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颖,孙薇薇,洪金中,刘尔丹,徐德平
(1.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2.佳木斯林业卫校,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通识教育开展至今已经近20年,是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已经受到高校、教师和社会的一致认可。“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宽专交”和“精深通”并行,所有高校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探索创新,但至今通识教育依然没有一套完整成熟的模式,依然存在许多困难。本文尝试将通识教育思想融入理科教育教学过程,通过各专业各学科间的融合渗透,让通识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更能体现通识教育思想的内涵,促进通识教育的发展。
通识教育是欧美高等教育非常具有活力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理论已经发展几百年,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这并是因为它不重要或者不容易解释,而是通识教育本身要求通识教育理论发展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变迁需要我们对通识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了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二者如此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的全面发展。由于通识教育在培养人才、塑造个性、丰富人性方面的巨大作用,各国仍然不停地探索和改革通识教育途径,发展通识教育理论,丰富通识教育内涵。通识教育的内涵可以分为广义内涵和狭义内涵。广义内涵从教育本身的实质入手,强调人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通识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狭义内涵仅强调学校的通识教育,在高校阶段侧重研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并把通识教育与样样都精的“全才教育”区别开。
美国的通识教育发展较早,发展水平较高。在通识教育改革过程中经历了五次比较大的变革,在教育教学方式上起了很大的变化,无论从课程设置、教学制度、教学理念方面都有了重大革新。每一次变革都是为了回应时代的挑战,教育改革紧跟时代的步伐,可以称作与时俱进。这样的革新经历,使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不断丰富,课程体系与结构也越来越完善,从而赢得了世人的首肯,其中最为出色的是哈佛大学。近30年,哈佛大学制定了新的通识教育计划,它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科技意识、反思与批判精神,追求知识的整体性,注重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等理念。
我国现阶段正在试图摆脱专才教育,但是高考仍然是走进大学的必要途径,因此无论学生和教师重专业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这已经不能适合社会的发展需要。近几十年通识教育引起了无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热议,我国也在大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能够与现有教育体制接轨的通识教育方式,许多通识教育思想、教育手段也应运而生。如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将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为此教育部专门把修通识课学分作为学生的毕业条件。许多大学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武汉大学的跨学科学分、南京大学通识教学模式的研究等。
目前从全局看,通识教育存在许多困难,有些高校的通识教育甚至陷入两难的境界。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需要开设的通识课太多,学校所开设的学科有限,无法找到专业的教师,只好请教师“跨专业”教学,比如一个学校根本没有与影视有关的专业,却开出了影视鉴赏这样的通识课,很难想象这样通识课的质量,而这种现象是非常常见的。从学生角度来说,选修通识课是学校的强制制度,必须修,还要达到一定的学分,而且通识课常在周末或晚上开课,平时的时间都被大量的公共课和专业课占据,学生对这种额外的“负担”非常反感,常常不考虑什么课,更谈不上喜欢不喜欢,“混够”学分就好,根本达不到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目的。最无奈的是在学生和老师的思想里通识课是可有可无的课,只是教学的附加品,无需认真对待。如此重要的通识教育,陷入了形式主义,不注重实质,通识教育就这样被置于极其尴尬的地位。
通识教育产生困境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大学阶段通识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不清晰,教师和学生并不认为通识教育是必须的教育,甚至有些专业课教师抵制通识教育思想,反对通识教育课的开展。二是通识教育没有提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合理的规划,使通识教育思想无法与现有专业教育教学相融合,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导致通识教育变成了突兀孤立的“附属物”。三是通识教育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一套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此外,通识教育缺乏一线专业教师的支持和参与。通识教育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育,它的实施离不开一线专业课教师的支持和参与,仅仅依靠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并不能使通识教育得到全面的落实。而高校花大力气进行的通识教育改革仅流于形式,因此应该鼓励更多一线专业教师投入到通识教育改革中来,使通识教育实实在在地发展下去。
