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

2014-08-18 10:51郭彩虹
会计之友 2014年6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实体经济贷款

郭彩虹

【摘 要】 文章在说明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阐述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必要性,考察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市场竞争特征不明显、经济风险在银行系统积聚、企业融资成本上升风险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情况,从提高市场化程度、借助上市融资分散银行系统风险、差异化市场定位和拓展金融服务外延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关键词】 银行; 实体经济; 贷款; 利率市场化

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2012年11月召开的十八大,关于我国金融改革亦有相关论述: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目前,关于如何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必要性

鉴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将持续以及我国部分金融资源亦出现脱离实体经济的倾向,强调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经济发展周期规律的作用,加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面临很多困难,如产能过剩、增速放缓、出口受挫、融资困难等。目前,我国实体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

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投融资规模的扩大、资金流动速度的加快以及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正是金融业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和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因此,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银行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帮助实体经济渡过难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二、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总体情况

(一)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融资占主体

根据我国中央银行的定义:“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通过分析“社会融资规模”这个指标及其构成情况,可以了解银行体系在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长期以来,银行体系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占重要地位。《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显示,虽然2012年以来,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债券市场发展迅速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贷款增加额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优势地位。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额和企业债券融资额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之和不足30%,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额很低。

(二)金融产品及服务日益多元化

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各银行机构开始着力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积极开展中间业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领域。目前,银行为实体经济提供的金融产品除了贷款以外,还有结算、代理、顾问咨询、信用承诺、受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中国16家上市银行最近几年的财务报告显示,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增长迅速,个别银行机构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了20%。各银行机构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探索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特点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如投资银行、现金管理、金融衍生品交易等,以进一步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的多元化需求。

三、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市场竞争特征不明显

根据经济学原理,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市场类型是完全竞争市场。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应该具有交易主体多、资源流动不受限制、市场调节价格等特征。我国资金市场尚不具备此特征,体现在市场的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与股票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之间竞争不足。银行贷款产品的替代品——债券融资或股票融资的规模太小,对贷款产品不能构成足够的外部压力和威胁,银行议价能力很强,卖方优势地位比较明显。

第二个层面,银行贷款融资市场内部、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竞争不足。随着银行业改制,不同资金规模和股权结构类型的银行不断涌现,现代银行体系框架逐渐形成,但银行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竞争,特色不明显,市场细分程度不高。

(二)经济风险过多积聚在银行体系而不能得到有效分解

由于银行贷款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那么企业所面临的增速放缓、出口受挫,甚至亏损倒闭等风险将会直接导致无法如期偿还银行贷款本息。随着风险意识的增强以及风险管控技术水平的提高,各银行机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如果从不良贷款率这个指标来考察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连续几年各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五大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如果从不良贷款余额这个指标来考察整个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根据银监会《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2012年第三季度)》显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 788亿元。这个数字相当可观,表明资金利用效率尚待提高。

(三)银行定价空间增大可能带来企业融资成本上升

随着2012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大多数银行都不同程度地调高了人民币存款利率,下一步银行机构一方面可能会提高贷款利率,则企业融资成本普遍升高;另一方面根据具体项目及企业风险进行差别定价的空间增大,资金成本差异化趋势明显。这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视企业博弈能力强弱而定。大企业议价能力强,贷款融资成本上升幅度有限,如果贷款利率太高,大企业可以转向债券市场融资,而中小企业则处于贷款定价的弱势地位,又缺少可供选择的其他融资工具,将面临融资成本上升的困难,尤其是那些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四)小微企业依然融资困难

虽然银行贷款是中国实体经济主要的资金来源,但银行贷款分配不均,贷款结构不尽合理。根据银监会《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2012年第三季度)》显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8.2%,比全部贷款平均增速高1.8个百分点。虽然从相对数来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比较迅速,但从绝对数来看并不是很乐观。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为50.2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占28.3%左右。endprint

四、对策探讨

近些年,中国银行业在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创新,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战略深度考虑,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以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重心,提高市场化程度,形成各银行机构分工明确,金融产品和服务比较丰富的现代银行体系。为实现这个目标,现阶段金融体系内还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领域。

(一)提高市场化程度,形成市场价格机制

1.增加资金供给主体和供给量

从两个层次入手,第一,继续稳健发展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与银行贷款融资市场形成充分竞争与制衡,将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第二,在宏观货币政策信贷收紧的情况下,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体系,形成多种股权结构类型、资产规模大小不同的资金供给主体。这样,既可以增加银行贷款市场上的资金供给量,又可以避免资金体外循环,扭转民间借贷成本高的局面。

2.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市场供给主体的增加会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迫使银行机构在各个领域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更多的利益,同时也有可能导致银行危机及金融风险。为了减少整个社会成本,经营出现严重问题的银行机构应该尽早退出市场。这就需要金融监管部门为银行机构设计一套有效的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制度,包括相关法律条文的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以及公众风险意识的培育等等。

3.市场化的价格机制

在资金市场上,价格即利率。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机构能够根据申请项目及企业的风险等级来确定贷款价格,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匹配;而企业只有严格筛选拟投资项目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才能顺利获得低成本的贷款。在这样的机制约束下,金融资源能够实现有效配置。

(二)推动更多银行机构上市融资,分散银行系统风险

目前,国内上市银行只有16家,其中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这五大行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8家,城市商业银行只有3家。近几年,随着银行业改制,各地城商行数量逐渐增多,资产规模、业务规模及竞争实力逐渐提升,区域特色比较明显。在确保上市银行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推动更多的城商行上市融资,既可以吸收更多的社会资金服务于实体经济,又能够改善城商行的股权结构,分散经营风险。

(三)明确服务实体经济的差异化定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为避免同质竞争,各类型银行以及各银行主体都应有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高效利用有限的金融资源。第一,不同规模的银行机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侧重点不同。大银行侧重服务于关系国家战略实施、外部效果和社会效益明显的重点项目,调节金融资源行业及区域分配不平衡问题;中小银行立足服务小微企业;农村金融机构扎根服务于“三农”。第二,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传统优势业务领域,要继续发挥优势并形成鲜明特色。比如,有的银行在科技金融创新领域实践经验较多,有的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上成绩突出,有的银行在金融衍生业务上处于领先地位等等。

(四)拓展金融服务外延,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能够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但利率市场化也存在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因此服务实体经济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银行业将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考虑到银行业长远利益的必然选择。第一,贷款重点投向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符合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的项目,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第二,充分利用贷款合同设计、跟踪调查、动态管理等手段,监督信贷资金流向,严格控制信贷资金向虚拟经济蔓延。第三,利用专业人才和信息网络优势协助具有潜质的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给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和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比如对兼并重组的金融支持、对发行短期融资券的金融支持、对企业资金运营与管理的金融支持等,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资金来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现竞争战略。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R].

[2] 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R].

[3] 谢晓雪.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12(15):28-29.

[4] 张明坤.信贷收缩下的金融创新监管[J].中国金融,2012(4):71-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实体经济贷款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