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锅庄的历史与特征研究

2014-08-15 00:43杜玉粉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汉藏锅庄康定

杜玉粉

(黔西南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 兴义 562400)

锅庄原本是明政土司治下开设的一个简单的部门机构,属于土司分封的产物。锅庄的主要职责是为明正土司呈写文稿、接待前来的汉藏官员、看守城门,或者管理明正土司的土地、茶叶、服饰等一切琐事。随着康乾时期茶马贸易的日渐兴盛,许多汉藏的茶马商人开始聚集在康定,进行茶马交易。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碰撞,使得康定地区汉藏商人的中介机构----锅庄,应运而生。随后此地经济贸易逐渐走向兴盛,于是康定锅庄的职能也在顺应时代的需求中逐渐发生改变,由原先的政治机构,变为一个集旅店、货栈、饭馆以及翻译等多项职能于一身的中介机构[1]。

1.康定锅庄的历史

1.1 康定锅庄的产生

康定锅庄存在于茶马古道川藏线上,最早应产生在清康乾两朝时期。康熙三十五年时,茶马贸易市场才由岩州移到康定;乾隆时期又将单一、高度垄断的茶马贸易废除,开展了以民营为主、内容较丰富的边茶贸易。茶马贸易市场由岩州转移到康定之后,康定的边茶贸易才迅速发展起来,使之逐渐成为繁荣的一个商品集散中心以及藏汉之间的贸易口岸,最终导致康定锅庄的产生。

1.2 康定锅庄的发展

康定锅庄的形成方式,一直有两种不同的争论。一种说法认为它是藏商的“支锅之桩”。另一种观点认为,康定锅庄是在明正土司们的政治统治上发展起来的。

其实早在公元17世纪就出现了“锅庄”。据相关资料记载,明正土司率领13名头人从当时的木雅迁到康定。为了方便于听从差唤,这13名头人便在康定支锅设帐准备随时待命。13名头人设篷帐13顶,支锅庄13口,当地人们便把它称之为13家锅庄。因此“锅庄”一词应是汉语。而康定一直是藏汉民族间的交汇地,两种语言文化早已相互交融,出现此民族事物用彼民族语言称呼的现象也并不奇怪,反而可证明康定地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康定锅庄”只有在这样的地区才有出现的可能 。

锅庄的最初功能是听差侍贡,并为明正土司办理一切内外事务。康定城镇逐渐发展起来之后,锅庄逐渐被四合院所取代,不再是篷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修建的四合大院锅庄,开始不满足仅仅服务于土司,再加之往来藏商随着茶马互市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多,为了能够物尽其用,锅庄逐渐成了为往来藏商提供食宿的地方。利用锅庄闲置的房屋接待藏商,不仅能增加一定的收入,且使空置的四合大院发挥了其功能,属于双赢的交易。因此,锅庄便从原来只听差侍贡逐渐发展成听差侍贡与兼营食宿的机构。

随着康定地区经济贸易越来越繁荣,很多藏商前来食宿时又有大量的土特产需要存放,还有大群的牲畜要喂养,需找寻可靠的茶商与之进行交易,于是锅庄的功能又进一步有了拓展,除了兼营食宿,又要兼作货栈,还要替藏商管理牲畜,并兼做中介人。因此,锅庄由原来意义上的锅庄逐渐演变为茶马古道川藏线上一种特有的经营性机构。

随着明正土司势力的增长和茶马贸易量的不断扩大,康定逐渐演变为藏汉间的最大贸易商埠,而川藏线上大集镇的锅庄,也逐渐从之前的13家发展壮大。据相关的记载,到了清朝中叶,明正土司的鼎盛时期,康定锅庄已发展到48家,也是康定锅庄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的康定,往来的汉地茶商、应差的杂役、土酋纳贡使者和部落商人等络绎不绝,一度有“小北京”之称。

1.3 康定锅庄衰落的原因

相关文献记载,到19世纪末期,康定锅庄逐渐走向衰落。从清末开始到民国时期先后没落一半多;到解放前康定锅庄仅余18家;随着民主改革的开始,康定锅庄彻底在茫茫历史中消失匿迹[2]。康定锅庄的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边茶贸易的衰落引起康定锅庄的衰落。康定锅庄是在边茶贸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其兴盛衰落与边茶贸易的兴盛具有直接的关系。清末川边进行改土归流后,康定锅庄失去了土司的庇护;到了民国时期,该地区政局动荡、商路不通,商业开始萧条,从而加剧了锅庄衰落的步伐;19世纪末期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帝国主义获得该地区的治外法权及经济特权,印度和英国的茶叶开始大量在藏区的各地倾销,西藏对内地的茶叶需求减弱,边茶开始滞销,最终导致康定锅庄走向衰落。

其次,边茶引岸制度的消亡也是促使锅庄衰落的主要原因。引岸制度是中央政府控制边茶贸易的重要手段,该制度的实施使康定成为藏汉两地的贸易集散地,同时也是锅庄产生的坚实基础。1942年民国政府彻底废除了这一制度,自此很多商品直接入藏区,不再经康定转手。因此边茶引岸制的衰落大大减弱了锅庄在汉、藏两地贸易中地位和作用。

另外,康定成汉藏两地贸易口岸以及物质的集散中心,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原始的交通条件。1954年,国家修通了川藏公路,康定失去了其仅剩的口岸转手地和贸易集散地功能,至此,汉藏贸易对其的依赖进一步弱化。因此,康藏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也是导致康定锅庄衰落的必然原因。

