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辉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7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结合实际坚持运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1]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对我国科技界寄予厚望。中国科学院要牢记责任,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习近平说,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国家繁荣富强。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使企业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生力军。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难于解决创新和创新主体的问题。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归属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不适于创新。新古典经济学是研究假设在技术、偏好、资源禀赋给定的条件下,理性经济人以最大化原则为目标对稀缺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为了表达新古典经济学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稳定性的信仰,论证一般均衡这个先在的理念,论证整个经济体系趋向静态均衡,在新古典行为模式中,经济行为本质上都是适应性的,是对给定数据的适应。在这种行为模式下,所有的“理性”行为者不能质疑和挑战假设的给定条件,无法发明新生产方法,新产品,新战略。熊彼特承认,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模型,无法在理论上解释创新行为以及由创新带来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动态现象。[2]372另外,新古典主义把资源的创造(即创新)与资源配置截然对立起来,并把资源创造从研究对象中排除出去。[2]21关于创新主体的问题,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企业的目标定义为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新古典模型设定企业面临着给定的并可以意识到的各种选择和约束。企业之间的竞争塑造了企业的定价和产量决策,在最大化行为的假设下,企业在给定的技术和各种约束下从一组可能的选择中挑选自己的生产方案,并毫无信息限制又无不确定性地选取能使其利润最大化的行动。给定的技术、成本结构和市场条件决定企业的活动边界和生产率,企业自身被彻底压制了。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中,企业的增长是给定产品产量的增加,企业的最优规模是其产品的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对企业规模的限制是对企业生产给定产品数量的限制问题,其结果由用来代表企业的产品成本和收益曲线的相互关系来决定,企业的增长和规模由产品需求和供给的市场均衡力量决定。从个人的理性选择出发并以市场均衡为归宿,新古典理论没有给企业的作用留下余地。[3]新古典经济视技术进步为外生变量,视企业为“黑箱”,也就难于对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研究。
关注创新与经济发展、创新主体问题,首要是弄清“创新”概念的起源、变迁和发展。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创新理论”,他的“创新”概念包含内容较为广泛。但五种“新组合”并不是各自独立,物理性聚合堆砌在一起。五种创新彼此相互关联,联系具有因果性,互动性,系统性。熊彼特在定义创新的五种新组合中没有做具体的说明,但他在自己的经济体系中研究企业家创新,创新集群,商业周期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没有明确表述,但已经综合说明了“新组合”的内在关系。创新概念、五种新组合内容丰富,含义广阔。一些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中虽没有明确的创新概念,但已经表达了某些内涵。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详述了劳动分工理论,劳动分工导致专业化,专业化导致操作的愈发熟练和简练。出于节约的原则,专业化工人寻求更加节省时间的操作方法,机器工具诞生了。机器提高了工人的单位产量,提高了生产率。这种机器的发明和生产应用就是创新,机器改变了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关系,改变了劳动方式。
西方在熊彼特之后,创新经济学的研究明显分野为两个枝蔓,一部分侧重于科技创新的研究,另一部分专注于制度和管理体制革新的研究。然而,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创新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动态互动成就了创新和经济发展。英国创新经济学学者克里斯托弗·弗里曼认识到,新熊彼特经济学家或演化经济学家共同拥有一个来自马克思和熊彼特的基本假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首要特征在于,它是一个与科技创新和组织创新联系在一起的,具有演化性质的搅动过程。西方该领域的综合研究前沿多纳入了演化经济学范畴,演化经济学是思潮,体系复杂,但都存有接纳新事象(Novelty Embracing)这一特征,带有动态特点,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系统性。但是,创新研究的一般逻辑原则和创新观点的主要渊源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对于创新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启示主要在以下三点:第一,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内生驱动作用;第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动态互动;第三,创新主体-企业的创新机制和创新驱动。
对于这一点,马克思多次提到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指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如果说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4]53-874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5]30这里不仅强调了科技的创新,也强调了以生产力进步为基础的制度革新。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迫切需要这种科技的不断创新。在马克思这里,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内生驱动力量。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关系都必须以一定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它既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规律,也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根本规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驱动力量。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强调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地位。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根本规律。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经济体制是指具体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整个体系。它包括: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组织管理形式;经济机制和经济手段的运用,特别是调节机制;各个经济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如计划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价格体制、工业体制、商业体制、外贸体制等,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6]这样从生产关系的变革中得到最基础的经济体制(包括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得到生产力进步最基本的科技创新,从而有科技创新和经济体制创新的辩证互动,其中,企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创新的主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企业和大工业的生产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细微的研究),企业创新,在科技创新和经济体制创新矛盾运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主体作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系统的、历史的过程。这样,马克思主义就为创新经济提供了逻辑原则和整体的理论框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动态的、历史的、以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为基础的经济分析方法,它重视创新,是在熊彼特之前系统阐释创新思想的一个最主要渊源,它重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创新主体-企业进行创新的最基本动力是什么?这个动力也是创新驱动力,是创新系统成为机制的原因。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创新是由企业家来实现的,但企业家进行创新的动力又是什么?熊彼特将其部分归结为企业家的道德精神,这里熊彼特受到了马克斯·韦伯等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的影响,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实现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本质因素,把创新动力归结为精神不符合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技创新和制度革新的互动发展是贯穿企业发展的规律。“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存。但是为了生存,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7]79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与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因而,要生存就要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这里可以满足企业“生存”目的的经济理论都可以应用,这些理论也就同样可以解释创新驱动因素。“追求利润最大化”,“竞争压力”,“需求拉动”,“技术驱动”,伊迪·彭罗斯的“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包括“企业家精神”等理论都可以适用和应用,也有必要考虑到。马克思主义原理在这里解决了创新驱动的问题,解决了创新主体-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矛盾运动的“基本的基本”,企业的创新系统也得以成为一个动态机制。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是创新经济学理论观点的重要渊源之一,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驱动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及自己的整个经济学体系中强调了创新主体-企业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将创新过程的整体辩证发展地结合在一起,融合了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动态互动,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地结合实际,指导着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长期战略中,马克思主义将继续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经济的继续持续稳定发展。
[1]习近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EB/OL].http://www.gov.cn/ldhd/2013 -07/17/content_2449985.htm.
[2]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路风.动态企业理论的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2000,(9).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陈伯庚.经济体制改革与生产关系的层次性[J].学术月刊,1989,(1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