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之祥,王乃震,段长农,蔡 森,孟向东
(解放军第456医院感染控制科,济南 250031)
2006年,由济南军区派出了首批赴苏丹维和医疗队部署至苏丹南部瓦乌(WAU,现为南苏丹,下同),作为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行使职责。至2012年1月我第九批维和医疗队成为中国首批赴南苏丹维和医疗队仍部署在瓦乌市,但隶属关系已由联合国驻苏丹特派团(UNMIS,简称联苏团)转隶到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UNMISS,简称联南苏团),任务也由监督落实《全面和平协议》转变为协助为南苏丹政府提供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截止2013年底,为第十一批维和医疗队部署并执行任务。鉴于南苏丹维和特战环境,在7年多的维和任务区内,通过详尽的调查、了解、分析维和部队驻地特殊的工作及生活环境、生活用水保障态势等特点,就如何应对我部自身及任务区内其他各维和分队生活用水的卫生保障方式及管理策略,防范突发水质污染事件及其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等进行研究探讨,结果取得了维和期间维和部队官兵及其他所有相关人员生活用水安全,未发生水质污染事件及水媒性疾病发生的良好效果。
1.1 自然环境很恶劣 我维和部队驻地瓦乌,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9.2℃。每年只有两个季节:4—9月份为雨季,炎热潮湿,白天气温高达40℃ ~50℃,多暴雨,年降雨量800毫米,基本均集中在雨季;而10月—次年3月份为旱季,基本滴雨不下,当地水资源严重不足。
1.2 基础设施极落后 当地没有供电供水系统,所有生产、生活用水全靠雨水、河水和井水,没有排污系统,卫生设施落后,没有硬化道路,雨季泥泞不堪,车辆难行,蚊虫肆虐,传染病流行。
1.3 政治局势常动荡 2005年1月,苏丹政府和南部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在内罗毕签署《全面和平协议》,结束了长达21年的内战。虽然联合国驻苏丹维和行动在2005年时得到当时苏丹各方同意后开始部署,但随着局势的发展,尤其接近南部苏丹独立公投,双方摩擦不断,局部武装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并将矛头指向联苏团。就水源保障而言,2011年公投前夕,我任务区运输分队的运水车辆即遭当地民众拦阻和扣押,声称联合国截取占用当地水资源,影响当地生产生活秩序,要求联苏团停止从当地河流取水,后经多方协调方返还被扣押车辆,而联苏团也被迫改变取水路径。因此还不能除外部分当地民众做出如投毒等过激举动,导致水质污染的可能。特别是2013年底,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又发生新的武装冲突,并冲击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地造成三名印度维和士兵死亡,有全面暴发内战的危险,给维和行动特别是水源保障带来更大困难[1]。
1.4 保障成份太复杂 联苏团第Ⅱ战区的维和部队分别由亚洲、非洲中的五个国家组成,我二级医院还要保障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及其他组织机构人员的卫勤保障任务。这些人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种族肤色、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各有不同。
1.5 人多面广难指导 人员多、分布广、居住分散,是我维和部队二级医院在非洲各国执行任务的普遍特征。在我分队驻扎的战区,就有来自几十个国家的数千人,分散驻扎在将近18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数十个驻点。两个驻点之间有的往往相隔上百千米;道路年久失修,路况极差;加上各国维和部队所携通讯工具互不兼容,相互之间通信联络非常困难,在这种条件下,要想把每一个驻点的情况都指导到位有相当难度。
1.6 水质供应多环节 维和部队生活用水来源分为联合国供应和自我维持两部分[2]。联合国提供原水或初级净化水,分队还需将原水或初级净化水进一步消毒处理才能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自我维持部分是解决联合国供应不足部分,各维和分队自己去朱尔河取水,经运水车十余千米的运输到分队营区再进一步经净化处理、消毒后方可成为生活用水。上述两种生活用水供应方式均存在可能导致水质污染的诸多环节,如原水水质及其初级处理如沉淀等均在露天进行、水处理设施及水样检测能力受限、水罐清洁、输水管道污染等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水质污染。特别是对水处理及水样检测能力有限,存在有部分化学性污染物难以净化消除或被检出,造成不良后果的可能。地下水在维和任务区内采集相当困难。
