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设置与有效落实

2014-08-18 01:35赵晓明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惯性现象设置

赵晓明

目标决定行动,是行动的指南。教学目的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其设置直接影响物理教学质量的高低,其落实和实现的程度也决定了教学效率的优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堂教学的目标,并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真真切切的教学行为,设置物理教学目标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

新课程倡导三维教学目标,具体的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包容的关系。说其包容,因为三维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实现不是单个的教学追求的对象,而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多方面达成的;说相互促进,是因为某个层面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为其他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空间,同时也更利于其他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说明的是,三维教学目标是相互促进的也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是较之传统教学目标设定的转变之体现。也就是说,一节课设置的三维目标,是从整节课的整体来设置的教学目的,而不是单个环节实现的单个目标。

例如《惯性和惯性现象》这节课,根据该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科的教学要求一般设置这样的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知道惯性现象,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惯性应用教学,让学生形成交通安全意识,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其中前两方面的教学目标,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也是本节课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而向学生渗透辩证思想甚至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目标,是这节课随机达成的目标,应该渗透在本节课的多个教学环节。

二、教学目标的落实

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劣,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落实程度。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的落实应该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该借助具体的教学内容逐步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仍然以上面的《惯性和惯性现象》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来说明。

(一)借助现象,理解概念

概念是判断的前提。物理教学需要注重概念的教学,为学生利用概念进行判断和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撑。大家知道,自然界里惯性现象很多,学生对惯性的现象并不陌生。虽然不陌生,却很少关注这样的自然现象。同时,由于实验的特点是比较简单,可操作性强,所以可以适当选择合宜的惯性现象,采用实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感知和认识惯性的物理现象。教学中,有些实验可采用并进式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既可活跃气氛,提高兴趣,同时还可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的能力。

为了落实“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课始,笔者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学习场景。现象一: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现象二:匀速运动的电动车上面小球落下,恰好进入下面的球篮(如图1)。借助现象一,让学生明白,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借助现象二,让学生知道,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运动状态的性质。接着借助这两个现象教学惯性的意义:惯性是不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只要不受外界力的作用,就能很明显的表示出来。同时,由于惯性是个比较抽象难理解的概念,一般需要通过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惯性保持的是原来的运动状态:①在桌面上的书为什么静止不动?②正在以10m/s速度运动的汽车,为什么能保持10m/s速度匀速运动?③站在公交车上,汽车刹车时人为什么前倾?通过对这几个现象的分析,学生对惯性的现象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再通过烟圈和惯性小车等实验来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过程,突出了对惯性现象的分析和理解,为学生准确而深刻地把握这种物理现象的本质提供了可能和基础。

(二)关注细节,渗透目标

细节决定课堂教学的优劣。物理教学不能仅仅注重课堂教学的整体而需要关注教学的细节,在教学细节中达成教学目标,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需要长期培养的“隐性”的教学目标。《惯性和惯性现象》这课的教学目标中的“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惯性应用教学,让学生形成交通安全意识,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其达成是难以立竿见影之事,需要渗透在教学的细节之中。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常见的方式是让学生结合惯性的认识去认识和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儿见到过惯性现象。学生的交流可以说是丰富而充分的:①汽车运动时一下子停不下来;②打水漂;③风扇,你把它关掉了,它的扇还继续转;④走路被石头绊到了,身体向前倾;⑤物理课本静止地放在桌面上;⑥用棍子敲打悬挂的被子,可以除掉一些被子上的灰尘……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运用惯性的知识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这一性质,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同时,在对具体的事例,也能够受到德育的教育。例如探讨“汽车运动时一下子停不下来”这个惯性现象时,让学生思考这样的惯性现象有怎样的危害,在生活中又怎样减小惯性带来的危险,有的学生说汽车不能超速,有的学生说在公交车要注意站立的姿势,有的学生说在马路上行走要注意来往的车辆,让学生感受到惯性现象无法避免的同时,也受到安全知识的教育。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设置物理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心中要有课标、有教材、有学生。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三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科学地选择三维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并且能够根据三维教学目标正确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注重课堂教学的细节的处理和设计,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效地落实在每个教学环节和内容中。教师只有科学预设教学目标,并能在教学中得到真切地落实,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达成物理教学的教学要求。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惯性现象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普遍存在的惯性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