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川宁
【摘 要】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都导致了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寻求各种手段,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质量 语文水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7.139
一、做好备课工作和课后总结
备课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教师要认真对待。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根据学科特点、课程标准和实际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并且选择最合适的教学顺序和方法,还要以学生为中心,多考虑学生的需要。备课工作完成的好,才能使课堂教学顺利高效开展,课堂上才不会出现思路混乱或者词不达意等状况。
对于教师来说,在语文教学中,课后总结也很重要。课后总结是对课堂教学成果的直接检测,例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效果是否理想,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等。通过总结,可以明白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经验,在下次的教学中就可以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了。可以说,这种“自我总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因此可以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些学生之所以语文成绩提高很慢,就是因为对语文学科缺乏兴趣。进入高中以来,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程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1.设置导语,激发兴趣。高中生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利用高中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用精彩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语部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用简洁生动的语言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在导语部分设置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的好奇心都很强,为了知道答案,接下来肯定会认真听讲和思考。
2.丰富课堂形式。传统的讲授法容易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沉闷,久而久之,学生当然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努力使课堂形式多样化。除了必要的课堂讲授时的提问外,还要对课堂设计进行优化,多设置一些互动性的环节。例如在课堂的开始部分,教师可以抽出几分钟时间,开展诗歌背诵、即兴演讲、情景剧表演等,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充满学习的热情。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上讲下听”的模式,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从而创造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始终保持兴趣和热情。
3.创设情境,美感教学。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加丰富多彩,有无限的美感。作为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中的美,用语文本身的魅力打动学生,让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兴趣。例如,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授课,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情境等,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和文章思想感情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就是从学生出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促进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接受其他课程的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满足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学习形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教学工作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养成自学的习惯。自学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自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高中的学习方式与初中有很大不同,学生应该逐渐减轻对教师的依赖,主动地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清楚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不可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包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中大量的知识和问题,都要靠学生自己去获取、去解决。而养成自学的习惯,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最大程度地从教材中获取信息,对教材内容有个整体把握,并找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就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与教师更好地配合,听课也更有针对性。阅读是学生自学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增长见识,长期坚持阅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贵在坚持,所以教师要做好督促工作,鼓励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课后复习也应该是教师注重的一方面。《论语》中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明了及时复习的重要性。通过课后复习,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查缺补漏,进一步充实提高,并且还可以与下节课的新课内容有效衔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2.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容易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便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者。“要我学”的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是上仅仅扮演聆听者的角色,很少有机会能独立思考,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关注教学内容的讲授,而是要把关注点放到学生身上,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钻研。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把教材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经常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表达。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必急于给出答案,而是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
另外,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里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自己的思维。只有充满活力的课堂,才是有质量的课堂。其次,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要使整个教学过程尽量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是对于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不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更不能讽刺打击,而是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帮助这部分学生取得进步。
语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认真总结,并寻求各种手段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