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雨
摘 要: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拉尔夫·泰勒被视为教育史上的“课程理论之父”。他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泰勒原理这一概念,此后各国教育学专家经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最终确立泰勒原理。泰勒原理对教育界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我国在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等方面也在学习、借鉴泰勒原理内容。本文旨在分析泰勒原理的内涵,分析如今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足,认为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评价体系的确定三个方面对我国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泰勒原理 大学英语教学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评价体系
1.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
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本书的导言部分,泰勒[1]为我们列出了制订任何课程及教学计划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即:
①学校应力求实现何种教育目标?
②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教育目标?
③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这些教育经验?
④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1.1确定教育目标
关于教育目标的确定,在泰勒看来,有三个来源和两个筛子,即:(1)课程目标的来源: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2)选择目标的两个筛子:教育与社会哲学;学习心理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这样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模式有:案例分析教学法;PBL教学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等等。在英语教学中,这些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相互交流、沟通、操作提高语言能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
1.2选择教育经验
关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即提供怎样的“学习经验”的问题,泰勒首先界定了“学习经验”的含义:“学习经验”这个术语是指学习者与使他起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他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1]P55。与此同时,有助于实现目标的学习经验所必备的四个特征: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有助于获得信息;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兴趣。
1.3组织教育经验
泰勒在对学习经验的选择上,进一步提出组织学习经验的要求。对于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从四个大的方面看。有关教育经验的组织有两种方式:纵向组织:即不同阶段或时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横向组织:即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有关学习经验的组织有三条原则:连续性: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序列性:使每一后续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整合性: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
1.4评价教育计划
我们要找到整个设计中所产生的效果,并且发现其中的不足,就必须认真评价学习经验机制。教育家泰勒认为:“除非目标已经非常清楚地被界定到足以让我们追求的行为,否则便无法评价。”“评估(evaluation)”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判断课程和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2]P96。总体而言,评估的一般程序有:(1)界说教育目标;(2)确认评价情境;(3)设计评价手段;(4)利用评价结果。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该有客观、诚信的态度,并且正确使用好效度这一工具,认真开展评价工作。
2.泰勒原理对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的启示
以上对泰勒原理作了扼要的分析,泰勒原理作为一个经典范例,对新时期的大学英语课程具有以下启示。
2.1课程目标的确定
如前面所述,泰勒提出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即学生自身、校外生活、学科专家。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课程应注重对学生的需求分析及学科专家建议。基于此,笔者对本校法学专业某班50名学生的兴趣做了访谈,结果证明,对现行的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像蔡基刚所言的那样,从基础英语(EGP)是主流,到专门用途英语(ESP)逐渐成为主流,EGP成为少数学生需要补习和提高的课程,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国际大学接轨的必由之路。
2.2课程内容的确定
所选取的课程内容必须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满足,且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首先,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其次,课本内容的选取和讲授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因为对于大学生而言,毕业后社会对他们的需求正是他们在课堂上应该习得的,所以专门用途英语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2.3课程评价体系的确定
2006年11月颁布的新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把原大纲的“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核已修完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是否实现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各项目标”改为“考试的目的是准确地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反映了对大学英语考核的重大转变。社会的发展,对多元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那么,课程的评价和考核理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反映社会的最新动态,更注重对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考查。
3.结语
许多教育工作者及研究人员都曾指出,泰勒原理中提出的教育教学理论对于教育、教学、课程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巨大的价值,它的主要优势和特点就是实用性和合理性。但是与此同时,泰勒原理饱受争议。这种模式在新时期显得过于呆板,没有完全考虑到教学具有的社会性特点,也没有考虑教学以外的教育环境所出现的“潜在知识”。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泰勒原理,理性地对待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对泰勒原理作了概述,目的是通过对经典的回顾及对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的反思,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评价体系的确定三个方面进行分述,体现泰勒原理对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Ralph W.Tyler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8:1.
[2]Jack C.Richards.课程教学中的课程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8:39.
[3]胡庚申.“双外”教学法: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26-28.
[4]程雨民.入世形势下的外语教改[J].外国语,2001:10-12.
[5]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1-6.
[6]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3:3-8.
[7]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