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垚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 10002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全面推进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笔者以开江县为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与思考,认为西部丘陵地区实施新农村建设取得成绩与存在不足并存,并可通过“五抓五推”策略进行改进。
针对西部丘陵地区普遍存在农业为主、产业薄弱、经济落后、财力匮乏这一现状,各级政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突破口,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政策,建立工作责任制,狠抓措施落实,积极支持和保障新农村建设。开江县还将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工程,以确保党的政策贯彻落实到位。西部丘陵地区的农民大都受两千多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及浓厚的封建意识影响,对新农村建设意识薄弱,这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一块“短板”。部分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面子工程,是在搞“花架子”,产生了麻木应对甚至不予理睬的思想。未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地方(特别是较为偏远的村社)的农民群众基本上不知道新农村建设、新村聚居点是怎么一回事。
在西部丘陵地区,县乡级党委政府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导新农村建设。他们统筹安排本级财政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比如说,支持产村相融产业基地(园区)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财产性资产纳入农业贷款担保范畴,有效破解农业融资瓶颈。当然,县域经济的单薄,可供财力的短缺,也使得此类地区的政府感到压力重重。然而,这一地区农民的主体性并不强,参与度不高。群众通常认为政府既然制定了方针就会主动把它做好,与老百姓关系不大。比如说,认为水渠的疏通、公路的修建、农田的整修都是政府的事,个人存在不愿让地、不愿筹资的想法;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拨付多少就建多少,普遍存在“看菜吃饭”思想。
西部丘陵地区以新农村建设过程为契机,紧抓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开江县在纵深推进阶段建设了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乡镇和产业村,支柱产业逐步增强。2012年农民纯收增长达到16%以上,首次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但丘陵地区的农业基本上是粗放生产,老年劳动力成为主流,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都处于低水平发展。增收致富路径狭窄,生产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下导致了“离农去农”现象严重。调查显示,与生产发展相关的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资金投入、农业科技投入是农民最急需的,他们渴望经济收入的提高,并认为当前新农村建设重点仅仅放在了村容整洁上。
西部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县乡与小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科学统筹资金,加快了农村道路、水电气、学校、医院、图书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开江县已有80%的新村(聚居点)开通了农村客运交通,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等实现应保尽保。新村聚居点(综合体)群众受年龄结构比例、文化结构以及传统农业生活生产习惯的影响,呈现的村民素质较为偏低。调查发现,垃圾不进池、农具乱摆放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村民看科普图书、参与健身活动的寥寥无几,邻里纠纷时常发生。不难看出,农民自身素质的不足和观念更改的滞后,放缓了乡风文明的进程。
西部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通用模式是办点示范,先易后难,最后攻坚,采取分步推进模式建设新农村。开江县已建成市县乡级示范村118个、新农村综合体2个,新村(聚居点)23个,45个新村聚居点(综合体)正在建设中。示范点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主要体现在加快了以油橄榄种植基地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并加快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丘陵地区的地域差距导致了新农村建设推进的不均衡,由于建设任务重,财政实力弱,政府高强度持续稳定增加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足也拉大了其间的差距。离城区近的综合体、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完善,经济产业发展迅速,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积极性很高,部分指数高于城镇居民。而离城区远的新村聚居点的村民考虑到生产生活、经济收入等因素而未入住,出现了“新村空”现象。
西部丘陵地区的党委政府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这第一要求和首要任务,着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确保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各级政府要认真领会、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建立规范有序的领导机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思想支撑。科学制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政策措施,构建新农村建设的制度支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发展资金应主要用于农村,抓好新农村建设的财力支撑。因地制宜地做好农业发展项目支撑,切实加大农业争资上项的力度,抓好社会资金的筹集。农业、畜牧等部门要积极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支撑,积极引导、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城镇工商业者、农村致富能手参与到技术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上来,壮大西部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力量。
韩国新村运动和我国华西村、竹山县罗家坡村等成功经验充分说明了广泛宣传发动,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的重要意义。各级部门要充分运用标语、宣传栏、文艺表演、印发资料、“三下乡”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让人人都明白“什么是建设新农村、为什么建设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特别是做好外出务工人员、老年群众的思想宣传工作。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实用技术培训,如失地农民培训、农村青年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让他们至少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从而培养一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为了提高农民的主体性意识,使其支持并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基层党组织更要保障农民依法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费孝通提出的农村发展模式认为,乡土社会有着自己的文化历史传统、特定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地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去探索适当的发展模式。西部丘陵地区地域复杂多样,经济参差不齐,科学统筹规划,推动群众满意工程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借鉴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科学性地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相应模式,丘陵地区人群分散,就不能照搬经济发达地区模式,应以利于生产发展、群众满意为标准规划新村区域。抓好聚居点建设整体规划,做到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并考虑到区域特色、风俗习惯、生态保护、生产现状等多方因素。广泛征求农民意见,进行科学论证,力争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的实施中来。力争盘活各项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严格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考虑生产半径及聚居地的辐射度,建立聚居点、综合体和中心村,做到相对集中,不搞一刀切,满足农民群众真实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产业结构应该是由产品—企业—产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经济底子薄的西部丘陵地区更需要有农产品加工为代表的支撑产业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民经济收入。为此,政府要通过调整实施“二十字方针”的投入比例,将其资金和资源转移到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来。积极推进种植、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让农民群众富起来。鼓励扶持农村种养、加工企业(大户),培植农业生产主体,树立科学种养致富的典型,而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代表。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地域特点蕴含着地域优势,富有特色的品牌农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都是很好地经济增长点,能助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西部丘陵地区各级政府要扎实有效地统筹社会各方力量,进一步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上加大投入,推动农民素质提升,形成生产发展的新推力。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农村民生工程建设,继续推广农村改厕、改水工作,继续抓好聚居点卫生室、文化站、敬老院等建设。建立健全以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让农民有病可医、有书可读,真正做到安居乐业。我们也要在公益事业建设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引导农民改变不良旧俗,树立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郁建兴.新农村建设[M].重庆出版社,2009,(09).
[2]郭红东,韩玲梅.中国新农村建设[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03).
[3]汤红兵.解读新农村建设——以监利县政为个案的研究[M].华中师大出版社,2007,(10).
[4]刘恕.我所了解的韩国新村运动[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0).
[5]人民出版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M].人民出版社,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