通识教育强调人的个性化发展,我国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教育像一个制作统一人才模型的机器,所有培养出来的人都是一个样子。相同专业的人上的是相同的课,只有专业教育,没有接触到其它方面的知识,这导致培养出的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其它的什么都不懂。尤其是理科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经导致了许多学生不适应社会,缺乏沟通能力和生存能力。通识教育思想在理科教育教学过程的融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通过学科间的融合渗透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其它学科,对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
与此同时,通识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性,要求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认知能力,这需要广阔的视野、健全的人格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也就需要学生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对各种知识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识教育思想融入理科教育教学过程使学科变得更丰富,学生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这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前提,而人生观、世界观决定了面对社会的态度,也决定了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
就现代社会来说,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高校教育还不改革,通识教育还不被重视,高校人才培养真的要与社会脱轨了。众所周知,通识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局限于具体的某个知识或某一门课,而通识课常常流于形式,很难起到逆转人才培养作用,这就很难达到与社会接轨目的,因此,在通识教育过程中把握其思想实质最为重要。通识教育不能摒弃专业教育,现在我们更应强调博学与精专的统一,所以通识教育思想融入专业的教育有更广泛的意义,因为社会需要专业素质高且博学多才的人。
素质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专业的培养和全方位的熏陶,因此通识教育思想必须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育教学理念上去了,教育才能跟上去,这是实现教育实质最有效的方式,也是通识教育长期发展的前提。因此,通识教育思想要融入更深的组织形式,这样才能促进通识教育在高校真正落地生根。
要在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首先要让通识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它成为“大学精神”,无处不在。因此通识教育理念应该贯穿所有的教育教学过程,融入课程教育、实践教育等这些重要的教育教学环节,同时营造“人文主义环境”,促进文理交融的发展。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单纯的几堂通识课是无法达到通识教育目的的。如果不改变教师和学生观念,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重专业的现实,通识教育的一切改革都变成了形式主义。只有彻底进行观念的革新,才可能更注重通识教育的实质,让通识教育能落在实处,发挥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受到专才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各专业之间分科细化,许多知识被人为地分割开来。比如物理专业的热力学、量子力学与化学专业的物理化学、量子化学,有许多知识都是完整整体,仅仅是对专业的要求不同而被分开,物理专业不开化学专业的课,而化学专业也不开物理专业的课,其实早有“数理化不分家”的说法,它们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是专业设置的原因使它们看起来非常遥远。再如哲学与物理学是同根同源的,早期的物理学与哲学是同一学科,后来逐渐分化出来,成为两门独立的学科,物理学中很多思想源于哲学,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想真正打破这些人为界限,我们可以尝试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整合,调整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让通识教育的思想完全融入专业教学,通过课程之间的融合渗透,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教学体系,这将为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找到合适的位置。现在提倡的大类招生目的就是宽基础、淡化专业,但通常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才能大类招生,理科的大类招生与人文科学没有关系,因此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统一的教学体系是对此项缺陷的有益补充。
由于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在我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重理轻文”的思想,学习自然科学的人往往不愿意或不屑接触人文科学。如何能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找到切入点,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融合、做到文理统一,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只有了解了这个问题,才能使学理工科的人有兴趣、有机会接触人文科学,了解人文学科,喜爱人文学科。当然这里指的人文学科包括了哲学、文学、艺术等。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各个学科直接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是有益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找切入点,使教学外延变得更加丰富。当然不同学科的切入点总是不同的,这些切入点可以是知识点,也可以是指导思想或者相近的理念。这些切入点的寻找和学科的融合需要所有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
