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朝明
(江西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江西南昌 330096)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已实施多年,在鄂尔多斯市伊克昭幼儿园也推广应用了近十年,与此同时,这种外来的音乐教学法在本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伊克昭幼儿园座落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中心地段,建筑面积4737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4名,其中大学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18人,中专学历15人,其余6人为厨师及工勤人员。其中有中教高级教师4名,小教高级教师3名,小教一级教师11名,小教二级教师5名,市级教学能手4名,区级教学能手3名。伊克昭幼儿园目前开设了大、中、小、托共9个教学班,2012年10月在园幼儿236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不是一种具体方法,而是一种对音乐的态度。其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元素性音乐教育观点、音乐教育思想理论和音乐教学的育人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的核心理念为“本来的音乐”,他的实施方式为交流、唱歌、游戏、身体的律动、即兴表演和演奏乐器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和补充,这些训练方式可以明显提高儿童的音乐修养,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进而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自信心和在群体中的集体生存能力。人类文明诞生至今,人们习惯于通过语言、歌唱、舞蹈等形式来表达自己本能的欲望,这与该教学法的主要思想不谋而合。①
关于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奥尔夫认为:“原素性音乐永远不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课程设计中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和声音造型。嗓音造型指的是唱歌和进行有节奏的朗诵活动;动作造型指的是律动、舞蹈、指挥、戏剧表演和声势活动,声势活动是指参与者用身体部位作为乐器进行节奏的拍打活动,常见的有拍手掌、拍大腿、跺脚丫等;声音造型主要是指有乐器助演的相关活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使用的教学工具非常简易,比如随时可进行的拍手、拍腿和跺脚等有节奏的活动;一些如手鼓、铃鼓等简易的伴奏乐器和奥尔夫先生研究发明的所谓“奥尔夫乐器”,在奥尔夫教学课程中极少用到高精度或需要长期训练的科技化的乐器。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伊克昭幼儿园的教师虽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却离奥尔夫音乐教学要求的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调查显示,幼儿教师当中,接受过全面系统的音乐教育的教师占总数的48%,在这其中有39%的教师接受过长达三年或以上的系统音乐教育,至少有一门擅长乐器的教师占到了42%,高达80%的教师自认为比较有音乐素养。上述数据表明,伊克昭幼儿园中大部分教师具有较好的音乐素养,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该园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幼儿园教师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从未接受过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培训,这意味着这些教师在正式工作之前并没有系统地获得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相关背景知识。另外,入职后教师接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继续教育的渠道也非常狭窄,有57%的教师通过校际交往或通过观摩音像制品课例进行学习,13%的教师接受的途径来自于幼儿园的定期培训,而且还有28%的教师完全没有正规的学习途径,严重的是,其中有27%的教师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音乐教育,更为严重的是11%的教师对自身的音乐素养完全不抱有信心,这部分教师对日常的音乐教学工作都难以胜任,何况要其胜任要求更高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其强调即兴与融合的理念,它的教学方式多样、乐器种类多样、所学知识类别也多样,这些多样的内容交汇于课堂之上完全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伊克昭幼儿园教师本身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水平有限,很多教师在大学学习期间,音乐课程只是作为众多课程中的一门,一般性的知识基本停留在基础层面上,这对于从事奥尔夫音乐教学来说远远不够。
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福利较差,优秀人才难以留住,导致教师队伍结构变化较大;幼儿园在初创或人才严重流失的阶段,盲目的扩招只会导致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下降,入职后教师的培训机会又较少,所以教师队伍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难以胜任奥尔夫音乐教学工作。人员的问题,既影响当前奥尔夫音乐教学在伊克昭幼儿园的顺利开展,也非常不利于奥尔夫音乐教学在伊克昭幼儿园中的长期发展。教师自身的素养已成为制约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瓶颈之一。
问卷调查中涵盖了教师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一些基础认知,对相关的问卷统计后显示,总的来说教师对该方法比较认可。在认知方面,57%的教师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非常符合儿童天性,是一种优越的教学方法;18%的教师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非常有特色,没有人认为其毫无意义;但是,在具体内容的认知方面,仅仅20%的教师比较明确地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整体性的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中需要语言、动作紧密结合,居然有多达80%的教师完全不清楚这一点;某些奥尔夫教育体系中的边缘性特点由于和传统教学法相似性高而受到了重视,如模式性、系统性、音乐性;而对于奥尔夫的一些核心观点却知之甚少,如民族性、原本性、即兴性等。由此可知幼儿教师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认识基本都停留在初步的概念上,并没有准确、深刻的把握其内在。这主要是因为教师获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知识的途径较单一,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高校音乐学院和艺术院校音乐教育系设置相关专业或专门开设奥尔夫音乐教法课程;二是聘请相关专家定期举办讲座或提供示范课例等。
几乎所有的教师接受的是完整的传统教育,惯性思维让其很难在实践教学中将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传统教育影子抛弃。在细微的方面,如音乐技能和对音乐感受间的关系;音乐的音乐性和原生性间的关系;儿童对音乐知识的获得和对情感体验乃至态度倾向间的关系,把握的都有失偏颇。
通过自制的采访提纲进行询问,结果表明,学校开展奥尔夫教学工作的第一手资源仅局限于相关内容和教材,在调查的过程中,完全是依据幼儿的兴趣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只有1人。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笔者对H老师的采访:
笔者:您这里奥尔夫教学活动的相关资源来自哪里?
