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动态分流以及模块化管理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渤海大学为例

2014-08-15 00:44:35
关键词:艺体新视野教程

顾 艳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大学英语动态分流培养、分层教学、模块化管理”改革是渤海大学在2013 级全面实行完全学分制背景下,根据全校各院系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以不断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等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教育学以及二语习得基本理论为依据,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改变传统的按照专业划分的自然班进行授课的教学体系,采取在全校范围内建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动态分流培养、分级教学、模块化管理的教学模式。

一、实践意义

高校扩招带来生源巨大差异性,而“千人一面”的传统教学模式必然导致“费时低效”问题。英语分流教学正视学习者的差别,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差别策略,打破传统的专业班级授课制的旧框架,考虑了每个学生的学业需求和学习中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对于推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大学英语动态分流教学改革率先在渤海大学2013 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实行,经过三轮的行为研究最后形成的改革优化方案必将是成熟和值得推广的,除了应用于本校,还可以推广到同类型的其他高校。根据教育部统计,2007 年我国有本科院校1 079所,我国学习英语的在校大学生已有2 000多万人,他们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英语学习群体之一,此研究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受益对象除了学生,还包括教师、教学管理者、学校以及社会。

二、理论意义

教育部于2007 年7 月印发了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即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同时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动态分流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 Gadner)提出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MI)。该理论对分流教学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于: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在认知模式、知识领悟、学习习惯、动机、兴趣点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大学英语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针对每个学生,使其潜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如果大学英语课程仍然对同年级的学生实行同教材、同试卷、同要求的教育手段,将无法保证高效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除多元智力理论外,同样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探索性,确保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的落实。

三、改革内容

1.细化分流层次。在2010、2011 以及2012 级学生三届两轮大学英语分流培养改革方案的基础上,2013 级大学英语又进行了第三轮改革,进一步细化分流层次以便真正实施因材施教。即仍然把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分为研究型/应用型两种人才进行分流培养,同时把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分为非艺体类/艺体类。非艺体类分为A (研究型)和B (应用型),艺体类分为C1 (研究型)和C2 (应用型)。但是2013 级在研究型即A 班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为A1 和A2;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即B 班也进行了进一步划分,B1 和B2 班。艺体类分为C1 和C2。

2.改变分层方法。2013 级改变了第二轮方案中完全自愿、没有按照学生英语水平给出具体建议的分层办法;此次分层按照入学考试成绩,参照高考成绩,把13 个院系分成六大模块,在模块内按照学生分数排名,根据教师和教室资源,把学生分到各个层次乃至班级。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同时,学生也有自主调整的自由。在学生完全有选择学习层次的权利下,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的选择更加科学合理、教师授课有的放矢。2013 级大部分学生按照大外部和教务处联合提出的方案自愿进入各个层次学习,同时部分同学按照自己选择的层次进入到相应班级学习。基本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合理分层教学。

3.改革课程设置。完全学分制的基础和核心就是选课制。根据学校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大学英语不再是学位课,同时减少周学时,延长总体英语学习时间。即第二轮改革中的考研班由每周六学时改为每周四学时。过去英语学习只在1-4学期,现在延长至5-7 学期。必修和选修相结合。1-4 学期均为必修课,5-7 学期为选修课。

4.改革教学目标。改革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避免形式化。

A1 即卓越班:以达到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的“最高要求”和雅思6/托福100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用英语自由表达的复合型人才。

A2 即学术班:以达到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的“更高要求”、全国六级考试大纲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要求为目标,培养精通英语、能用英语流畅表达思想的研究型人才。

B1 班即四级班,以达到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的“一般要求”和全国四级考试大纲要求为目标,培养熟练大学英语、基本能用英语清晰交流的应用型人才。

B2 班即普通班,以达到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的“一般要求”为目标,培养掌握大学英语基础英语、能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会话的应用型人才。

