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
摘 要:莫里斯·拉威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作曲家之一。他的早期作品接近印象主义风格,之后,在追寻法国更古老的音乐传统、对民间音乐曲调的再创作,以及在古典、浪漫主义音乐法则的综合把握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西班牙狂想曲》作为拉威尔早期的成功音乐作品,体现出拉威尔在创作初期便显示出的成熟创作技巧与个性特征。
关键词: 拉威尔;西班牙狂想曲;作品分析
1 莫里斯·拉威尔及作品简介
莫里斯·拉威尔(Manrice Ravel1875~1937)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配器大师。他凭借对现代元素极其敏感的触觉,将古典精神和现代因素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拉威尔式”的音乐风格,搭建起一座连接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桥梁,为印象主义音乐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拉威尔在音乐上的成就涉及管弦乐、歌剧、艺术歌曲、室内乐、钢琴等多个领域,其最大的成就在于管弦乐创作。
《西班牙狂想曲》是拉威尔于1907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夜的前奏曲》《马拉加舞曲》《哈巴涅拉舞曲》《市集》。拉威尔将富有魅力的民间音乐融化在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并在配器手法上大胆而成功地创造,以如画般的手法描绘出浓郁的西班牙气氛和西班牙精神,具有鲜明的西班牙情趣。这部作品是作曲家第一部成功的管弦乐作品,在作曲家的创作生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班牙狂想曲》后来又被改编成双钢琴演奏形式。拉威尔一生写过不少关于西班牙的音乐,之所以为西班牙民俗风格所吸引,与拉威尔母亲的西班牙血统有关,加之作曲家本身也出生于西班牙巴斯克地区。而这首《西班牙狂想曲》,虽然取材于西班牙民俗风,但却又加入了浓烈的法国风情,是极具拉威尔个人色彩的作品。
2 《西班牙狂想曲》作品分析
《西班牙狂想曲》四个乐章的曲式结构,分别为三段曲式、三部曲式、二段曲式、三部曲式,体现出拉威尔对古典主义传统曲式的继承。下面按乐章进行具体的分析。
(1)第一乐章《夜之前奏曲》分析。3/4拍,主调是A大调,是一个三段曲式,其曲式结构如下:
拉威尔在《夜之前奏曲》中描绘了一个炎热、慵懒的夏夜。乐曲开始是一个13小节的引子,下行的四音音阶“f1、e1、d1、#c1”贯穿全曲,这四个音既是《夜之前奏曲》的“主导动机”,也是整部《西班牙狂想曲》四个乐章的“主导动机”,贯穿始终,构成一副萦绕听众心际的画面,使四首标题乐曲有了一个统一的背景。在这幅画面之上,飘荡着神秘的二度音程。A段从第14小节开始,B段为展开型中段,从28小节开始,运用A段的音乐材料进行展开。在B段中运用了调性叠置,产生了丰富的音响效果。之后出现一个华彩乐句,再现段从45小节开始,只有8小节,为减缩再现。尾声分为两个部分,53小节引用了华彩部分的音乐材料,54~61小节再现了引子,形成首尾呼应,也为下一个乐章的开始做好了准备。这首作品运用主题动机式的发展手法,全曲基本上采用传统的作曲技法,大量采用Ⅳ—Ⅰ的和弦进行,在B段中运用了调性叠置(A大调和g小调、F大调和A大调),产生了新颖的音响效果。
(2)第二乐章《马拉加舞曲》分析。“马拉加舞曲”原是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省马拉加地区的民间歌舞曲,被多数西班牙作曲家使用,通常为3/8拍,速度为“适当中速”。拉威尔运用这一体裁写成了这首篇幅短小、色彩艳丽、技术新颖的乐曲。他将这首舞曲一改通常所用的3/8拍,采用了3/4拍,使得音乐更加自由,而速度则要求适当轻快(Assez vif)。在整首作品中,这首乐曲充当着“谐谑曲”的角色,材料运用相当自由,这在通常以严谨自居的拉威尔作品中是不常见的,但其曲式结构还是比较规整的三部曲式,图式如下:
