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探讨

2014-08-15 00:52:04彭丹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南宁530021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专业型麻醉学专业学位

彭丹晖,黎 阳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 南宁 530021)

麻醉学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培养目标是掌握医学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麻醉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麻醉科临床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务人员[1]。作为麻醉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既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又要有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还要有高尚的医德。结合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笔者体会如下。

1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从麻醉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生源来看,近年来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转变,真正接触临床实践的生源很少,而且当中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生以前所学专业为临床专业,对麻醉学知之甚少,所以,加强麻醉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尤为迫切。我们将麻醉学专业型研究生分为没有临床麻醉工作经历与有临床麻醉工作经历两类。前者从入学开始就要求在课余时间参加麻醉系本科的理论学习,采取跟班学习方式。后者要求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之上,精读经典麻醉学书籍,如《临床麻醉学》、《米勒麻醉学》等,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麻醉专业的研究生需要具有深厚的外科学和内科学的基础知识,所以又有人将麻醉医师称为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除了本学科基础理论外,还要学习交叉学科的知识。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每周一次的小讲课,由科室里的年轻医师主持,内容包括麻醉专业的最新进展、病历讨论、麻醉中的体会等。还鼓励研究生多参加省、市、医院组织的学术讲座。此外,研究生还必须熟练掌握英语,能阅读外文文献,及时了解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开阔思路。

2 提高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麻醉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是具有较强的解决麻醉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务人员。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更要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使之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将没有临床麻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并轨,即要注重麻醉科室的轮转,还要注重相关科室的学习,如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呼吸内科等,轮转的科室一般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有临床麻醉工作经历的,根据已有的不同职称、工作经历等,制订分层次培养计划,在科室轮转时间上实行弹性安排,如情况允许,可安排到一些专科医院进行专科麻醉的训练,全方位提高麻醉技能。在临床轮转和专业技能实践过程中,除导师指导外,选择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临床医师负责带教,指导研究生日常临床工作,也可起到监督、管理研究生的作用。

3 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要突出医疗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尽管科研工作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并非占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科研训练。国内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集中表现为科研和创新的能力不足,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应结合临床轮转及临床诊断与治疗实践寻找科研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并用临床学位论文作为毕业答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具有较强的解决麻醉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目的,也才能实现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目标。

4 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随着公众的权利意识日益觉醒,医患矛盾加剧,对于临床医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不仅应该技术高超,更应具备全面的修养[2]。技术素质固然是一位医生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但无论技术有多好,如果缺乏人文素养,也只能成为局限于本专业狭窄领域的单向型专家。而要成为专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学者型人才,注重人文修养与人文环境熏陶至关重要。针对人文修养对于医生的重要性,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规定,在态度方面,比如辩证、质疑思维;在沟通方面,比如领导、管理才能等都有明确要求。医生要学会怎么跟病人、病人家属、上下级、护士沟通,这是基本的人文素质。

虽然麻醉科医生是幕后英雄,但在麻醉学专业学位培养的过程中,仍要求学生们有针对性地、更多机会地与病人接触,因为“只有面对病人,才能体会病人那份真切的企盼;只有懂得了病人所需,才能成为真正的医生。”因此,麻醉前访视和麻醉后访视病人,成为了麻醉科医生与病人接触的最好机会,也是培养麻醉医学生善于交流、富于爱心和责任心等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

5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3]。导师应该树立品德形象、智慧形象和行为形象,只有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专博结合、终身学习、永远探索、不断优化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完成授业解惑的使命,才能让学生“服其师而信其道”。我们定期对导师进行培训,加深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解,强化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训的指导力度;建立麻醉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质量评估体系,以此来强化导师的岗位意识,引导他们更好地完成导师职责,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建立优秀导师评选办法,对优秀的导师进行奖励,鼓励和引导他们在研究生培养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6 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落实并严格执行轮转出科考核制度,严格出科考试管理,对保证研究生临床轮转学习质量,提高临床综合诊疗水平至关重要。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临床能力考核制度,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规范临床能力考核过程,以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提高[4]。成立专门的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训督导小组,具体监督带教教师的带教情况和研究生的出勤、参加临床技能培训等临床实践各环节情况。对出科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要延长轮转学习时间。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医学界的重视,其地位在高等医学教育中逐步提高。麻醉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从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科研能力和人文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联合培养。经过上述的举措,可以逐步完善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效保证麻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木胡牙提,刘志强,马依彤,等.临床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面临的难点及解决对策[J].新疆医学,2008,38:129 -131.

[2]武文慧,常虹,李紫慕.谈医学生临床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72 -173.

[3]梁金葵,祁文,姜建萍,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4):341 -344.

[4]鞠学红,管英俊,张建华,等.全日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完善[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6):686 -689.

猜你喜欢
专业型麻醉学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新西部(2022年3期)2022-04-13 22:20:53
麻醉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分析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
DSK—1500CT专业型直喷烟机
演艺科技(2016年6期)2016-05-14 12:10:33
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职业技术(2015年8期)2016-01-05 1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