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化情境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014-08-18 01:35陈杰富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讲台数学知识生活化

陈杰富

(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广东 珠海 519100)

创设生活化情境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陈杰富

(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广东 珠海 51910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用好数学的生活化实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入新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细胞分裂、计算储蓄存款利息、日常生活中打折购物、按一定的比例设计平面图等问题均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并且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平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由于搞卫生,讲台被移到了走廊,上课了,数学老师请两位同学将讲台抬回原来的位置,并告诉学生,刚刚看到的讲台运动有两个特点:①从走廊回到原来的位置后,讲台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改变;②讲台的运动其实是讲台上每一点的运动,连接移动前后的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这就是物体的平移。

二、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

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以及他们的心理特征,将教学内容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已有的知识背景,创设情境、设疑引思,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并且从探索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而要达到以上效果就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从生活背景入手,诱发学习数学兴趣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能诱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加法时,笔者创设了计算净胜球的问题,这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刻刻需要数学,感受到生活中不能没有数学,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个更深刻的体会,形成一种责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间接兴趣。

(二)从模拟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表演情境,使抽象的概念实际化、生活化。

例如,在学习“整式”时,笔者设计了这么一道题目:

假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x,用式子表示:

①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行数多1个,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②教室里每行的行数是每行座位的2/3,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③判断上面式子哪个是单项式,哪个是多项式,并写出其系数和次数。

这样利用身边的生活场景,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参与新知识探究,学生自然对数学有了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三、让数学融入到生活中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学习过程中要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作为教师就要设计一些应用性较强的题目,并引导他们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及其魅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概率”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活动,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其中准备了28个白球、12个黄球、2个红球;设有三个奖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有笔记本、钢笔、一个足球,并人人有奖。现在要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你做得到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算了一下得奖概率,就确定摸到红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这时我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并告诉学生笔记本10元、钢笔85元、足球107元。学生再次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进一步的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水涨船高。

四、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

心理学原理表明,一旦人们掌握了一种新知识或者新技术,他就有一种马上实施的冲动。同时可以让学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如果我们在讲授完一个数学原理或知识后,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布置能运用这个数学原理或知识解决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成效。

例如,在学习完“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后,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一道课后作业:下面两题作业任选一题作为作业。

(1)书本课后习题:一座金字塔被发现时,顶部已经荡然无存,但底部未曾受损,是一个边长为130m的正方形,且每一个侧面与地面成65度角,这个金字塔原来有多高(精确到1m)?

(2)根据所学知识五人一组,仿照课后活动,自制测角仪,设计一套可行性方案测量出教学楼的高度。

根据统计,全班52人,选(2)的作为作业完成的学生有39人,占75%。这说明学生们还是比较喜欢生活化的数学作业。

显然,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可以模拟的数学原型,学生们看得见,摸是着,他们有了解决问题的冲动,他们通过自己设计的方案测量教学楼高度,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提高自身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努力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际——实践中创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教学融入生活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学有所用,学有所思,绕过应试教育的弊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讲台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讲台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DV校园小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