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翠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403)
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散落在中国各地的古村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历史发展。随着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产生的问题日渐突出,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是发展古村落的关键。在古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广泛关注,而对反映古村落历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却缺乏足够挖掘与开发。非遗是古村落文化发展的灵魂,为古村落旅游提供了历史积淀和文化品牌,而旅游开发既为非遗的保护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撑,又让当地非遗被公众了解并自发保护创造了可能性。
古村落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多文化空间,它承载着生产文化、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也传递着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文化的历时性、共时性的统一,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集合体,也是生产、生活节律活动的承载地[1]。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著名的古村落保护专家冯骥才认为,古村落是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综合体,它既包括了以物质形式凝固下来的“躯体”部分,也包含了大量靠人的言行传承下来的“灵魂”部分,比如生活的民俗、信仰的民俗、节日的民俗、婚丧嫁娶的民俗,还有各种各样的民族艺术,这些共同形成了一整套的地方风情[2]。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隐藏于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是无形的、最容易失传和消失的文化旅游资源,亟待深入挖掘和保护。
江西历史文化悠久,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各地区古村落数目众多。这些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历史遗存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乡村旅游市场中的佼佼者。优秀的历史文化名村与一般村落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严台村古称严溪,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江村乡北部,与安徽省祁门县渚口乡和闪里镇相邻。据史料记载,严台村起源于东汉光武年间,已有1100多年的建村历史。2008年12月,严台村被列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严台村距浮梁县城74公里,村内有明清徽派建筑140多幢,非物质遗产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水学影响下的古村落布局。在古代村落营造中,靠近水源、安全是选址的首选。严台村位于三面环山的优越环境中,村中街巷如叶脉状自然分布,还未入村,即可看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即“严溪”。严溪自北向南穿村而过,向西流去,村落三面环山,坐落于山谷之中,完全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古代风水理论;(2)传统徽派建筑建造工艺。因紧邻安徽,受明清时期徽商的影响,景德镇浮梁古村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样式,马头墙、粉墙黛瓦、院落中的天井、砖雕、木雕、石雕等建造工艺成就了徽派建筑的特色,也体现在严台村的所有建筑中,成为严台村最为重要的建筑文化类非遗特色;(3)美好的传说故事。严台村关于村名、姓氏族谱、茶俗、古代茶事贸易、建筑由来的故事不胜枚举。例如,严台村的村名大有来历,相传东汉名士庄光因远离政治,避光武帝名讳,改名为严子陵隐居于此,与山水为伴,过着耕读和富春桥垂钓的生活,古村因此得名严溪。又如,严台村至今保留着十分完整的族谱,村内姓氏以江氏为主,也有郑姓氏、陈姓、董姓等;(4)当地特有的民俗节庆文化。民俗是本地居民长期文化信仰方式积累下来的有异于其他地区的生活方式。严台村有着赣地特有的节庆习俗、婚丧嫁娶习俗和其他生活习俗,因其异质性和独特性,成为吸引各地游客加以体验和探索的非遗资源。(5)独特的瓷茶文化资源。严台村在古代是茶叶贸易的中心地段,它在景德镇瓷器艺术土壤中产生的茶文化形成了本地特有的瓷茶文化。其中,“天祥”茶号工夫红茶曾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太平洋地方博览会上获“巴拿马金质奖章”和奖状,其制作技艺堪称一绝。至今,村内还有一条作为古代茶事贸易的交通要道——驰道。严台村独特的茶事茶俗、茶器文化和著名的茶事贸易文化都形成了典型的非遗资源。
从笔者田野调查的情况来看,严台村目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由于交通不便,只适合自驾游。因此,每日接待的游客数量十分有限,村中餐饮设施也不够齐全,只有一两处农家利用闲置房屋做餐饮和住宿之用。经过多年的风雨,村中建筑有的保存尚好,有的已经倒塌,其中,村民曾经的精神核心——古祠堂已残破不堪,所幸村中原始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破坏,但其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非遗资源也未加以利用,因而旅游开发与利用的空间很大。造成这一现象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1)非遗项目尚未开发。在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头衔下,几处保存尚好的民居建筑虽然已进行了挂牌式立法保护,但村落中的非遗资源并未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整理,更谈不上保护与开发。因此,非遗项目有待深入挖掘与开发,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应该不断健全。(2)资金不足是我国古村落非遗保护的普遍问题,在严台村体现得更加突出。虽然国家对我国历史文化名村有一定的经费资助,但对整个古村落的修缮和保护来说远远不够,更谈不上对非遗的挖掘与保护。由于古建修复资金较大,村民经济条件又十分有限,村落非遗项目根本无法得到开发,这就需要集中各方力量对古村落非遗项目招商引资,包括相关学者对古村落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估、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融资和社会力量的支持等。(3)村民自我保护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不足。村中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村中多为老年人和小孩留守,再加上村中各项生活设施不便利,他们多数人对自己历代生活着的古村落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自家住宅进行乱拆乱建,或在古村附近建造现代化楼房后致使原住宅“空心”化,非遗赖以生存的建筑与原生态环境破坏了。
