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凡
(石狮市第六中学,福建石狮 362700)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思想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能让人终生受益的学科。但近几年来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却不容乐观,不少初中生对历史感兴趣,但并不喜欢历史课,其实这并不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往往在课堂上并不多见。因此,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问题成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普遍关注的一项新的课题。本人想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摸索,谈谈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
1、学生自主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预习是指学生在课前通过预先学习相关的内容,找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加深学生对历史教材理解的过程。预习有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懂得预习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要让学生乐意做这件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预习指导和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在进行预习指导时,老师可以将教材的相关内容设计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些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就懂得抓重点,攻难点,这样的课堂当然就高效了。
2、教师精心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如何使课堂四十分钟通畅有序,教师精心的备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不要为了面面俱到,就胡子眉毛一把抓;备课时要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首先,要备好教学内容,备好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去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应对课堂上的变化,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其次,要备好教学对象。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教学对象的情况如何,如何根据教学对象制定出好的教学方案,这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一节课设计得再精彩,但是不符合自己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那也是无效的。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水平和特点,学习方法和爱好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能撩拨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激情,产生探究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适时适当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让学生在特定的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使抽象的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各种问题情境中,积极思维,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教学效果也自然越来越好。
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燃烧学习热情。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课任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历史教师不仅要科学准确地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用充分的情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运用“情感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想学、爱学、乐学和善学的目的。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燃烧学习的热情,从而对这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3、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习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介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有效地揭示历史的实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改善学生认识事物的途径和方法。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减轻教师在课堂上写板书的劳动强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使得知识一目了然,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里,教师传授的知识相对丰富了,学生真正学习的东西也相应地增多了,课堂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了。
1、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学生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并非什么都需要教师教了才会,当学生投入到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去时,学生智慧的火花会不断地碰撞、开发。因此,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借鉴一些先进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摸索和总结出一套适于自己学习的方法,或自学看书、或操作发现、或观察归纳、或猜想验证等。在学生明确自主学习应达到的目标与要求之后,教师要大胆放手,留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学习时间,让每一个学习者都积极“活动起来”,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思考和冷静地处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在“做中学,乐中学”,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中,夯实了基础知识。
2、合作探究,提高能力。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分组合作学习模式能让学生积极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又相互启发,每个人的思维都处于活跃、开放的状态,思维的不断碰撞将会形成“思想风暴”,激活学生的神经细胞,接通学生的神经联想,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迸发出各种独特的想法和见解。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合作探究中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尊重,学会交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懂得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使所有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3、质疑激辩,解疑释惑。在传统教学中我们的学生,不知是太迷信老师的权威,还是学生自己胆小不敢问,抑或是习惯于老师的“满堂灌”,大部分学生都不爱思考,不爱质疑,即使是学生有疑问,也不敢向老师请教,如此下去,只能造成学生产生惰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创设和谐课堂氛围,营造质疑的环境,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可以将自己在预习、学习、交流、讨论过程中发现的疑问提出来,提出后先由学生自己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点拨精讲,如果当堂解决不了,就留下当作课下探究问题。通过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从知识的探索与对比中提出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学得更为主动、更为深刻。
总之,实现高效的课堂任重而道远,它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构建、完善。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努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力求创新,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良好习惯,相信高效课堂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