C1 班即学术班:以达到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的“更高要求”、全国四级考试大纲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要求为目标,培养精通英语、能用英语流畅表达思想的艺体类专业的研究型人才。

5.改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教学主要内容和侧重点的差异,具体改革如下:

A1 班即卓越班:第1~4 学期,非艺体类学生采用教育部推荐的外语类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新主题大学英语》的《读写译教程》(1-4)、《听说教程》(1-4)、《快速阅读》 (1-4)、《拓展练习》 (1-4)和《雅思或托福英语训练(听、说、读、写技能训练)》 (基础篇/考试篇)作为学生的精读、泛读、听力、口语教材。

A2 班即学术班:第1~4 学期,非艺体类学生采用教育部推荐的大学英语、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的《读写教程》(1-4)、《视听说教程》(1-4)、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的《快速阅读》 (1-4)。《大学英语四/六级系列丛书》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系列丛书》(基础篇)作为精读、泛读、听力、口语教材。第5、6 学期采用教育部推荐的大学英语、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新主题大学英语》的《读写译教程》(3)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系列丛书》(考试篇)及《考研英语冲刺》作为泛读和辅导教材。第7 学期以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机考的形式进行考试演练与辅导。

B1 班即四级班:大学英语共开设4 个学期。其中1-4 学期,采用教育部推荐的大学英语、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的《读写教程》 (1-4)、《视听说教程》(1-4)、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的《快速阅读》 (1-4)和《大学英语四/六级系列丛书》 (基础篇和考试篇)作为学生的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和辅导教材。《大学英语四/六级系列丛书》包括《听力理解与策略》、《阅读理解与核心词汇》、《核心语法与翻译》和《大学英语基础写作教程》。

B2 班普通班:大学英语共开设4 个学期。采用教育部推荐的大学英语、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预备级》(2)、《新视野听说教程》 (2)、《新视野大学英语》的《读写教程》及《视听说教程》 (1-3)、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新版大学英语》的《快速阅读》 (1-3)及《大学英语四/六级系列丛书》 (基础篇)作为学生的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和辅导教材。

C1 班即学术班:大学英语共开设4 个学期。采用教育部推荐的大学英语、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预备级》(2)、《新视野听说教程》 (2)、《新视野大学英语》的《读写教程》及《视听说教程》(1-3)。

6.改革评估体制。总体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形成性评估的比例,根据学校教务处文件规定形成性评估最多占到45%。同时增添了口语和听力的平时测试项目。

四、改革成果

提炼出了科学合理优化的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动态分流、模块化管理的培养方案,做到了分流标准多维化、科学化。教学内容立体化、不同级别区别度更高。克服以往大多数高校严格按照高考或入学英语成绩强制分级的弊端,本方案采取以各院系人才分流培养方案以及学生未来就业需求为根据,在教师根据学生入学和高考英语成绩给出建议的情况下,最终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的方式进行分流培养,分层教学。这样学生英语学习目的性更强,学生的自主权更大,学习动机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做到了教学方法多样化、评估手段多元化、教师培训制度化、教学管理有序化以及教师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改变了评估方式,从2013 年7 月起,学校全面实行大学外语机考。建立题库,随机抽题,计算机自动评分,提高了考试的科学性,实现了大学英语考试由“纸考”到“机考”的飞跃。

合理的分流教学模式激发了教师上课的热情,促进教师从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化,教师教改立项和科研立项成功率显著提高。教师人尽其才,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研究型人才的考研英语上线率以及适用型人才的四、六级过级率。最终提升了全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艺体新视野教程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4:08
如何深化艺体教育创办特色学校
读与写(2019年17期)2019-11-27 07:03:32
星湾学校:艺体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44
挽碧制作教程
意林(2018年15期)2018-08-31 04:33:20
高效渲染教程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12
《阅读教程》三、四册修辞格分析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
“新视野”号抵达太阳系新大陆
太空探索(2015年9期)2015-07-12 12: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