非遗是地方民间文化的精髓,可满足旅游者追寻异质文化的心理需求,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非遗植根于当地的环境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场所性,对非遗项目进行深入挖掘,既有利于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增进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也有利于形成古村落具有历史人文意义的旅游资源,让更多的旅游者通过古村落旅游,感受古村落的悠久历史和精神文化,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增进文化交流。我们对非遗项目的开发,需立足于当地,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考察、整理和考证,搜集出具有当地特色又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结合旅游主题,提炼出具体的非遗项目。例如,江西严台村的村落风水文化、建筑文化、族谱文化、茶事文化等,极易形成独特地域性的非遗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无形的,需要依托于一定的实物才能呈现出来。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通过文化展演的模式,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为人知,代代相传。例如,可将节事、民俗文化通过演艺的形式显现出来,加强旅游体验,促进非遗的传播和交流,提高古村落知名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方为提高经济效益,将民俗文化项目跨越时间和空间轮番上演,这使得民俗文化失去了其生长的环境和时节,破坏了人们对民俗文化的正面感知。非遗项目只有在特定的时间里展示演出,才能更好地呈现出非遗的特色,也更易于游客对我国传统非遗项目的关注和体验。
非遗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是一种生活着的历史遗存,离开地域性的土壤就失去了传承的可能,需进行活态保护与传承。实施活态保护,就是要尊重文化遗产自身的文化特征和传承规律,注重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可持续意义[3]。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代代村民中,实施活态传承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参与,人和人的生活场景才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人的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背后即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例如,浙江西塘古镇被誉为“活着的千年古镇”,一方面是传统明清建筑保存完好,另一方面就是现代西塘人一直生活在其中,延续着文化传统。地方政府需对村民加强教育,积极宣传非遗背后的重要文化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激发村民对古村落的热爱之情。同时,旅游开发将成为古村落保护的重要资金来源,旅游收入一部分可用于环境公共设施(如给排水系统、供电供暖系统等)和村民住房的修建,另一部分可直接发放给村民。只有在自身居住条件便捷、生活舒适又有一定经济收入的情况下,村民才能体会到旅游开发的重要性,自觉融入到古村落生活之中从而避免建筑“空心”现象,让古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的生活中实现传承。
非遗的传承,首先就是人的传承。许多非遗项目,包括口述传说、民间手工艺、表演艺术等,都需要代代相传。因此,应向省和国家积极申报古村落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通过江西省乃至国家相关部门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经济资助,为传承人传承非遗项目提供基本保障。另外,应逐步完善非遗传承人保护制度,并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数据库,记录传承人的基本信息,定期更新,实现对“传承人”的动态管理和保护。同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极易失传和消失,且不可再生,我们应通过摄像、录音、后期动画制作等数字化保护方式对非遗项目进行信息的采集、记录和整理,加以记录,通过网络、书刊和媒体的宣传,使旅游参观者产生更为直观的理解。
主题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产业中十分火热的一种形式。传统的旅游形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猎奇和尝鲜的心理,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品牌,以非遗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必将吸引旅游者的眼球。例如,景德镇浮梁县每年在五月期间举办一届茶文化旅游节,活动非常丰富,有茶歌会、古镇写生、茶道表演、采茶制茶,还有拉坯等活动,这种以茶瓷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方式对严台村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此外,我们应结合浮梁地区其他古村落主题旅游项目一起,形成线路旅游或片区旅游,创造非遗的综合影响力。
古村落非物质遗产与旅游的结合是历史文化名村非遗传承的必经之路,但开发的前提是保护。古村落旅游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具有地域性的非遗进行适度开发,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品牌文化和非遗项目的文化魅力,形成特色旅游,以旅游业为契机,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推动我国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地区经济的振兴。
[1]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2]王恬.古村落的沉思——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论文集[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3]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0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