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脂肪没那么可怕

2014-08-15 09:52
科学生活 2014年7期
关键词:肥肉肉制品肉类

在物质匮乏年代,一块肥肉可以让人馋涎欲滴。但是近些年来,人们却开始对肥肉避之不及,这当然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大量饱和脂肪。然而,最近,脂肪的不良“名声”出现大逆转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

饱和脂肪不会提高心脏病风险

《内科学年鉴》杂志上刊登的一篇分析文章称,完全没有证据支撑饱和脂肪会提高心脏病风险的说法。实际上,有一些证据显示,缺乏饱和脂肪反而可能有害。研究人员分析了72项不同的研究,与往常一样,这篇文章的作者还是强调需要进一步探索,比如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

冰山一角显露了多年,我们终于开始看到全貌了。的确,没有几项研究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几项能下决定性的结论。其实我们饮食中真正的“坏蛋”是糖分和过度加工的食品,这一点正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如果你还没有重新开始吃肥肉和黄油,现在也可以尝试了。

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水果,转投牛肉和奶酪,而是放弃假东西,去吃真正的食物,而上好的肉类和乳品属于真的食物。虽说如此,我们还是认为,不要把工业化处理程度最高的肉制品算到里面,先等等看。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就被抨击饱和脂肪的宣传狂轰滥炸:“它对你的健康不利;它会害死你。”可是,很多不饱和脂肪其实是反式脂肪,后者已经被证明是有害的。而且,多聚不饱和脂肪有很多是化学提取的油脂,长期食用可能会造成问题。

此外,业界的“低脂”概念也摇身一变,成为经过深度加工的“低脂”糖类化合物(这种替代品很可能是造成美国超重和肥胖症问题最重要的单一因素),以及让企业赚了数十亿美元的低脂乃至脱脂乳制品。

少吃被过度加工的食品

我们要试着想一想,吃过度加工的垃圾食品怎么会合情合理?我们吃这些东西又会让谁获益?最有效的总结或许是:“要吃真正的食物”,并且“别吃100年前不存在的任何东西”。你大概会在干杏仁(单一成分)与某种品牌的点心(含有13种成分,其中第二、三、四种是糖和人工添加糖)之间做出抉择。或者,你也许会想,真正的酸奶有两三种成分(牛奶和益生菌,喜欢的话可以再加上点果酱或蜂蜜),而商品酸奶的确切配料数则不得而知(有好几项写着“和/或”),但至少也有18种。

我们生产食物的方式有很多方面都误入歧途。不光是垃圾食品的存在,还有我们曾经习以为常或认为“健康”的成分也被大加改造。实际上,肉类、乳制品、小麦和玉米要么变成了加工食品,经常添加抗生素及基本未经检验的化学物质,要么在种植或养殖中运用了杂交,能提高产量但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

少吃肉,吃好肉

这套“不要吃饱和脂肪”的理论其实并不完美,因为肉类本身并不“坏”,关键是数量和质量。因此,有人自然要问:“如果饱和脂肪没有害处,干嘛要少吃肉?”

对这一问题目前能给出的最好答案是:要满足人们吃这么多肉,唯一的途径是采取破坏性的养殖方式。这些方式不仅损害我们的健康,还破坏环境(更别提虐待动物了)。其中的原因各式各样,比如滥用抗生素;全球超过1/3的耕地被用于饲养动物;由此带来的环境退化,以及难以想象的化学品、土地与水资源的过度使用。

就算工业化生产的大量肉制品可以安全食用,我们付出的环境代价也是巨大的,并能得到证明。那么,“少吃肉、吃好肉”的主张从各个层面来讲都颇为合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肥肉肉制品肉类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苏丹将扩大牲畜和肉制品出口市场
肉类加工
吃肥肉
要肥肉还是瘦肉
欢迎订阅2016年《肉类研究》杂志
一块肥肉
GC-O风味分析及R-index法在发酵肉制品排序中的应用
肉制品致腐微生物溯源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