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录袋在小学生评价中的应用

2014-08-15 00:44:16何妙婉
教育导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评价教师学生

何妙婉

成长记录袋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成长记录袋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 “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近年来,我校进行了运用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行动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设计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准备以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精心为每个孩子设计了一个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收集了反映学生学习形成性评价资料:

1.道德品质方面:包括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具体指遵守 《日常行为规范》、 《学生守则》及执行 《班级公约》的情况。 “学生品行表现表”主要是对学生在校内、校外的品行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分成三部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综合性评价。评价的形式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家长评价。

2.学习能力方面:包括学生各学科不同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发展情况,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习惯、情感、意志、思维等因素的发展状况,以及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认为最成功的专题材料及综合实践过程中的主题活动材料、小发明、小创作等。采用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定性评价占主导地位。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是根据课标提出的要求,从学生的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自主参与”、 “探究学习”、“实践操作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形式也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适当结合学生书面的定量测试,对学生再做出学科的综合性评价。

3.交流与合作方面:设立 “我对自己说”、 “同学对我说”、 “爸爸妈妈对我说”、 “教师对我说”等栏目。 “教师、家长、学生交流卡”的内容分为教师 “激励赏识卡”、学生 “明镜卡”、家长 “信息反馈卡”。 “激励赏识卡”主要记录教师对学生激励的话语,对学生亮点称赞和赏识;“明镜卡”是学生自我认识的亮相台,它主要记录学自己的综合评价; “信息反馈卡”记录家长对学生进步表现以及期望的语言。通过三卡,促使教师、家长和学生相互交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个性与情感:主要是让学生以 “心灵的独白”或“成长日记”的形式对自己的思考、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反思性剖析,注重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荣誉台”则由学生自己动手,将自己所获得的奖状、奖品或学习进步的情况资料收集于 “荣誉台”,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材料。每月放入自己最得意的一件作品。

二、 “成长记录袋”资料的积累

成长记录袋应重视收集体现学生发展的作品样本,取得成绩的证据,即体现学生进步的标志性的事实,展示学生进步的状况。可供收集的内容形式多样,有作业、作品、照片、录音、录像等。我们在收集的过程中注意做到如下两个结合:

1.定期收集与不定期收集相结合。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后,组织学生对能体现学生成长的材料进行收集、归袋;平时对有些作品也及时提醒学生收集。

2.统一保管与定期交流展示相结合。 “学生成长记录袋”平时以班主任保管为主,每月组织学生整理一次各自的成长记录袋。教师定期提供成长袋展示、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发挥成长袋的激励、教育功能。适当的时候可在年级内进行成长记录袋展示和交流,展示内容可由学生自主决定。一学期后,班主任、任课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整理,交给学生个人保存。

三、使用 “成长记录袋”评价学生

“成长记录袋”评价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记录了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因此,在评价的过程我们注意做到几个结合:

1.书面评价与口头、实物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的形式有: “教师对我说”、 “爸爸妈妈对我说”、 “同学对我说”、 “我想说”、班级工作量化考核汇总表、一学期向任科教师提问次数汇总表、我的学科成绩等,让学生了解多方的评价意见,也提供学生表达心声的机会。对得到的口头表扬、实物奖励等,也记录在成长袋中。

2.即时评价与延缓评价相结合,发挥延缓评价的功能。每个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达到目标要求的时间不一。对暂时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允许进行延缓评价,允许学生经过努力或在他人帮助下达到目标后再记录在成长袋中,有效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3.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成长记录袋”整个评价过程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内容涵盖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完整过程。内容设计包含学期开始、学期中和学期结束三个阶段中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四个方面的材料,材料真实并定期加以更新,使学生从真实材料中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并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

四、效果与分析

1.学生增加了自信。以往,分数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成长记录袋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来说,这为他们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发挥创造的机会,学生通过参与成长记录袋的设计,获得了成就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保持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成长记录袋也使学生开始学会认识自我,有意识地发现别人的长处,增强了学生的民主意识。

2.家校配合落到了实处。为了提高学生对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兴趣,我们经常召开阶段性成长记录袋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他们的收获,介绍自己成长记录的作品成果。学生成长记录袋建立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使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生中去,增强了对教学的创新意识。同时,在家长会中,展示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让家长共同参与、肯定,评价使得学生、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更为融洽。

3.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使用成长记录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都会有所变化,学生随时在监督自己的学习,改变了过去一味接受教师指导的现象。同时成长记录袋评价要求教师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上,即从每一个学生的自身发展来肯定学生的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保持向上的学习精神,自然而然地与任课教师形成密切关系。

4.学生综合性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由于成长记录袋评价记录了学生的一系列 “成长”故事,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自我反思,确立新的学习目标。评价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的能力。

五、启示和建议

1.成长记录袋的应用要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只有将成长记录袋与明确的课程目标相呼应,收集学生在实现课程目标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各种作品和资料,用以评价学生在某一具体目标领域中的努力、进步与成就,使教师和学生尝到甜头,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教师使用成长记录袋的积极性。

2.给教师与学生足够的自主权。我们在成长记录袋的使用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资源的差异,由教师与学生自主决定在日常评价实践中用不用成长记录袋、在哪一或哪些领域用成长记录袋、选用何种类型的成长记录袋、在成长记录袋中收集什么内容,以及如何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定等具体事宜。过多的统一要求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加重教师与学生的负担,又不能发挥成长记录袋的实质性作用。

3.加强教师培训,给教师提供具体的实践指导。教师只有理解成长记录袋评价方式的本质特点,把握成长记录袋应用的基本要求,才能在实践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成长记录袋。有关研究机构和实验区要总结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好案例,编写一些可操作的指导建议,多开展专业人士与一线教师的互动式研讨,使成长记录袋评价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参考文献:

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 .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评价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