也积极发展核电、天然气,铆足了劲,对所有可替代的能源都在积极发展,还是不能满足新增长的能源需求,煤炭的消费量在一定时期内还要有一定的增长。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增量的优化,而发达国家是存量的优化,中国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但是这也给中国带来跨越式发展机遇,而且要付出比发达国家更为艰苦的努力。
美国环保部公布,到2030年美国电力部门二氧化碳的排放要比2005年减排30%,美国近年新建的很多电站是天然气、风电、太阳能电站。2011年,美国电力部门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比2005年下降了12%,如果到2030年比2005年下降30%,只要比2011年再下降21%就能够实现指标。从2011年到2030年这20年期间内,美国将电力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1%,就可以从容用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新建的电站取代原有的煤电站。美国煤电站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42年,大部分进入了退役期。
中国到2030年电力总需求会比2011年大概翻一番,新增量很多。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到2030年只要非化石能源装机1亿~2亿千瓦,即使天然气没有大力发展也能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到2030年要实现能源的转型、控制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从现在的计划看,在这20年期间内非化石能源新增装机要达到10亿~15亿千瓦,即未来20年时间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的装机量是美国的4~6倍。
中国能源资源的禀赋是煤炭相对比较丰富,而缺少天然气,这导致转型比发达国家困难,发达国家是油气资源消费占主体,而煤相对较少。endprint
在美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30%的目标过程中,中国电力总供应量要翻番,尽管新建了很多新能源电站,但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11年增长30%左右。所以,我们需要付出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努力才能跟上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变革的趋势。
回归商品属性
中国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形势下,能源发展战略要有创新思路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上提出,推进能源和生产消费革命要进行四个革命和一个合作: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生产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国际合作。其中特别把能源的消费革命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中国突出节能优先,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控制能源消费的总量。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最早是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当时的提法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合理”两个字去掉,叫“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又在前面加了两个字,叫“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到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再到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反映了中国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认识的不断深化,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迫切性在不断地提高。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就是要以这一目标形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推进能源消费转型,转变发展模式。
如果说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为了使能源消费减量化,那么推动能源生产的革命就是要使能源系统清洁化和低碳化,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特别是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也包含核能、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形式。对能源结构进行改革,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减少了对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影响。
在能源技术方面的革命将使中国在全球能源技术革命进程中取得优势。中国未来对新技术的需求大,这是进行技术创新非常有利的条件。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动力,中国的需求量大,可以使本土的技术尽快得到推广和摊平研发成本,尽快具备竞争力。
未来,碳的排放空间会越来越小。IPCC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回到2010年水平~比2010年减少40%,到2050年要比2010年减少40%~70%,这样才能实现全球升温不超过2℃。现在全球都面临碳排放量空间不足的挑战,按照现在各国的承诺和发展的趋势,到2020年目标路径的缺口是70亿~120亿吨二氧化碳,到2030年这个缺口会更大。按照现在的趋势到2100年,全球的温升要到2.8℃~3.7℃,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影响。
中国未来20年之内,包括核能、水电、风电,要有10亿~15亿千瓦新增的装机。非化石能源比例到2020年会达到15%,15%的比例虽然不大,但是总供应量要超过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日本几年的需求,相当于德国和英国两国加起来每年的能源需求。到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的这一比例还要进一步提高到20%~25%,2030年煤炭的消费比例要下降到50%以下,到2050年煤炭的消费比例要下降到1/3以下,这样才能顺应趋势。
中国能源革命是以改革为动力,推进能源政策体系、价格体系以及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在市场化改革中,不仅要回归能源本身的商品属性,而且一定要注意环境容量空间的紧缺资源的属性。
现在中国已在两个省和五个城市开始了碳排放交易的试点,企业排放二氧化碳有配额。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是紧缺资源,发达国家对能源系统和能源技术进行评价的时候,要考虑二氧化碳排放的社会成本,一般排放每吨二氧化碳定价在40美元左右,考虑社会成本之后,很多新能源技术就有了更好的经济竞争力。
未来碳市场的价值是要把有限的环境容量的资源属性突出,给其一定价值。这种价值在市场上能够激励各界开展节能和减排二氧化碳的技术,激励投资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倾斜,激励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以及能源体系的革命性变革。
当前,中国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是战略选择,对于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安全,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乃至对未来的永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且随着未来的发展,意义会越来越凸显。
(作者为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根据经济每月谈发言整理,文章不代表本刊观点)endprint
中国工业评论2014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