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程生活资源采样与实施浅见

2014-08-18 03:37张建刚
文理导航 2014年21期
关键词:采样生活资源教学实效

张建刚

【摘 要】学生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更是不可缺失的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利用好学生生活中的品德课程资源,是实现品德课程有效教育的最有效途经和策略。

【关键词】生活资源;采样;教学实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开发与合理使用社会生活资源,是品德教育真正走入学生生活,构建新型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学生在校园、家庭、社会的生活,心灵深处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课程资源,学生以往的生活情景,学生原有思想、观念、习惯,能引起学生品德回忆的信息、物品等都应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品德与社会》教材体现着开放性,给教师和学生留出开发、选择、拓展资源的空间,增强了教材对生活资源的吸纳整合力,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品德发展情况和学生综合素养生成的需要,适时、适度地选取、利用这些生活资源。本文以《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的实际教学与设计为例,谈谈如何选择学生生活资源,头脑内情感资源,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老照片,新发现。

教材十二课《家庭的记忆》中,“家庭大事记”、“家中特殊的日子”、“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等板块教学中,如果一味让学生的介绍来让学生体会家庭的变化与发展,显然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太抽象了。在实际操作中,我让学生每人按要求在家长的指导下搜集一些老照片,借助家庭不同时代的生活镜头来记录家庭成员的成长历程,演绎家庭生活越来越好的发展轨迹。

生活篇:①收集三代人童年的照片,讲述不同时代人童年生活,比较家庭生活的变化。

②采访家长,收集他们有关旅游娱乐活动的照片,对照自己现有的旅游照,比较不同时代人们生活质量,体会生活的充实与美满。

③收集三代人的影集本,从照片数量、照片的内容、照片的式样等,比较自己生活和长辈们的不同,以此反映今天家庭生活的富裕与安逸。

发展篇:①找出一些反映家庭发展的照片,如住宅、生活用品、生活条件等实物,并向长辈了解照片内容,从中体会家庭发展轨迹,透视发展之本。

②收集家庭大事照片,如“我的出生”、“我家盖新房了”、“我家购车、买房”等,向家长了解具体情况,体会勤劳致富的行为以及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培养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的品德。

从家庭照片的收集延伸课外,让学生收集关于家乡发展变化的照片,从中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产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老情景,新体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的时光,也有伤心的时刻;有令人激动不已的经历,也有终身难忘的遗憾;有值得引以为豪的回忆,更有幼稚无知的蠢事……虽然这类情景已随着时光渐渐远去淡忘,即使是发生之时也因阅历而缺乏深刻的体验,如能将孩子这些情景再现出来,并引导重新认识、重新思考、重新辨别,必会有新的体验和得益。我在教学《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小环节:

重现意外情形,再查危险缘由。

师:同学们,在过去的生活中,大家都有不同的经历,可能在你的身上还留有意外的伤痕。请找找自己身上的意外伤痕,回忆一下是怎么造成的,现在想起会给你留下什么启示?

生:(按教师的布置找自己身上的伤疤,回忆意外发生情景。)

生:我额上有个伤疤,是我在楼梯上玩滑梯时撞在墙上留下的。当时父母看到了急得……

生:我的手指上有个不小的疤痕,去年我买了把美工刀切橡皮玩,一不留神就削到手指上了,刀很快手指上划出了一条大口子,流了很多血。

生:在我的膝盖上也有一个伤疤,我在一年级时的一次课间活动时,我和***等几个同学一起玩追逐游戏,结果在我逃跑急转弯时和高年级同学撞了,我摔倒了:裤子磨穿了,手也擦破了……

同学们再现了曾经的经历,再以今天的认识来重新看待这些事情,学生很自然地把课堂一些安全生活的规则与情景联系,能深化个体感悟安全重要性。教师的教学也能顺利引导学生进入寻找确保生活、生命安全的过程中去。

三、老习惯,新感悟。

习惯是个体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在习以为常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学生的习惯源于幼时生活,成于后天的强化,习惯的形成也并非一日之功,改变习惯则也非一朝一夕所能。从原有习惯中感悟新的内容,从旧习中发现其中的不足,使陋习得予及时校正。

《平安回家》中“认认交通标志”——你在回家的路上见过哪些交通标志?将它们画出来。由于生长在农村,很少有交通标志,让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似乎有些勉强;让学生在上学、放学、出门等都要遵守交通标志,似乎也不实在。我就结合农村实际,对这部分教材进行改变,结合《品德与生活》(一上)第五课《上学路上》的内容,安排了两个小板块:

1.设计交通标志:先画一画——画出从你家到学校会经过哪些地方?画出路线图,再根据路线图设置哪些相应的交通标志。

2.遵守交通标志:将自己设计的交通标志记在心中,每天上学、放学、出门时要按照心中的交通标志走(如长辈接送也应督促按设计遵守)。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熟悉这些交通标志,更让学生每天当回小交警。使得农村孩子在道路上行走也变得有规有矩,原本满路走,自由走的传统习惯逐步得到改变。

四、老观念,新思路。

道德行为的形成取决于个体的思想与观念,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则应是品德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学生来说,他们道德观念的形成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家庭、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品德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还应引导学生转化不够成熟的道德观念。

如在《同学之间》中“给他一缕阳光”这环节的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做一个阳光天使,送给同学一缕阳光,帮他驱散心中的阴影、打开心扉。”而在常规的习惯中,助人为乐往往是针对一些贫困、学困、残疾的学生,帮助的方式总不外乎“财力、体力与物质”,很少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不用说去给心理失衡的学生予关心与帮助。缺乏人文关怀、关注心理辅导是社会普遍性问题,这不是学生观念的偏差,是传统观念的不足。在安排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实际体验出发:在你遇到伤心、委屈的事情时,你最希望得到什么帮助?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说给大家听听。一个小问题引出了不少大话题,学生们也从大家的经历中体会到心理问题不能靠财力、体力、物质来满足的,要靠别人的关心、疏导与尊重等。

在生活资源采集与使用过程中,应始终遵循着以下几条法则:1.积优成习,鼓励佳行。对学生生活资源的采样尊重学生,选择一些典型的、榜样性、健康的事例,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上进的心态。2.去伪存真,侧面引导。对于那些反面的教学案例,我则通过帮助分析原因、找出差距,采取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处理,既要让它发挥对学生警示作用,更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教学不因某种目的的达成而产生新的失误;3.捕风捉影,巧用生成。在品课堂上,学生的言行表现都是教育的依据,课堂上学生生成的新的思想、观念、态度、行为等都应成为新的教学资源,及时发现、利用现成的学生课堂上流露出的心态进行适时引导,才能完善、细化品德教学的过程,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教育者要做有心人,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鲜活的资源。在发掘课程资源时不能抓大资源放小资源,不能只见有形资源忽视无形资源,不能只求他山之石放弃眼前之利……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课堂动态生成中挖掘、提炼,为教学所用,提高品德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崇文小学)

猜你喜欢
采样生活资源教学实效
农业地质调查中土壤样品采集浅析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
利用生活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种煤炭机械化采制样装置的设计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一种基于采样法的LCR测量仪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