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娟
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由于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研究有效的常规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逐步认识理解和正确掌握这些常规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如何让幼儿学会规则是值得幼儿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常规教育的两大误区
1.过于强调常规教育的管理功能,忽视幼儿的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常规教育是正常开展保教活动的前提,也是幼儿自身安全的需要。因为只有在一种安全、有序、和谐的环境中,教师才能轻松、愉快地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换言之,常规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其管理功能仅仅是一种手段。然而在实践中,一提到常规教育,教师只会将其与“如何管好孩子”、“如何让孩子听话”画等号,于是常规教育成了对幼儿进行控制的过程。在一些教师眼里,听自己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能管好孩子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管住孩子”成了常规教育的主要目的。
2.过于强调常规教育的共性与环境的有序性,忽视幼儿的自主性及个体差异。
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向全体幼儿提出规则和要求,这种集体性的要求可以有效地保障各教育活动之间的转换,但是统一的要求往往会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例如:几乎在每所幼儿园,幼儿在吃饭前教师都会强调吃饭的纪律,吃饭不准说话、不要把饭掉在桌子上、吃饭不能太慢等,甚至有的老师为了维持好吃饭纪律,竟然利用竞赛,限定幼儿吃饭时的举止,本来愉快的进餐变成了紧张的竞赛。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幼儿。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及生活习惯,他们吃饭的速度、方式及对饭的喜好有很大差异。如果教师用统一的常规要求不同幼儿的不同行为都要一样,则显然忽视了幼儿之间的差异性。
3.过于强调规则的灌输,忽视幼儿对规则的理解。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幼儿遵守的大多数规则是从成人那里接收来的,是成人教的,属于他律性质。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成人有必要教给幼儿一些规则,但是这种”教“不是让幼儿不求甚解地死记住一些规则条例,而是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一些教师进行常规教育时,往往采用说教、命令、监督、奖惩及变相体罚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规则灌输及强化,使孩子只知道这样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因此,老师要认识到常规教育不是给幼儿灌输规则,而是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体验理解规则及其意义,在理解的过程中自主地构建并自觉地执行规则,真正让规则成为播在孩子内心的一颗种子,而不是钉在其在身上的一个钉子。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应采取的对策
1.规范幼儿行为,形成良好常规。
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发展空间,让幼儿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所以教师不应该给幼儿过多的限制。这些教师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他们考虑到了幼儿个体的发展,但没有顾及幼儿的整体发展。“人人自由则无自由”,如果对每个幼儿都放任自由,那么一个班级二十多个幼儿就会使整个环境变得吵吵闹闹,什么活动都进行不下去。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必要的常规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也有助于教师维持班级活动秩序。通过常规教育规范幼儿行为,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促进幼儿对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发展自理、自律能力,学习协调与他人关系的技能,形成群体意识,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实施自由型常规教育的教师需要在幼儿心中树立威信,与每个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促使幼儿和谐相处。当然,这种威信要让幼儿认为教师的指令和建议是既有益于他们的共同生活,又有益于他们个人发展的。只有这样,幼儿才会愿意听从教师的指令和建议。此外,这些教师要了解并参与制订班级的日常规则,与搭班教师保持一致,尽量采用正面引导的方式督促幼儿遵守规则,如重复强化那些积极的行为:每个活动结束后观察幼儿整理物品和活动室的情况,必要时督促和帮助幼儿;保持环境的井然有序:让幼儿熟悉一日活动的环节和常规,并将班级一日作息表和其他规则悬挂在幼儿能看到的地方,使幼儿有稳定感、安全感。每提出一个常规要求,教师都要深思熟虑、反复论证,还要督促每个幼儿遵守,如吃饭前先上厕所再洗手的要求提出后,教师每天都在不同的时段进行观察和引导,确保幼儿遵守这些规则。
2.以幼儿为本,促进幼儿从他律转为自律。
管制型常规教育的教师认为常规教育就是“管住幼儿”,每个幼儿都应该依照一定的行为规范活动。这类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障了一切事情顺畅地进行,减少了由人际冲突带来的安全隐患,让幼儿安全、健康地在幼儿园生活。但是,由于过多地控制幼儿的行为,阻碍了幼儿思维的自由发展,使幼儿缺少自由探索习得知识和经验的能力。我认为,常规教育要以幼儿为本,教师应该把幼儿的发展摆在首位。在严格管制下,幼儿的“问题行为”少了,“规矩”的幼儿多了,但幼儿因此失去了很多。他们失去了学习与同伴交往、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失去了应有的天真和活泼,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无从谈起。
因此,在常规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幼儿理解常规是如何产生的,为何需要常规,从而使幼儿从他律过渡到自律。常规管理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依靠权威,借助批评和惩罚达到管理的目的,不能总以“不许这样,不能那样”规范幼儿,而要使幼儿体会到常规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和益处,这样幼儿才能将常规视为自身的需要,从而转变成自律的行为。
3.不变性常规和可变性常规的协调统一。
实行教条型常规教育的教师认为常规应该是“稳定的、不变的”。在常规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这些教师常把常规的“不变性”夸大,不能灵活运用常规为教育服务。
的确,不变的常规易使幼儿养成习惯,有助于幼儿面对相似问题情境时做出良好的反应,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试探成人的规则界限。另外,不变的常规能为成人树立一定的权威,让幼儿觉得成人是说话算数的、可以信赖的。但是,在面对特定情境时,常规具有可变性。面对不同类型的幼儿,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常规教育,不能用同一标准评判不同类型的幼儿,而是要给各种类型的幼儿提供宽松的人际环境,如给内敛、动作慢的幼儿更多的时间,引导活泼、冲动的幼儿注意细节等。幼儿从小班升到中大班,常规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渐渐改变。如果一直以小班的常规要求规范已是大班的幼儿,必然阻碍大班幼儿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养成,使幼儿有依赖性。在常规教育实施过程中,有些常规在前一阶段实行得很好,但在后一阶段却得不到贯彻,这就需要教师对常规做出变通。这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反思,是幼儿的发展造成常规的不适应,还是常规本身有问题?确定原因后,再重新商讨,对原设的常规加以修正,使常规真正行之有效,从而达到常规的不变性和可变性的协调统一。
4.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幼儿常规习惯的养成。
说教型常规教育存在方法单一、活动乏味等问题。因此,在常规教育中,教师要准备不同形式的活动,帮助幼儿实际体验常规的重要性,而不能单凭说教的形式。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说教方法很难起作用。只有采用具体、生动的方式,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学习模仿的兴趣。如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让幼儿形象地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儿歌讲述法,通过讲述《洗手歌》,既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洗手的要领,又让幼儿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歌曲表演法,通过表演《三轻歌》,让幼儿在表演中体会走路轻、说话轻的作用:榜样示范法,运用正面的榜样,为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
以上四点对策只是常规教育方法的一部分,远远不能应对所有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反思并最终形成一套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方法,是目前幼儿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幼儿教育在发展中不断向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问题。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永远有效的,教师要把自己的方法和观点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总结,形成体系,推进幼儿常规教育的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