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新
走进李虹霞老师的“幸福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周布置成的“书的海洋”,学生随时浸润在书香墨韵中。墙壁文化、横梁文化中不仅有他们的作文、照片,还有他们的书法作品。教室里的每一处精心布置的主角都是学生,到处散发着他们成长的味道,渗透着老师的教育智慧和对学生的爱意。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第二张脸”——那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
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李春旺老师在谈到书写时经常动情地说:我们写的字就像我们的第二张脸。这句话道出了书写的重要性。是啊,方块字是中国独有的,写好汉字就是在弘扬民族文化。
在“幸福教室”内,看着孩子们贴在墙壁上的书写展示,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要不是亲眼所见,怎会相信,一个班内每个孩子的字都能写得那么好!
在一切都进入高速运转的今天,我们的课堂节奏也越来越“快,快点”,恨不得让孩子不经历坐、爬、站就要会走,甚至直接跑起来。“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不要希望它能够很快实现,不要被势利所引诱。要像培养树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实,像给灯加油而等它放出光芒;根长得旺盛果实就能预期成熟,灯油充足灯光就明亮。)这是先哲韩愈告诉我们的育人之道。我们能不能让孩子的学习,从容一点,再从容一点呢?这就有了李老师的“慢板”课程——幸福的名字叫从容。李老师“慢板”课程中的前两项就是“写好第一笔”、“长好第二张脸”。
“慢板”课程中首先是“写好第一笔”。李老师常说:写字是小学生必做的作业,学写字就是学做人。她把软笔书法引进语文课内,和硬笔书写同步进行。带领孩子们欣赏书法艺术,发现汉字之美,让他们心怀敬意开启自己的中国字书写。通过视频手段让孩子领略汉字的魅力,让他们为中国的汉字文化而自豪。在汉字教学中,利用各种方式让孩子感觉汉字就是一个个小精灵,他们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有固定的位置,先让孩子从基本的笔画练起,掌握汉字的框架。慢慢地,学生在大方格内,一笔一画地练习,开始了规矩的学习。他们从容地观察,慢慢地落笔。李老师也调整了写字教学顺序,把笔画练习时间拉长,把教材同步生字书写有意延后。李老师曾说:“我们前两个月根本没写字,全部练习笔画。”这就犹如射箭之前先练好眼力,磨刀不误砍柴工。试想,在教学任务繁重的今天,又有哪位老师肯舍得花费这么长时间去让孩子练习基本笔画?
其次是“长好第二张脸”。李老师告诉我们:“孩子们二年级就开始用钢笔,之前用铅笔写字是不用橡皮的,我要求孩子们写字,一定要看准、写准,所以他们养成习惯,用钢笔写字从不乱涂乱画……”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写字时才会不急不躁,看准再写,慢慢体味直线的耿直、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圆的包容。她告诉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先要写好自己的名字。接下来,用毛笔专门练习自己的名字,渐渐地学习“不可抖”的慎重、“不可歪”的端正,拥有自己“不可取代”的自信……“幸福教室”的孩子,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真正做到了提笔即练字。只要有汉字,就要心怀敬意地去书写,就要把书写变成喜悦的流泻。李老师还经常和孩子们一起练书法,一起切磋,她说:“现在孩子们比我写得好……”难怪孩子们有如此功底,非一日之功啊!
字如其人,这句话最早源于西汉文学家扬雄讲的一句名言:“书,心画也。”意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字如其人”,意谓人与字,字与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有人把写字当作技能,会写即可;有人视写字为艺术,力求完美,甚至能从字里行间瞅出书写人的性格和品行。写字如同造房子,要讲究布局、搭配、容让。是李老师让“幸福教室”的孩子们从笔画练起,能够心无杂念、气定神闲地练字、写字,既修身,又养性。
在李老师这里,慢,不是降低效率,而是尊重规律;慢,不是磨磨蹭蹭,而是潜心修炼;慢,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境界!
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写字上下功夫也不少,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了解了李老师的做法,觉得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先让学生“慢”下来,从写好基本笔画开始,带着对汉字的敬意写好每一个字。
我相信,持之以恒地让学生打好基础,学生才会幸福地学习,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