1.7 水质污染事件的政治影响大 我赴苏丹维和任务区有多国人员驻扎,以联苏团为例,维和部队及警察派出国家就达60余个,而且一旦发生突发水质污染事件,需及时上报联苏团各部门,因此其影响是国际性的。尤其是出现人员伤亡时,联合国将派出人员对事件的处置流程、人员的救治情况等进行周密调查,明确各方面责任。所以无论是我维和部队自身,还是任务区内其他部队均需要切实保障生活用水的卫生、防范发生水质污染及其发生此类事件后的应急处置,对于我维和二级医院都是一个严峻考验,如果处置不当,对于我维和部队,乃至我军、我国都会造成极坏影响。
水是一切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物质,水在维和部队生活和维和行动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维和部队所处的生存环境比较特殊,饮水卫生直接关系到维和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
2.1 指导水源地科学选择 寻找安全的水源,即选择水质达标且水量充足的水源[3]是维和部队野外生存的第一大主要任务。由于驻瓦乌维和任务区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生活状态,我维和医疗队到达驻地后,首先要解决生活用水问题。
旱季时缺水,必须每天到朱尔河里取水。首先在河道上、中、下游各设置数个取水点并采集水样带回维和医疗队,进行水样安全检测,合格者作为取水口并定期检测。取回的河水再经过自带的水处理设备处理后作为平时的生活用水。由于旱季河流水位不断下降,取水越来越难,有时根本无法保证“充足供应”,给水保障困难,各维和分队必须节约用水,严格限制人均生活用水量。
进入雨季的首场大雨后,大量未经处理的地表水附带着污物、杂物等进入河流,对取水地水源是一种严重的污染。必须及时对水源地进行监测及检测,发现水源地污染时,要在沿河多处再寻找几处取水点,并经检测最终确认符合饮用水水源,才能做为新的水源地,并通告各维和分队,有效保证任务区各维和部队的生活用水需要。
此外,为保障我二级医院所有住院、门诊患者生活及诊疗(如口腔治疗用水)必需用水,我维和医疗队想办法在任务区驻地内自打一口深水井,取水后经严格检测并经消毒处理达标后用于生活用水保障补充,一定程度上缓解旱季生活用水严重不足的困难。
2.2 严格水运输环节管理 目前瓦乌市能给联合国维和部队提供生活用水的只有一个初级净化水水厂,各分队虽限量供应但也不能全部保障。基本上每天都是由队干部轮流带水车前往取水点取水,河水的水质有时实在太差,经过几次过滤也达不到饮用水的标准,仅能作为洗澡、洗衣服、冲厕所等生活用水的补充。
2.3 保障水处理设备运行 由于当地水源短缺,水质极差,必须经过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才能使用,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正常与否显得至关重要。我维和部队所用的是THUNIP-2.0TT型水处理设备,主要由杀菌消毒预处理系统、过滤及软化系统、微滤、紫外消毒器和反渗透子系统5部分组成,采用独特的多介质过滤法,臭氧-吸附-紫外协同快速杀菌活化水以及微滤、反渗透组合新技术,可以充分处理中度污染水作为合格饮用水[4]。特别是杀菌消毒预处理系统通过产生的臭氧在水中时刻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单原子氧,瞬时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细菌和微生物,对水中危害较大的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硫化氢等被臭氧氧化为无毒的N、N2、S等一些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无机物也能被氧化成简单的无毒物质从而降低BOD和COD,对改善水质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2.4 强化水检测监管力度 南 苏丹维和任务区内各维和分队的生产生活用水都是河水,必须经净化、过滤、消毒等处理后作为生活用水及饮用水,水质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官兵的身体健康。我医疗队不但要定期利用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的WEF91-2型检水检毒箱、水质细菌检验箱定期为各分队开展细菌学、生化、理化等20多项指标的水质检测服务,更要对朱尔河的10多处水源地进行定期监测[5],以保障生活用水的安全。
在饮用水的监测和水质把关上更加严格,选派专家经常深入各维和分队,指导选择水源,结合当地疫情指导其做好生活用水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并每月定期给各维和分队进行水样监测,保证饮用水质量。
2.5 加强水卫生管理措施 加 强水卫生管理教育、保护水源、珍惜用水是确保维和部队官兵身体健康、顺利完成维和使命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由传染病防治专家、防疫军医等定期不定期宣讲水源卫生常识,做好霍乱、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防护宣传教育,要让每名队员认识到在长期战乱之后的维和任务区内能获得安全存在是确保维和任务完成的重要前提。特别加强对炊管人员进行专题健康教育与卫生常识培训,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营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抓好各项卫生制度的落实。
