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 科学备考——2014 年辽宁省生物学科高考备考建议

2014-08-18 01:35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三题目记忆

张 岩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2014 年高考日益临近,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是每一名高三任课教师都会面临的艰巨任务。下面笔者就高三年级的生物复习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记住并正确运用知识

高中生物课程的本质是学习并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利用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问题,所以,仅仅依靠记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运用这些知识。因此,在高三教学中,教师面临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让学生记住知识,二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

学生在高三年级的学习过程中确实要做大量的习题,但是教师要求学生做题的目的是什么呢?绝不是让学生记住做过的题目(实际上学生也记不住),而是通过做题加强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的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对于学生做错的或不会的问题,一定要求学生翻看教材,引导学生认真思考,题目考查的是什么知识内容,做错或不会的原因是什么,是没有记住知识还是不理解知识与题目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重新翻看教材相关的知识内容,一是加强对知识的记忆,二是认真体会教材知识与生物现象、生物问题之间的联系,并将自己的理解记录在教材上。这里之所以特别强调要求学生翻看教材,是因为如果仅仅是听老师重复一遍知识内容,只依靠听觉记忆,学生是很难形成长期记忆的,而通过翻看教材并记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可以把听觉记忆、视觉记忆和行为记忆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记忆保持率。当学生再次在同样的问题上犯错误时(这在实际教学中是常见的现象),他们很难一下子回忆起来上一次做错的题目,但是当再一次翻开教材,看到同样的教材内容以及自己曾经记录的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时,他们会较容易回忆起对上一次学习的记忆,并通过和前面的对比,看自己是忘记了前面所学的内容,还是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知识。通过这样的重复,学生不但能够记住相关知识,还能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正确运用知识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样的重复才是有效的重复。经过几次这样的学习过程,最后留在学生头脑里的不是曾经做过的题目,而是教材中讲了哪些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发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发掘知识点间的联系,要让学生学会在整个知识系统中认识和理解某个知识点,而不仅仅是记住知识。例如,在讲授《细胞中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一节时,细胞中各种元素所占的比例,在细胞鲜重中是“O>C>H>N”,而细胞干重中是“C>O>N>H”。教师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生物细胞就是这样构成的,记住就行了”,而是要给他们讲道理。细胞鲜重中含有大量的水,自然H 和O 的比例就很大,由于H 的原子量小,所以从质量百分比上要低于O 和C。细胞干重中是将细胞中的水去掉,则H 和O 的比例大大降低,所以比例最高的是有机物中的C。再如,在讲细胞中的细胞器时,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两种都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为什么线粒体的内膜会向腔内折叠而叶绿体不会呢?这里蕴含着生物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线粒体的内膜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所以向腔内折叠扩大了膜面积,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并不是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而是发生在叶绿体内部,叶绿体是通过由类囊体堆叠来扩大膜面积,从而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学生只有了解了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才能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知识,否则,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是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

高三复习教学与高一、高二的新课教学的重要区别是高三教学要着力强化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而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于核心概念的学习。高中生物的知识网络是以这些核心概念为关键节点建立起来的。对于概念的学习,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教材中的概念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而是要求学生对概念中的每个关键词都能有深刻的认识,能够理解词义背后所联系的知识。例如,在“细胞呼吸”一节中,教材给出的有氧呼吸的概念是“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 的过程。”在这个概念中,需要让学生深入掌握其中的关键词(细胞、氧、酶、葡萄糖等、彻底、氧化分解、二氧化碳和水、能量、许多ATP)所蕴含的知识内容,从而使学生明确“细胞呼吸与人体外呼吸的区别”“有氧呼吸的反应物与产物”“有氧呼吸反应底物的种类及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氧化分解与水解的区别”“呼吸释放能量的分配”“能量与ATP 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帮助学生以核心概念为节点,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

三、优化知识的获得过程,让学生学会思考

在高三年级教学中,通常需要在更短的时间里传授更多的知识,所以,教师更容易把课堂关注点放在学生是否记住了知识,而往往忽略了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也就是说,教师常常去关注学生是否记住了知识这个结果,忽略了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而恰恰在获得知识时的思维过程往往是更有价值的。

很多教师会抱怨学生不认真学习,抱怨为什么讲了那么多遍,学生怎么还不会。这种现象与学生在学习时不够认真有一定关系,但这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师可以考虑习题前置,引发知识矛盾,制造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也使得在知识再现的一开始,就和知识的应用联系在一起,始终把知识放在一个生物问题情境中,也更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并记住知识。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思维,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至少应该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而不仅仅是传授自己的思维结果。

另外,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教师还应该重视多维度的信息交流,尤其要重视学生反馈回来的教学信息。当前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多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看似信息的一种双向交流,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多数教师需要学生反馈的信息并不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而仅仅是学生给出一个正确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的交流,目的绝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获得正确答案。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要让学生明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只有认真倾听学生想法的老师,才知道学生会怎么想,会在哪里犯错,会犯什么样的错误,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而只有知道了这些,教师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未雨绸缪,有的放矢,这些正是我们所说的教学经验。不是教的时间越长就一定越有教学经验,教学经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有意识地积累而获得的。

四、考前复习阶段要帮助学生做好的几件事情

(一)完善知识体系,查找知识漏洞

1.从每一道练习题入手,让学生的时间更有价值

最后的复习阶段,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更需要珍惜学生的每次练习机会。首先,教师在命题环节就要精选习题,题目的选择要做到考查目标明确,教师在每次出题的时候都要认真考虑练习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题目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等。在讲题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每一道题目的内涵外延,要多从命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认真思考题目考查的知识内容是什么,自己是否记住了这些知识,是否能正确理解知识与题目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做的每个题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训练价值,这远远比漫无目的地大量做题更高效。

2.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整理

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并整理以前做错的或不会的题目,并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反思自己在相关知识的掌握上是否依然存在问题,并结合教材重点回顾相关内容。回顾错题,不一定要求把每道错题都摘抄下来,而是对每道错题所反映出来的知识漏洞进行弥补。

3.引导学生独立进行重点知识归纳、分类整理

学生可以对光合呼吸、遗传规律、代谢调节、生物与环境等重点知识内容和一些自己掌握不好的章节进行认真的归纳整理。一方面可以认真通读教材,归纳整理其中的核心概念,画出知识网络或概念图;另一方面可以对相关章节的习题进行归纳整理,把考查知识、考查角度类似的题目进行归类,从而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的命题角度和命题方法,从更高层次、更全面的角度认识生物知识体系。

(二)注重细节训练,提高得分能力

1.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

快速而准确地理清题目给出的信息,对于正确回答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有必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题目,专门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快速地从题干中提取出有用的解题信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2.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专业性

教师要求学生在回答主观试题时,能够正确运用生物学术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解答主观试题时,经常会用口语回答试题,导致很多答案表达意思不准确或者是不正确。这种现象尤其在解答生态学题目时常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对教材中重要的核心概念、基本生物学理论有准确的记忆,并能正确运用这些知识。因此,在生态学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将生态学理论和生态学现象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既要记住生态学理论,又能够做到用准确的生态学术语去解释相关的生态学现象,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专业性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高三题目记忆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高三·共鸣篇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追根求源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