乐曲开始12小节的引子在a小调上奏出,采用固定低音进行。A部分从13小节在A大调上进入,19小节在固定低音基础上加入半音化进行。中部比较长大,是一个综合性中部。第一主题节奏感强烈,在对力量快速大胆的炫耀中展开,表现出轻松愉快的风格;第二主题旋律则类似于前奏曲,速度较慢。《夜之前奏曲》的下行动机在连接句中出现,紧接着从第83小节开始“减缩再现”,音乐结束在轻柔的琶音中。
(3)第三乐章《哈巴涅拉舞曲》分析。“哈巴涅拉”是起源于古巴哈瓦那的一种较慢的二拍子舞曲,19世纪中叶传入西班牙,在西班牙有很大发展,而且广泛流传到欧洲各国,在法国也引起很多作曲家的兴趣。此曲是最早写出的一个乐章,作曲家在将其收入进《西班牙狂想曲》时,连一个音符也没有改变,可见这首乐曲非常精致并富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哈巴涅拉舞曲》在这里扮演了“行板”的角色,2/4拍,为二段曲式,曲式结构如下:
乐曲的引子用持续的八度音伴随大量的分解和弦,营造出空灵幽静的氛围。这种持续音一直在全曲延续,三连音最后一个音同二八节奏型第一个音连贯起来,使整首乐曲节奏显得松散却又紧凑,给我们带来摇曳、欢快和不断前进的舞蹈感觉。A段的旋律节奏比较舒缓,B段的旋律稍显活跃。在A和B段中音乐材料不变,但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增加了乐曲的弹性,让这首短小的舞曲更加精致。属持续音是拉威尔这首作品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一直贯穿全曲,在不断变化的和声色彩中支撑调性。
(4)第四乐章《市集》分析。第四乐章《市集》是整首作品中最长的一个乐章,拉威尔在这个乐章里使用了大量变拍子,音乐语言非常丰富,采用了五条民间流行的音调,使这个乐章更像“嬉游曲”。这首乐曲为三部曲式,曲式结构如下:
26小节的引子中包含着第一条旋律:
谱例1(第一条旋律)
A段向我们呈示了风格鲜明的其余四条旋律。首先,是一条活跃的舞曲风格旋律(见谱例2),节拍点非常清晰,富有弹性。
谱例2
第三条旋律带有浓郁的阿尔贝尼斯风格(见谱例3),
谱例3
第四条旋律(见谱例4)灵动优美。
谱例4
B段拉威尔用一个缓慢的间奏曲(第五条旋律)(见谱例5)打断了这雄壮的乐队全奏,舒缓的升f小调舞曲极具表现力,
谱例5(第5条旋律)
接着出现了《夜之前奏曲》中的几个片段,使乐曲中的主题片段随意地构成了对位。最后的再现段运用了大量转调,高叠和弦,节奏也开始频繁转换,将呈示过的主题进行变化,在有力的重音、密集的重复音中结束了全曲,成功地塑造了最豪华的尾声。
3 结语
拉威尔将传统古典精神和现代作曲技术完美结合,作品一方面拥有较规整的曲式结构,但在某些方面又有创新,乐曲的材料虽然使用得非常自由,却是精心组织在一起的。和声既有稳定调性的传统功能性和声,也发展了印象主义的色彩性和声,形成了以功能和声为骨架,色彩和声为填充,两种和声思维交织并存的个性和声。《西班牙狂想曲》作为拉威尔早期的成功音乐作品,体现出拉威尔在创作的初期便显示出的成熟创作技巧与个性特征,其音乐的结构特征一方面体现了对古典主义传统曲式的继承;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印象主义乃至世纪音乐的结构特征。
参考文献:
[1] 弗拉基米尔·扬科列维奇(法).拉威尔画传[M].巨春艳,冯寿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约瑟夫·班诺维兹(美).钢琴踏板法指导[M].朱雅芬,译.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
[3] Laurence Davies.BBC音乐导读——拉威尔管弦乐[M].温宏,译.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4] 田可文,陈永.西方音乐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