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继伟
【摘 要】学生的一些认识、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是儿童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实践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我们的教学所赋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如何做?”而应该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如何做?人们有什么评价?”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理念,具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验;实践;转变角色;畅所欲言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随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这门新课程在教育园地的土壤中开始生根了。我校也全面进行了《品德与生活》的课改实验,随着课程的实施,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真实地感受到这门课程的新鲜气息,也感受到课改的紧迫感,更深刻地感受到这门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与活动性。下面就我个人对《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说点自己的体会。
一、活化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去体验、实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养成和社会性发展,就可能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立足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使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面,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什么样的做法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再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中,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中列举出的几个例子,结合平常的实际来表演。这种角色的表演,不但让学生对课文的对话获得体验,还为生生、师生的对话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引入日常生活的事例,让学生去阅读课文,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再现生活中的很多行为片断,使学生获取身临其境感受。更重要的是在问题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和体验,可让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中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二、活化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创造者、执行者,在当前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转变以前“教书匠”的身份。品德课程的自身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做法,改变自己的角色。不再是原来单纯知识的传授者,应是一位对儿童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支持者。通过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不再是一位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老师了,而是一位能与孩子一块活动、一块学习、一块做游戏的好朋友。
如我在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教材中第三单元的《我们分享,我们快乐》,让学生体验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分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需要。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合作、交流,与他人分享快乐是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具体安排如下:全班分成6组,每组8人。每组成员坐在一起,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参与、合作中分享、体验的快乐。我设计了以下的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情况,你们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吗?
课件展示:在下雨天,同学们要陆续回家。小华同学站在校门口,心情很焦急。这时,小明打着伞要回家,小明会怎么办呢?
师:你们想小明会帮助小华吗?怎么帮助?
老师补充一下,小明家距离学校不远。请大家小组内以游戏的形式表演一下。
游戏结束后,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a.小明把伞借给小华同学,自己冒雨走回家。
b.小明让小华同学在学校等他,他回家取来雨伞给他。
c.小明把小华同学送回家后再回家。
这三种情况进行集体讨论,
生1:选第二种。因为小明离家很近,因此,他可以回家取伞借给这个同学。
师:为什么选第b种而不是选第a种或第c种呢?
生2:选第a种情况,小明自己衣服会淋湿,会着凉感冒。第c种情况也不合理。如果同学家很远,他就会走很长的路,花很长时间,所以是第b种情况合理。
师:对,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老师希望你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正确选择最好的方法。
在上面的游戏中,学生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鼓励学生迈出自己的小天地,与同学交流,应多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获得新的启迪。在做游戏中,同学之间相互关爱,公平对待,通过转变角色,获得自身的发展。
三、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畅所欲言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但教学时教师若能注意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醒他们对生活和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此时同学们的发言会特别积极,如在教学《家乡变了》这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情况,知道“三废”污染的严重性,加深理解环境为何亮出了“黄牌”,这时可让学生谈一谈身边看到的污染的情况。这时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踊跃,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工厂冒的黑烟,污染空气,灰尘十分多,穿一天的衣服,领子就很黑了。”有的同学说:“工厂排放出的污水流入新汴河,河水被污染了,鱼经常被毒死很多”。……这时老师再引导大家说一说,环境污染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同学们又争先恐后地回答。就这样,在同学们激昂的发言中,课结束了,效果非常好。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课,鉴于这个特点,决定了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的约束和限制,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更应该是百花齐放。教师要在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到的观念,乐于探究和体验的科学态度,树立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真正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邑县流峪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