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中小学数学衔接,实现小升初自然过渡

2014-08-19 22:45胥华
南北桥 2014年7期

胥华

【摘 要】要搞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教育,就要从数学知识衔接入手,把握学生心理变化,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初一新生实现顺利的过渡。

【关键词】知识衔接 教法衔接 学法衔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7.107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后连接非常紧密。小学数学是学生进入高一级学府学习的基础,但六年级与七年级数学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是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大事。从小学到初中,是人生历程上的一次重大跨跃。这时,他们学习的内容一下子增多了,加深了。特别是数学科,最容易使众多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搞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教育,使初一新生实现顺利的过渡,尽快的入门,缩短心理上、学习上的适应期,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衔接教育应着重抓好的三个方面:

一、数学知识的衔接

初中一年级刚接触代数时,学生要经历由算术到代数的过渡,这里的主要标志是由数过渡到字母表示数,这是在小学的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上的抽象。因而,我认为重点做好这三个方面知识的衔接:①算术数与有理数的衔接;②数与式的衔接;③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的衔接。

1.算术数与有理数的衔接

算术数与有理数的衔接,它的主要体现就是负数的引入,负数,对刚接触的学生是一个难点,一个不能很快适应的知识点。小学阶段的学习,他们习惯了数就是象,1、2、3、4、5 这类很具体,实际生活中又有众多实例的数。负数,令他们觉得难以理解,对于符号“-”他们也早已习惯了这就是算术运算中的减号,现在怎么会成为了负号,是一个数的性质符号呢?对于学生的这些困惑,教师必须要善于解惑,给学生讲清负数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客观性及负数引进的必要性,让学生能尽快突破这个难点,完整、准确的理解有理数概念,从而能正确的进行有理数的运算,为学好初中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数与式的衔接

现行教材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人教版),让学生接触的就是代数式。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一般都是纯粹的数,可在这里,就要接触到用字母来表示数,用抽象的东西代替具体的东西,就是令刚入学的初中生感到难以理解,一些学生学到这里,一时不能适应,感到困惑,但对本章知识的理解程度,对今后学习整式、分式、方程、函数等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量引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过的几个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正方形面积公式、路程公式、圆的面积公式等等。另一方面,要尽量的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感到用字母表示数,其实他们并不陌生。另外,还要从数学引进字母,使数学语言符号化,对于数学学习、研究的必要性来加以指明,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使学生能突破这个难点,实现顺利过渡。

3.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的衔接

小学生惯用的解题方法是算术解法,笔者以前在教学中就曾遇到初一学生在解应用题时,不用初一所学的列方解应用题,而是采用算术解法,这说明这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他们对应用题的思维还停留在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这节知识点时,一要加强对应用题的分析,找准已知量,未知量及相等关系,二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两种解法的相同和不同点,比较孰优孰劣,取其之长,从而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采用探究式、合作学习等方法,但结合数学学科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把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讲述法,讲练结合等多种方法结合运用。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它不同物理、化学等学科可由学生通过观摩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许多内容可由老师直接讲述给学生,因此“讲述法”还是一门主要的方法。但数学在培养能力方面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因此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以练及时巩固新知识,也是许多老师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每章的课题学习部分,最宜采用探究式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同学间团结协作的能力。不过笔者在教学中也尝试使用了“阅读理解法”,即将一堂课分为:“启、读、练、讲、评”五个环节,“启”就是拟出本节教材的阅读提纲,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读”就是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边读教材,边记笔记,边思考,边回答问题,这也就是对新知识的学习;“练”就是完成课堂练习,及时检查巩固新知识;“讲”就是教师讲解本节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在辅导学生阅读教材时发现的典型问题;“评”就是订正课堂练习及对教材的发掘和提高。

三、学习方法的衔接

首先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其次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习中一定要勤奋认真,要为实现自身的理想而努力学习;第三,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要认真预习,课堂的45分钟要一心一意的用于学习,不能搞小动作,开小差,对练习和作业,要一丝不苟的完成,老师讲解时,要聚精会神的听讲,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一定要问老师或同学,直到弄懂为止,千万不能自欺欺人,不懂装懂,单元检测时,要独立思考,认真答题,不能去照抄、作弊,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要注意劳逸结合,该学习的时间,认认真真的学习,该休息或体育锻炼的时间,也应该注意休息或参加体育锻炼。

总之,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学习任务、所处的环境、以及来自于老师和家长的升学压力与小学相比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要学的数学知识在抽象性、严密性上都有一个飞跃。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有关问题,切实加强中小学之间的数学教研,为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和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乃至更高层次的学校一直都能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中学数学大纲》

[2]波利亚《数学与猜想》

[3]张奠宙《关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数学通报2001.5

[4]《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