以物理学中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为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是理论物理的一门专业课,在我国它作为一门在大学里独立开设的课程至今已经近50年。这门学科在国内外有了很大发展,现在所有国内高校的物理学专业都要开这门课,大学物理也涉及部分内容,几乎所有与化学和材料学相关的专业也都把该门课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作为必修或选修的专业课。由于该门课的广泛应用,派生出许多分支学科,如化学热力学、工程热力学以及化工热力学、材料热力学等。如果能够在这样一门应用广泛的课程中找到切入点进行融和将有利于促进通识教育的发展。“熵”就是该门课与人文科学的一个完美的切入点,“熵”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热力学,但是由于它对系统有序程度的描述,使其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延伸到经济学,把经济与物理联系起来,引入经济熵。社会经济运行与热运动看似存在明显差异,但仔细考察可以发现他们之间存在如汤川秀树所讲的“相似性”,存在产生熵的相似条件,因此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分析。汤川秀树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也是哲学博士,哲学思想为他创造了许多灵感。在中国很难找到文理兼修的学者,这与中国的教育体制有直接的关系。此外“熵”还延伸到了生物学(生命熵)、社会学(社会熵)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本就是同根同源,人们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将知识人为地划分成若干学科,没有一个自然科学不蕴含哲学思想与人文科学相通。因此只要向这方面努力,总能找到许多的切入点。寻找切入点困难比较大,我们的教师本身就是专才教育的产物,本身的知识面和理念受专业的限制,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事,这是可以理解的。理念指导行为,只有教学理念更新了,才有可能转变成行为。因此,教师本身的观念需要更新,教师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接受培训,使自己变得相对的“通才”,更好地为通识教育贡献力量。
如果希望通识教育能够长期开展,而不是昙花一现,可以尝试在理科学院构建人文环境,这样能使通识教育思想自觉深入人心。可以以多种形式构建人文环境,比如利用开放式的实验室,吸纳了更多的文科学生,文理科学生的共同学习使他们相互影响,思想上有了更多的交流和碰撞。也可尝试开展了更多非常有趣的、文理交融的讲座,这样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最终目的就是要更有效地构建人文环境,争取做到从思想层面使学生产生对人文科学的需要。
对通识教育的成果要有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它是评价高校通识教育行为和成效的一组指标,这组指标的选取是根据高校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理解。他应该包含以下因素,教师因素、课程因素、专业设置因素、学生因素、环境因素、辅导队伍因素、管理因素、监督体制因素,制度因素等诸多因素,这些是制约通识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通识教育成果的重要因子。规范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通识教育的良性发展,促进大学通识教育能力的提升,为通识教育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1]
现有教育制度在短时间内是不能改变的,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必然越来越重,它日益受到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通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既然势在必行不如早行。将通识教育思想逐步向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使文理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打破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的瓶颈,做到相辅相成,文理相融。事实上一旦通识教育真的被提到“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上来,通识教育思想融入专业教育是必然的,因此从应用方面来看,应该有广阔的前景。
全面的通识教育改革撼动的是应试教育,它不仅带来教学理念的重大变革,也必然导致教学形式的重大变革,因此通识教育改革的实施势必带来大规模的变动,尤其是体制的变动。要消化通识教育带来的变革,日本用了20年。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不得不使我们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漫长的时间。如果可能,我们更愿意寻找一条代价比较小、投入比较小的渐进改革道路。通识教育思想融入专业教育这就是一个渐进的变革过程,它不需要体制上大规模的变动,这是更多高校更愿意接受的方式。
通识教育思想渗透式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以构建人文主义环境为基础,创造文理相融的教育教学平台。这种模式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不需要大的制度改革,可以以一个专业、一个系部、一个学院为基本单位,尤其在教育资金缺乏的今天,因此这种改革更容易被高校接受,便于推广。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通识教育思想逐步被教育工作者理解、重视和应用,这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通识教育不应该只做表面工程,而不重视实质,其开展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对于理科这一大学科门类来说,开展通识教育,尤其是与人文学科的融合是困难的,但我们必须知难而进,让教育回归本位,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
[1]付继林,赵晓冬,刘鸿宇,王缘媛.大学通识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学研究,2010,(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