2.康定锅庄特征

2.1 康定锅庄似衙门却非衙门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早期锅庄是明正土司政治统治中的一级办事机构,其功能主要是为明正土司“听差侍贡”的[3]。康定锅庄的职责主要是为明正土司听差侍贡或者迎送在汉藏两地之间往返的汉藏官员,似衙门却非衙门。甚至随着康定地区的商业贸易不断发展壮大,其政治功能不断弱化,经济活动功能却不断加强,到在清末、民国时期,康定锅庄的经济功能早已超过其政治功能。

2.2 康定锅庄似货栈却非货栈

康定锅庄也为藏商堆放货物提供场所,具有一定的货栈职能。严格意义上来说,康定锅庄和客栈又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货栈是专门为货物提供堆放地的场所,以此为获利的手段。康定锅庄虽也提供给藏商一定的货物堆放场所,却不直接以此为获利的手段;而且,为客商提供堆放、保管货物也不是其唯一的职能,康定锅庄同时还为来往的客商提供食宿兼喂养牲口以及提供交易中介等服务。

2.3 康定锅庄似旅店却非旅店

康定锅庄为来往藏商提供食宿场所,实际上具有旅店的性质和功能。但是从其服务的对象可以看出,客人均为藏族商人,而且每个锅庄进住的客人基本比较固定;旅店的服务对象却是所有人,是开放的,客人的流动性较强。从服务的方式上来看,锅庄庄主通常只是向第一次来住的客人提供一套简单的生活用具,如有需要添置或更新的,一般由藏商客人自己解决;而旅店则为所有住店的客人提供比较完整的食宿服务,不需要客人自己准备生活用具。

另外,从获利的方式上来看,锅庄不直接从客人处收取食宿费用,而是从客商贸易的价款当中提取4%的佣金作为报酬;旅店则直接从客人处获得利润。因此,如果将康定锅庄直接理解为旅店,也不是很准确。

2.4 康定锅庄似商场却非商场

康定锅庄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也就是商场。可是如果将其当作正常意义上的商场来看待,却又有明显的不妥。商场是消费者和商家以货币为流通手段进行交易的场所;锅庄中仅限于藏商和汉商之间的交换行为,而且双方的交易大多是以货易货、物物交换。从经营的模式来看,一般商场都是消费者直接面对商家,中间不存在中介环节;康定锅庄的交易却是买卖的双方并不相见,从联系买卖家到价格的确定,一切交易由锅庄的庄主来决定。

2.5 康定锅庄似中介却非中介

康定锅庄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来往于汉藏两地的商人提供一定的中介服务,这也是锅庄收入的直接来源。如果单凭这点来说,将锅庄看成是一种中介也是可以的。但康定锅庄却和现代的中介机构存在很明显的区别。最大的一点区别就是康定锅庄的庄主除了向买卖的双方提供贸易中介人,还要为当事人提供一定的信誉担保;充当翻译;且双方的贸易价格可由锅庄主直接决定。另外,锅庄提供贸易中介所获得的利润通常都由汉商来承担,而藏商不管是买方或者卖方,均不承担。

3.康定锅庄的功能

3.1 康定锅庄的社会经济功能

康定锅庄从产生至演变,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功能。首先,其兴起和发展是茶马古道川藏线上民族贸易的需要。通常进行贸易都需要一个提供货物存储、商家食宿的交易地点。如有不同语言的商人,则可能需要提供翻译。康定锅庄为满足这些需要,集货栈、旅店、中介以及翻等诸多功能于一身。

其次,康定锅庄是藏汉双方进行生意来往的媒介。康定锅庄是茶马贸易的产物,同时也对茶马贸易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因此,客观上,康定锅庄的产生也刺激了茶马贸易的兴盛,推动了以汉藏为主的多民族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

3.2 康定锅庄的文化功能

历史上,康定是一个汉藏文化碰撞、交流之地。而作为康定地区的一种特殊的贸易行业---锅庄,为汉藏两地的文化交流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汉藏两地文化交流的产物。汉藏两种民族的文化在康定锅庄里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然后在这种长期的交往中,增加了对彼此间的文化了解以及对彼此不同文化的亲切感。

康定位于藏彝走廊中心的位置,而康定锅庄一开始只是明政土司治下的一个侍贡机构。随着康定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康定锅庄的功能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其政治功能也逐渐减弱,到后来,已逐渐衍生出许多的文化涵义,最终形成了一种康定独有的文化现象,人们将其称为锅庄文化。因而,锅庄文化的形成为藏彝走廊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成分。而康定锅庄本身,也逐渐演变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丛,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民族文化。甚至在康定锅庄以及整个的茶马古道范围之内,都逐渐形成了以汉藏两个民族为主体、多民族经济共同繁荣的重要局面,对汉藏两地文化交融具有重要意义。且大量的汉族居民开始沿着茶马古道进入藏区,给藏区带来了新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为促进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康定锅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业活动——“茶马互市”产生的独特形式,是茶马古道川藏线上民族贸易的代表符号。它属于康定这一特殊的文化地域所独有,也是世界独有的一种组织机构。探究康定锅庄的历史及其特征,为我们解读汉藏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大量史证,同时也为我们理解组织职能的演变提供了较为鲜活的案例。

[1]王一意.茶马古道上的康定锅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1):220.

[2]彭措卓玛.康定锅庄经济研究[J].中国少数民族经济,2010,15(9):125.

[3]穆静然.康定锅庄的历史变迁[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23(8):131.

猜你喜欢
汉藏锅庄康定
Three New Species of Diploderma Hallowell,1861 (Reptilia: Squamata:Agamidae) from the Shaluli Mountains in Western Sichuan,China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2014年四川康定MS6.3和MS5.8地震的应力触发研究
康定:作家们的原乡记忆和故乡神话——以“康定七箭”的乡土小说为例
藏族锅庄舞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步辇图》:初唐汉藏关系图录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
汉藏姐妹一家亲
走进康定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锅庄舞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