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
耐挫力又叫挫折的耐受能力,指人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即个体在遭遇挫折时,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行动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具体做法如下。
一、中学生受挫心理主要表现及原因
一是因家庭变故而丧失信心,轻则精神变异,重则丧生。一位女生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好,待人真诚、热情,但从未经历过一点挫折,她在家庭突然发生变故时,不能正确面对现实,心理承受不了,导致精神恍惚,悲观失望,成绩直线下降。二是因环境不顺失去进取心。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小学时成绩非常好,然而进入中学,因环境发生变化,变成了中等生。为此,情绪沮丧,感到丢人,产生退学的念头,内心非常痛苦。三是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备受挫折。有些学生往往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不能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非常烦恼,这种烦恼在家庭、老师眼中不屑一顾,但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使他们整天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四遭受挫折的学生,如不及时疏导、教育,往往会产生不良心理状态:自卑心理、报复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和发泄心理。
针对目前中学生承受挫折的情况,我们必须加强广大青少年的挫折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耐挫力。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首先,应该认识到挫折的存在有它的普遍性与必然性。挫折是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深刻理解正确的挫折,认识到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把挫折当做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其次,认识到挫折的存在有它的双重性。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困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挫折既有消极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一面。要认识到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受到磨炼和考验,从而变得坚强起来,并因此成熟,增长知识和才干,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挫折向积极方向转化。
三、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调整志向水平
一个人体验到的挫折程度与他的志向水平密切相关。所谓志向水平,指一个人对自己要实现的目标的规定标准。规定的目标愈高,说明其志向水平愈高。比如:一个学生认为语文考试得80分是理想水平,另一个学生则要争取100分,结果两人都考了90分。前者感到成功,后者则体验到挫折。学生的挫折多是由自身能力与客观环境发生矛盾产生的,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确定适宜的奋斗目标。如果确定的目标轻易就能实现,或者屡遭失败,就要分析确定的目标是否合适。如果目标不合适,就要加以调整,使之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及客观条件相符合。尤其当学生受到挫折后,要教会他们多渠道、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要把人生的希望放在“必须”和“唯一”的赌注上,否则一旦失利,将无法忍受,要使他们从绝对化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有的家长教育中考落榜的孩子“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就避开了“必须”和“一定”等绝对信念的左右,有利于孩子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志向水平,使之更切合实际。
四、耐心疏导,教会学生自我调控
学生遭受挫折后,为避免消极反应,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舒缓紧张的心理状态。比如,可引导他们适度发泄。负面的消极情绪一旦产生,切莫闷在心里,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要设法使之宣泄出来。否则,紧张情绪郁结于心,可能导致精神疾病,可以向老师、朋友或亲人倾诉或大哭一场,以缓解心理压力。这样,他们宣泄的是苦闷,得到的是慰藉,就可能从紧张情绪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五、树立榜样,提高耐挫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教育学生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以杰出人物为榜样,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从而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使“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其次,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如忍辱不屈、发愤著史的司马迁;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张海迪;虽处境维艰但倔然自强的达尔文、曹雪芹;自造逆境、锤炼自己的赖宁;用七岁稚嫩双肩支撑着一个残破家庭的边荣唐;还可用学校或班级里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从这些闪光的形象中获取勇气和力量,勇敢地迎接挑战。
六、家校联手协作,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作,是教育好下一代的重要前提,目前不少学校在积极开展挫折教育,对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进行多方面培养。从课堂到课外,从团体到个别,从校内到校外,从学校到家庭,全方位开展挫折教育。家庭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挫折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家庭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孩子遇到挫折,能得到家庭成员的帮助、支持,进而缓解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能正确对待,使人重振精神;另一种是当孩子遭遇挫折,家庭成员不是给予关怀,而是批评、指责和埋怨,让遭遇挫折的孩子更觉得无助,摆脱不了痛苦、烦恼,甚至想结束生命。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平时也会在工作、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遭遇挫折,当遭遇挫折时,家长要能正确对待,才能让孩子耳濡目染,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因此家长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其次,多学多看家教知识。许多家庭由于平时工作忙,很少主动翻阅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有些家长的家教方法已跟不上时代,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家长要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及时了解目前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教育方法,以便教育孩子时得心应手。三是积极开展意志品质训练。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增强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良药,家长在平时家庭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挫折情境,及时引导,培养孩子面临挫折时的正确态度和应对策略,不断提高孩子的耐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