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龚双
摘 要:宋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新阶段,它达到了辉煌的高峰,而宋代瓷器的发展始终追随并折射着宋代文化的发展进程,体现着宋文化清秀、淡雅、含蓄的时代风格。文化与瓷器的交互影响,相彰得益,使得宋代文化和瓷器在中国古代文明历史中光彩熠熠。
关键词:宋代;文化品格;瓷器;交互关系
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汲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不断以致君权削弱的历史教训,北宋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就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一时间,文人治国,武将也读书,大臣都习文。文人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重文轻武的风气在宋朝达到了极致,这就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发展氛围以及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宋代文化走向全面繁荣。
在诸多历史因素错杂积淀的社会经济土壤里,宋代的文化生成明显地表现出多元并存、兼容并蓄的特点。宋代以道教为国教,宋徽宗更自号“教主道君皇帝”,作为宋代的主要意识形态之一,道家美学思想成为此时的主要审美取向,以返璞归真、不事雕琢为美的本质。同时,主要探讨义理、性命之学的理学产生了,它以儒学为根,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佛教、道教糅合其中,具有不同于以前的新的思想内涵。理学以理为万世万物的本源,认为“万事皆出于理”,核心思想是“存天理,灭人欲”,高度强调人对“天理”的自觉意识,这样的文化观反应在艺术上便是对理性的张扬,强调气韵,认为气韵乃本体之所在,反对对表象的重视,弱化外观。
相对安定的社会社会环境,富足的生活,使社会对陶瓷的需求量增加,瓷窑遍及南北、民窑迭出、品类众多,出现了闻名于世的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窑。到20世纪90年代止,考古工作者在19个省、市、自治区发现了大量古代瓷窑遗址,其中宋代窑址分布在130个县,占总数的75%。随着宋代陶瓷作为商品开始流通,各瓷窑的产品相互影响,出现了工艺技法的借鉴与效仿,使得瓷器制作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突破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出现了一批以某些大产瓷区产品为代表的瓷窑系,瓷器品类繁多,器型多样,釉色优美,典雅含蓄,雅俗并举,有类玉的效果,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在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
虽然宋瓷的演变与变异,主要是取决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但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仍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宋代的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与宋瓷的形制、釉色、纹饰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宋瓷不仅仅是宋人的主体活动,更是宋人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的外化形式。
宋代儒释道三教逐渐合流,文人雅士多注重品行修养,追求清幽淡远的意境,这种清雅含蓄的君子追求反映在瓷器艺术风格上便是以古朴浑厚的美玉质感作为自己追踪的目标。自周秦以来,“玉”为文人雅士所崇尚,“仁”、“知”、“义”、“行”、“勇”、“情”、“辞”七种才智和美德的理想化人格的象征,“玉”几乎一身兼具。在这样哲学思潮影响下,不仅南宋官窑青瓷,而且宋代其他名窑,如北宋汝官窑,汴京官窑,景德镇窑场和南宋龙泉窑等出产的青瓷,都以模拟天然美玉的神韵为能事,追求似玉的光泽和质感,展现出不浮、不躁、不靡、不媚、素净淡雅、类玉似冰的艺术风格,体现着文人内敛、沉静、恬淡的个性和艺术观。
宋代是道教的兴盛时期,道家的美学是出世的,讲究道法自然,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自然,赞美事物未经雕琢的天然状态,以返璞归真为美的本质,崇尚清静无为、自然天成的审美观,强调天人合一,在审美活动中追求将人的精神情趣合于“天趣自然”,追求主客合一、物我两忘的自由逍遥境界,宋人追求美学上的天然真实,反对矫揉造作、雕琢伪饰,把自然朴素之美作为理想之美的典范,并把这一切能提高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学高度。苏轼说“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这也正是宋瓷艺术的精髓所在。在宋瓷艺术中,具备自然肌理的开片和窑变是最为突出的风格特点,哥窑的开片是在烧制过程中由于釉和胎的收缩率不同,在烧成冷却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大小不等的釉面裂纹,这种裂纹原是一种自然缺陷,但宋代的文人雅士却在这种缺陷之中发现了美的意蕴,这种非人工有意绘出或刻画出的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自然之美浑然天成,故素有“哥窑品格,纹取冰裂为上”的美誉。宋代钧窑瓷器打破了一色釉的单调,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窑变釉,窑变是指器物在入窑过程中发生了非预期的釉色变化,形成多变的纹理釉色,表现出不同的色彩、纹路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变化,每一个窑变都是独一无二的,“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采” ,鬼斧神工、变幻莫测的窑变使钧窑瓷器表现出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的艺术风格。这种窑变及哥窑的开片都是意外之美,“非人力之巧所能加”,这种自然天成、人工痕迹几至没有的装饰体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美,与宋代美学将平淡自然看作是艺术最高境界的旨趣是一致的,同时窑变和开片都是在天工与人巧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神奇变化,是人和自然的默契,是人类工艺和创造力的完美物化呈现,可以说这是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最好诠释,妙趣天成,使人看后回味无穷。
作为宋代文化本源和核心的理学对宋代审美思想的形成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理学是一种儒家的哲学思想,它重视人的内省功夫,把平凡、寻常的东西放到某种哲学范畴中去解释,使人重新去沉思去认识,从中发现其蕴含的哲理,从而达到内心的超脱与净化,从本质上来说理学是反对或轻视审美的。这种理学思潮折射到瓷器艺术上就是追求严谨、含蓄、笃实、保守的审美风格,排斥一切所谓的“奇淫技巧”,反对错彩镂金的浮夸作风。因此,宋代工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多为实用之器,追求“简易”“致用”,宋瓷的造型和装饰都显得较为平实,展现出明显的理性主义倾向,造型“求正不求奇”,如宋代梅瓶的造型,不若六朝青瓷之清瘦,也不似唐代陶瓷之圆满丰腴,达到了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短的程度,比例尺度恰到好处,很好的能体现了宋代的时代特色。在理学品格的影响下,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追求单纯细致、整齐简约,讲求格律讲求规则的回纹在这一时期有着广泛的流行,正是因为回纹具备理性的结构特点且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与宋人重理学的审美观念是相吻合的。
宋代瓷器是宋代社会历史的产物,反映着宋人独特的时代精神以及宋代的审美主流思想和审美观念,它一改汉唐瓷器丰满博大开阔圆润的艺术风范,展现出严谨含蓄、清淡幽雅的美学气质,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宋文化淡泊、雅致、内敛、含蓄的时代风格。通过宋瓷,我们可以发现宋文化的丰富内容,而沉寂的宋瓷也给了我们以无限的思考。
作者简介:王倩(1987—),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助教,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设计史论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