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江
摘 要: 鸟类学是基础生命科学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摸索和调整教学模式,文章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重视野外实践及综合评定等四个方面的思考和改革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鸟类学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鸟类学是基础生命科学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鸟类作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和模式物种,在当今环境污染、栖息地丧失、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疾病等的压力下,对其研究已成为生物学科学中的前沿学科之一,研究成果不断推动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等学科理论的发展。对鸟类学知识的研究、普及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教育界的重视。近年来,我国鸟类学研究迅猛发展,专业研究人员数量在1991—2010年间增长了近四倍,在国际上发表的研究论文的数量近几年年均增长25%,其中高等院校是发表文献的主体[1]。由此可见该学科在全国高校的发展情况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对生物学科人才的需求。
鸟类学课程是本校针对动物学和动物生态学专业研究生而开设的必修学位课。教学目的是通过介绍鸟类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发展态势,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运用科学思维分析和思考与现今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笔者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目的,总结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思考和模式探索经验,提出了一些教育改革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内容,保持学科前沿性
对教学内容着力编排和梳理,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教材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鸟类的躯体结构与功能”,第二部分是“鸟类的起源、进化与分类”,第三部分是“鸟类的生态生物学”。笔者在编排教学大纲时,以时间为轴,按“2→1→3”顺序讲授。从鸟类起源和鸟类在演化分类树上的位置讲起,介绍鸟类在漫长演化史上如何进化?何以为鸟?然后到分类概况。在这一部分的讲授中,还可以寻找结合点,提前介绍关于“躯体结构和功能”的第二部分内容。比如,迄今最早的古鸟化石始祖鸟,它虽然有似爬行类的原始特征,但和现代鸟类相似的特征很突出,可以从始祖鸟具有的羽毛、翅膀、骨骼等鸟类特征上进行扩展,一并介绍现代鸟类的羽毛、骨骼系统。应用由案例到理论导入的教学模式,可能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本校一直沿用1995年由郑光美编写、出版的《鸟类学》教科书。该教科书出版至今虽仅过了十余年,但国内外鸟类科学发展速度极快,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鸟类分类学和生态学上的广泛应用,从多方面深化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2012年,《鸟类学》(第2版)应时而生。与此相应,我们在需要及时更新教材。此外,及时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是补充素材的方式之一。将会使教学内容和前沿科学同步,拓宽学生知识面。
二、改进教学方法,实现从兴趣到专业的提升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以理论教学为主。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近几年才开始设置学生讲授和讨论环节。即由老师列出主题,经学生挑选后各自准备,然后讲解给其他同学听,最后共同讨论并由老师评价不足之处。因为规定讲解内容必须高于教材,所以学生在讲课前需查阅大量文献或资料,学到不少课本以外的知识,而且在备课、分享的过程中提高了对知识点的掌握牢固性。
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可更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除采取互动的方法外,教师还可利用视频、图片、录音鸣声等手段,把理论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如BBC拍摄的全球各地的野生鸟类影片、《迁徙的鸟》等纪录片、鸣声、摄鸟爱好者记录的各种照片等,均可作为教学素材的补充。以“鸟类的鸣声”章节为例,在课堂上可以播放音频文件,然后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鸣唱,如鹧鸪、强脚树莺、杜鹃类等,交由学生讨论和采用拟人化的方式给鸣唱的曲子“填词”。再者,中国大陆在近10年间的观鸟者和观鸟组织发展迅速,观鸟者在2013年达到2万多人[2]。同时,很多观鸟者也是摄鸟爱好者,大量鸟类清晰的照片结合专业图鉴,可为培养认鸟这一基本技能打下基础。
从理论和野外实践两方面对专题理论进行全面介绍,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仍以“鸟类的鸣声”章节为例,教师在上课时除了介绍鸣声理论外,还可增加讲解野外工作方法或实践经历。教师可以随堂讲解野外录音的器材、如何录音、如何查看语图和处理录音文件、最新的鸟声研究成果如何等。在实践或做论文工作时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学生受益匪浅。
三、重视野外实践,深化理解理论知识
除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外,学生还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专业技能,包括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该课程设置了40学时,仅勉强足够用于安排鸟类各部分的理论知识,并无额外的野外实践环节和实践经费。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的解决方式是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安排2—3次校内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讲授。据统计,广西大学校园内的常见鸟类种数可达50多种[3]。笔者带领学生观鸟并在过程中指导如何根据工具书检索的方法,确保学生日后能独立识别。这些鸟类当中不乏迁徙物种,因此提醒学生区分留鸟和迁徙鸟。再者,校园内有池塘湿地、乔灌木林、草坪、农田等不同生境,通过设置样线、样方,可计算不同生境的鸟类多样性指数;也可以形象地理解边缘效应等理论。由于时间有限,强化教学实践效果仍有很大空间。
在经费充足或结合课题研究项目等条件下,可考虑安排学生到自然保护区或生物资源丰富的地点开展教学实践,培养学生野外动手和工作能力,挖掘学生潜能。地点选择上优先考虑便于开展工作的教学科研基地,如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总之,充分利用各类资源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拓宽知识面,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科研和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综合评定,建立全面、客观的考核体系
成绩评定是检验教学质量及效果的主要形式。随着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课程考核随之改进,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对此,笔者采用综合评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期末考试(45%)、课堂考核(25%)、野外实践(15%)、调查记录或报告(15%)。
期末考试是传统的考核方式,以理论知识为主;课堂考核是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生对讲授主题的准备、讲授内容的拓展程度及讨论互动的积极性等,反映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野外实践体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潜力和能力,对学生的检索、鉴定能力和运用知识解答问题能力进行判断;调查记录或报告可以考查学生的观察、归纳和分析能力。这种综合评定方式降低了传统上看重的考试成绩,增加了细节表现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比重,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时有限而知识无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虽然现状是鸟类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全国高校鸟类学课程的低普及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但从长远发展趋势上看,该课程的普及率势必有所提高。笔者在“鸟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改进,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是针对新尝试的野外实践环节,其实践教学大纲和内容的编排仍需探讨和斟酌,亟待进一步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环节对理论教学环节的补充作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勇,张正旺,郑光美,李建强,徐基良,马志军.鸟类学研究:过去二十年的回顾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建议.生物多样性,2012.20(2):119-137.
[2]程翊欣,王军燕,何鑫,马志军.中国内地观鸟现状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3-74.
[3]王志高,张勇,周放,杨媚.校园环境变化对其鸟类多样性的影响.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125-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