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艳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生活化教学逐步的融入到了高中生物教学当中。在本文中,我首先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以往在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上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最后对以后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重要性;建议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明确指出了要让我们课程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了适应这一改革,在高中的生物课堂中,我们加入了生活化教学这个模块。生活化教学其实就是一种课堂的教学方式,简单的理解就是教师将一些生活上的现象、实例还有实验调查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当中,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愉快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因此,生活化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教育界对于教育和生活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关心的,比如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儿童、青少年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等”。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也是愈来愈激烈,面对这一社会现状,人们清楚的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所学的都是与生活脱节的纯理论知识,很难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而生活化教学的改变了这一现状,他让传统教学的弊端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弥补。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无论用多么美妙的语言和文字,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累。如《DNA的结构》的教学,如果只是传授纯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很差,他们要花大量时间去理解这些知识,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一起动手做《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那么学生不仅对DNA的双螺旋结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对于DNA双链之间的配对关系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为什么DNA能够储存遗传信息,也可以更好的解释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遗传现象。经过这种教学处理后,原本枯燥抽象的一节课变得有趣直观,也更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生活化教学的评价和总结
生活化教学在应用之后出现了很多问题,归结出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需要老师在上课前做很多工作,老师需要找大量的资料并整合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把课堂知识与生活元素联系到一起,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加到课堂的学习中去。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在师资力量上是达不到以上要求的,如果每节课都让老师去做大量的准备,那将使教师的工作量过大,加上本身的课程又多,所以很多老师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找资料和准备课后的实践工作。这样导致很多学校对于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就无法推广这种教学模式。
第二、很多学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添加各种各样的实践,但是却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多的课程去完成这些实践。虽然学生对于这些实践活动很感兴趣,但是却因为课时上的不足,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实践。有些学生想着在课后去完成,然而课后也有繁重的学习任务。所以也无法完成这些实践。
第三、对于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学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又由于没有经过训练,这就导致学生在实践中难以找到正确的方向。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调整到正确的方向,而老师也同样欠缺也同,所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结果。
三、生活化教学的建议
1.学校应该加强师资力量,让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去查找资料组织活动,并且加强对老师的生活化教学培养,让老师对生活化教学有更深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后应该对学生进行实践的指导和完成实践后的汇总工作。
2.老师跟学生之间应该有更多的沟通。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生活经历等等,总之,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所了解的,这样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开展生活化教学。在如今信息这么发达的时代,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虽然没有老师多,但是学生在互联网上所学到的东西不一定会比老师少,有些东西老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沟通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的交流,还可以促进师生关系。
3.学校不应该只重视学习成绩,还应该重视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实践活动的状况,这样不仅可以让学校和学生更加重视生活化教学,也让生活化教学更加得到大家的认同。
总结: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这是适应以后快节奏社会的必要之选,现阶段生活化教学还有很多弊端,但是相信随着改进,一定能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忠顺.生物学科高考现状分析与教学对策[J].新课程(教研)教改聚焦,2011(4):181
[2]黄巍.让教学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儿点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0,26(8):34.
[3]徐彦.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4):429-433.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