H:我们相关的活动都严格依据单位配发的教材来展开,并组织相关活动,具体的音乐器材很少,一般只是让小朋友拍一拍手、跺跺脚什么的。
笔者:你们有没有自己开发、研究一些实用的器材?
H:没有,我们领导有严格的规定,要依据教材的内容来设置课程,况且我们也缺乏自制器材的能力和精力。
由此可以判断:教师本身对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不够熟悉,能做到依据教材顺利开展教学已属不易,更无法要求其自行研制相关教材。一些通行的教材往往较全面,且都会有配套的音像资料,大多数教师为了减少麻烦直接套用音像资料中的内容。“在随后的访谈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被访谈的教师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直接原因源于幼儿园的行政任务,而与学科背景、自身的兴趣等基本没有关联。这样,教师在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兴趣不高的前提下,基本很难再花时间去研究、挖掘和开发新的奥尔夫音乐教学素材和资源。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教师认为自己采用的授课方式明显有别于传统授课方式,58%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是传统与开放的结合,37%的教师则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完全开放式。尽管如此,通过深入的调研和课堂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仅停留在提问法、演示法、讨论法、描述法、表演法……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所提倡的即兴教学法、多通道教学法、手势教学法则很少见到。笔者认为原因有四:(1)缺乏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准确的理解和实践的经验;(2)教育观念及教学模式较为陈旧,儒家思想教诲下的稳重、内敛、含蓄甚至忍耐,这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存在差别;(3)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滞后,幼儿教师基本跟不上音乐教育发展的脚步,关于对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认识也是如此(4)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条件有限。
(1)管理者的重视
当前,提升奥尔夫音乐教学水平需要教育部门、幼儿园、幼儿教师等多方面协作努力。教育部门的重视需在以下两方面加以落实:
①教育部门应加强统筹和全面协调,认真贯彻执行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实施新《劳动法》以推进幼儿园用人制度的改革,为吸纳优秀奥尔夫音乐教育人才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相关部门也应当要求教研活动组展开区级乃至市级教研,并开展丰富的培训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职后培训。
②幼儿园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奥尔夫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应从改革幼儿园用人制度做起,确保招得进教师,留得住教师;第二应提高幼儿园管理者对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认识;第三应给幼儿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加强学习、并更多地开展和奥尔夫音乐教学相关的活动。
(2)教学设施的保障
完善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幼儿园的硬件设施。这一要求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东胜地区也比较难实现。教学环境和教学器材对最终的教学效果好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在条件允许下应向幼儿教师提供必要的活动设施。
(1)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
传统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事原则。传统的传道授业的教学模式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提倡、践行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差异。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转变教学模式与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新型教学关系中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帮助者。
(2)准确认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只是纯粹的教学方法,而是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其本身包含着科学而独立的教学观和教学理念。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合理地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3)探索准确认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新路径
目前,各式各样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培训班受到家长的欢迎。因为这种培训方式可以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专业而系统的培训,对于教师们全面有效地掌握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非常有效。其次应适时举行校际间的交流活动,对外校课堂的参观与学习非常有利,便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②
(1)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
近年来,我国对学前教育尤其重视,师范院校中师资水平已逐渐增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日后的发展,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幼儿教师相关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儿童观。幼儿教育需对每个儿童负责、做到关注每个儿童。其次要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做出针对性的改革。基本的技能学习是教师的职业基础,除了这些基本技能学习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应当更加广泛的涉猎音乐美学、文学等课程。
(2)努力提高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是在日常工作中引入竞赛机制。一定程度的良性竞争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竞赛机制也会给予教师充分的展示机会,专门针对音乐方面设立基本功竞赛,这些措施会从侧面增强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学意识。
其次是鼓励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国家非常重视教师继续教育,有很多成人教育的机会和途径,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职后继续教育来进一步提升自己。当今需要的是终生教育,幼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他既可点燃孩子的希望之火,也可熄灭这希望之火。幼儿教师需要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自上世纪80年代廖乃雄介绍到中国后,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中国已生根发芽,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即兴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其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和多元,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开放性特点使它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其需结合我国本民族音乐元素和舞蹈元素,使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适合我国的儿童。只有这样,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这颗幼苗才能在中国土壤中茁壮成长。
注 释:
①廖乃雄:《中华学校音乐教材》,北京,文艺出版社,2002,第79页.
②C olwell.Richard:An Oricntation to Music E ducation:S trural K nowledge f or Music T eaching,U pper S addle Ri v er,N J:P earson P rentice H alL 2004.
1、本文曾获2013年度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学术委员会论文评选优秀奖;
2、限于篇幅,访问调查表以及信度、效度测试略。
[1]李妲娜.奥尔夫教学法(Or ff-S chulwerk)在中国[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5,(9).
[2]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清华的实验[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12).
[3]李妲娜.节奏朗诵教学的新发展——奥尔夫学院教学观摩杂记[J].中国音乐教育,1989,(12).
[4]廖乃雄.中华学校音乐教材[M].北京:文艺出版社,2002.
[5]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C olwell.Richard.An Oricntation to Music E ducation:S trural K nowledge f or Music T eaching.U pper S addle Ri v er,N J:P earson P rentice H alL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