其次是指导并做好各维和分队生活用水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做好水样监测,注重并加强水质的洁净处理和水处理设备运行管理,保证饮用水质量、储备。饮用水必须在事先严格检验的前提下,严格水质消毒剂量,保证24 h开水供应,规定所有维和部队官兵无论何时决不允许饮用生水,国内所带的瓶装水只能在应急时由队长统一调配使用,每个队员时刻都要准备好应急战备用水(放入携或运行包内)。杜绝水媒疾病的发生。
再次是设置专职的供水管理人员,特别强化重视对自备供水系统(自备井)、水质净化处理系统及生活饮用水的管理并制订了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涉水人员必须有健康证、消毒记录、水质监测记录、卫生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记录等,由队领导带领传染病及防疫专家定期不定期共同检查水卫生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并监测生活用水质量情况。
医疗队还制订节约用水规章制度、张贴标语及节约用水的流程:一盆水先洗衣服,再洗袜子,最后用来冲洗卫生间。加强储运水设备的监管,防止人为破坏:储运水车要停放在卫兵视线内,随时注意关好储运水车的门、窗和进出水口。把储水箱及净化处理系统作为警卫的重点目标,储水箱加好水后必须及时锁好水箱盖子。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定期对营区周围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整治,搞好爱国卫生运动。
2.6 完善突发水质污染事件的处置预案并定期演练
突发水质污染事件一旦发生,不仅政治影响面大,同时严重危害维和官兵的身心健康,因此首要的是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由于此类事件往往群体性发病,且患者病情变化迅速,保障消耗的药品、设备器材等种类多、数量大,因此医疗资源不足是处置的最大难点。
为防患于未然,针对上述突发水质污染事件环境特点及水质保障难点,我维和医疗队结合自身特点,在做好上述各项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又通过详细的调研、讨论,制订了适合当地维和任务条件下切实可行的《维和部队突发水质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每月定期组织演练并不断完善。该预案分为指导思想、组织指挥体系、应急响应、处置对策及相应保障5个部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人员救治放在首位。全队人员重新整合分为6个小组:指挥组负责预案制定、演练及与上级部门及各组的通联,并指挥组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处置1、2组分别负责对水质污染事件中毒人员进行分类、救治;保障1组负责提供所需的药品物资;保障2组负责污染源调查处理;保障3组负责新鲜食物、水等后勤供应。处置对策中以加强预防为前提、果断处置是要点、资源整合是关键、人员安全是目的、有效整改是重点。演练或事件结束后各组及时认真总结并上报指挥组,针对演练中发现存在的任何环节中的任何漏洞或隐患进行及时有效的整改,可能从源头上彻底杜绝水质污染事件的发生。
定期演练能使全员动员,时刻绷紧水卫生安全这根弦,组织者能熟悉程序流程、参与者能熟悉操作规程,并时刻检验预案的可行性。指挥组负责汇总并上报国内及任务区上级各部门,及时总结讲评及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本预案。
维和部队远离祖国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生存环境特殊,饮水卫生直接关系到维和官兵的身体健康。如何在南苏丹维和这一特战环境条件下防范突发水质污染及水源性传染病等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显得尤为重要。
3.1 领导重视 准备充分是保障前提 各批次(特别是第一批)维和部队出发之前,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生活用水卫生保障管理及各种水媒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维和部队在国内组训期间,各级党委、维和管理部门均能多次通过联合国或与驻在国大使馆或与前方部队联系了解当地传染病疫情、生活用水保障供应、水源地分配、运水、储水、净化过滤装置、检验检测设备易损易耗零配件及各种试剂、消毒药品使用储备等情况。除出发前做好全体维和部队官兵的预防接种工作外,还认真做好上述运水、储水、净化过滤装置、检验检测设备(均有备份)及其易损易耗物品、零配件及各种试剂、消毒、防疫药品、器材的准备,并在出发前都经过了反复的使用和维护,达到“熟练操作、随时能用、确保万无一失”的要求。确保到达任务区后能立即投入使用。
到达任务区后立即由队领导挂帅,组成了有防疫军医、传染科医师、各分队医师等参加的生活用水保障及卫生防疫工作指导小组,制定了《赴苏丹维和部队生活用水管理暂行规定》、《赴苏丹维和部队规范化管理暂行规定》、《赴苏丹维和部队卫生防疫暂行规定》等多项规定和制度;定期不定期共同检查水卫生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监测生活用水质量情况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
3.2 源头摸排 掌握本底是重要基础 初期联合国仅负责提供水源地,后期也仅能提供部分初级净化水且供应量有限甚或断供,认真落实水源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水质检测,科学选择水源。从取水点做起,对水源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本底,并结合当地水源卫生情况和供需实际划定生活用水取水范围并定期检测,更需防止二次污染。
3.3 规定细化 制度落实是关键措施 除维和大队党委制订的详细、实用上述多项规定和制度,为做好水媒性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外,还定期不定期共同检查水卫生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并监测生活用水质量情况。并设立专职的供水、检测、消毒、监管人员等严密的组织体系、科学的分工负责,使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确保水卫生安全。
3.4 加强管理 重点监督是有力保障 我们制定的上述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是要在每个环节、由每个队员来落实和遵守的,除维和大队及各分队加强教育和强化管理外,还必须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到位,以增强全体官兵参与的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特别是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上要有专人监督和管理并做好记录备查,人人既是参与者,又是监督员。
3.5 应急处置 资源整合是有效应对 突发水质污染事件的发生影响因素多、涉及人员广、病情变化快,因此必须随时做好应急处置的准备。早期迅速果断处置可有效阻断事件发生过程,将范围缩至最小、损失减到最小,尤其可以为人员救治争取更多的时间。
我维和二级医院作为战区最高医疗机构,有权调配各一级医院的医疗资源,因此在突发水污染中毒事件时可针对群体性发病特点,及时向战区长官通报,重新整合、利用所有可能的资源,重点是其药品、人员和病房设施。对于病情较轻的伤病员可利用各一级医院的医疗设施及人员就近及时处理,必要时还可以利用部队宿舍作为临时病房进行救治。对于病情较重,超出救治范围或可能有生命危险的病员则应及时联系转诊。在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也可向联(南)苏团最高医务官申请药品耗材支援、向中国驻苏丹(现为南苏丹)大使馆及武官处申请药品耗材支援或向国内申请快寄并可启动远程会诊系统给以技术支持。
3.6 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是最终目标 军区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对维和部队的指示是首先保证安全,而其中人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一旦维和部队出现突发水质污染事件,应当将人员救治作为首要工作。队领导应及时掌握患病人员状况,指定有丰富经验的骨干力量负责救治工作,并与上级各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必要时可及时安排紧急后送或远程会诊系统由国内知名专家指导救治。
通过不同批次分别参加维和的经历及经验说明,我赴南苏丹瓦乌各批次维和部队都能认真贯彻落实总部、军区各级首长关于“确保安全”的指示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防范群体性疾病发生为重点,立足维和任务区远离祖国、卫勤保障条件有限等实际,依托任务区卫勤保障力量,积极采取上述多措并举的生活用水管理策略,就能够确保维和部队官兵及其他所有相关人员生活饮用水安全,防止发生水质污染事件及水源性传染病的发生,确保任务区官兵的身心健康,提高我维和部队战斗力。
[1] 梁之祥,孟向东,戚金荣.赴苏丹维和部队卫生防病方法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12):1160 -1163.
[2] 总后勤部卫生部(编译).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49-176.
[3] 谭红卫,杨延安,刘军君.某部驻训坑道期间饮水卫生保障对策探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5,23(6):446 -447.
[4] 范振山,许海莹.浅析如何搞好维和行动中水处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2):123 -124.
[5] 刘大星,刘 勇,唐功臣,等.驻济及周边部队2005—2009年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