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要求的学位论文形式审查之探析

2014-09-01 06:36:08阿布力孜吾斯曼刘向晖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位形式论文

阿布力孜·吾斯曼,刘向晖

(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生处,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形式审查是来自工商管理界的一个概念,是指商标注册主管机关对申请商标注册的文件、手续是否合乎法律规定进行审查,通过形式审查的商标申请,审查机构编定申请号,确定申请日,发放《注册受理通知书》,申请人即可在商标上标注TM[1]。

目前,在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科技奖励报奖等工作环节当中,已经普遍实行了对申报书或推荐材料的形式审查。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对相应材料的格式标准、基本规范及完整性进行形式上的审查,不对其实质内容进行审查,即不对项目申报内容的好坏进行判定[2]。

学位论文的形式审查,指的就是对学位论文的格式标准、基本规范、完整性等进行形式上的审查。这种审查有些类似杂志编辑们的工作性质,但更主要的是在审查过程中,发现论文中可能存在的不合规范之处或低级错误。

一、形式审查的必要性

学位论文整体质量的要求:学位论文不仅有内容上的要求,更有形式上的要求,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其中的规矩与方圆正好像学位论文的形式规范与其学术价值之间的制衡关系——离开标准严谨的形式规范来谈其学术价值,正如徒手造方圆,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终究难以精细[4]。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形式方面的规范是首当其冲的外在表现,其“晕轮效应”(指印象概推)明显——形式规范严谨的学位论文更容易得到好的评价,我们很难想象一篇形式都不规范的论文能够进入优质论文的行列。

学位论文公共传播的要求: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科研活动的集中成果,其价值的体现也表现为公共传播,例如交至图书馆供他人借阅、上传到互联网供其他研究人员参阅或下载引用、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在学术会议上交流等,“他引率”高的论文说明它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价值和贡献率相应地会得到提升。符合形式规范的论文显然更容易接受大众的肯定,其写作模式也更易成为他人的参照。倘若一篇不规范、有失误的论文被他人不加区分地借鉴,就会以讹传讹、错上加错,无益于我们净化学术环境的努力。

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的要求:规范地写作是研究生科研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通过对学位论文的形式审查,可以帮助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找出解决的路径,纠正其易发生错误的方面。对学位论文形式方面的严格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

二、形式审查的分类

1.按执行主体划分:自我审查、导师审查、学校审查

自我审查:学位论文作者对照形式审查的要点或指标,对自己的学位论文进行的审查。这种审查由学生自己进行,有助于减少错误量,减轻后期工作负担。其缺点是容易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情况,人们对自己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认识。自我进行的形式审查,往往不容易找到更多存在的问题。

导师审查:导师对自己所带的学生的学位论文对照形式审查要点或指标进行的形式审查。这是导师责任内应该完成的工作之一。这种审查的缺点是容易受导师个人的时间、素质、认识、观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学校审查:由学校学位论文相关事务管理部门组织专家统一进行的形式审查。这种审查制度偏向于一种非完全意义(因为专家基本是校内的)的“第三方评价”审查的方式,其优点在于学生和导师本人不知道是谁审查,审查者在知晓这一情况前提下,更容易公正、全面地行使审查权力。其操作难点是由于专家把握尺度不一、仔细程度不一等因素,造成标准往往难以真正达到一条线上。

2.按审查内容划分:格式审查、结构审查、错误审查、内容审查

格式审查: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排版印刷标准等。各学校对论文的格式均会做出要求,最后成形的学位论文是否达到这一要求,应是学位论文质量最表征和最基本的条件。

结构审查:学位论文作为学术论文的一种,在行文和结构安排上有着相对固定的形式要求。

错误审查:错误率是衡量学位论文质量的指标之一,其审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错别字,二是病句。

内容审查:主要是针对内容上是否存在缺陷的审查。

3.按学位论文类别划分:博士学位论文审查、硕士学位论文审查、学士学位论文审查

博士学位论文审查:作为最高层次学位类别的博士学位论文,其示范价值明显,因此对它的形式审查应当是最严格的,最后定稿的博士学位论文在形式上应当具有较严谨的“模板”特征——可以成为他人效仿和学习的样例。

硕士学位论文审查: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与撰写作为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的重要阶段,对其形式上的要求应是严格的,定稿的硕士学位论文应当没有明显的形式错误或问题。

学士学位论文审查:学士学位论文一般地可分为论文和设计(含设计说明)二种类型,但无论哪种类型,作为学生科研素养培育阶段的论文,在形式上不应出现大的失误。

三、形式审查的形式

形式审查的形式包括对它的组织、审查要点、处理办法等。

1.形式审查的组织

形式审查的最佳组织方案是自我审查、导师审查和学校审查相结合:首先由作者本人对学位论文进行全面的自查,结果应当是将格式、错误率方面存在的问题降到标准线以下;在此基础上,导师要负起全面审查的职责,尤其是对学位论文的结构和内容缺陷方面进行重点审查并指导进行修改;最后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统一的形式审查,目的是从全局的角度把握学位论文在形式方面的整体情况,按统一的要求对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审核,责令限期修改,并进行复核,直至达到规定的要求。其基本的组织形式见图1。

图1 学位论文形式审查的组织形式

2.形式审查的要点

(1)格式

格式要求正确规范,符合科技论文的一般要求及本专业内的某些特殊要求。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开本为A4纸张大小,无排版错误,无污染、乱痕,非签字处无手写,版芯边距符合要求。

封面。所有必填的信息项目填写正确与否;标题的中文及英文字数、格式应符合规范。保密论文应当办理有关的手续,经确认后按保密论文的相关程序处理,并在封面的指定位置标注密级。

声明页。包括独创性声明、版权使用声明等,一般此项需签字认可。

摘要。格式上一般要求置于目录之前,字数、字号、字体、排版等须规范。摘要页上是否应加论文的题目按学校要求,一般加上题目会比较正式。现行学位论文的摘要出于知识传播的角度,往往要求除中文摘要外,还需同时列上英文摘要。

关键词。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下方。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其作用是便于信息系统汇集,方便读者检索。关键词的选取应为《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的规范词,还可选取反映论文核心内容的专业名词。

目录。章节序号及页码标注正确。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一般列至二级标题,最多列至三级标题。目录页不宜过多。

图表目录。若论文中的图和表比较多,为方便读者查寻,可在目录后另列出图表目录,格式可参照目录的要求,图序图名、表序表名与页码应标注正确。

论文正文。各级标题的序号、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等符合要求,其中标题的序号往往是硬性指标,要求系统一致、编号连续、符合规范,如章号-节号系统、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层次序号系统等,这二种系统要求不一,不应混用。页眉页脚标注正确:页眉通常分奇偶页内容有所不同——奇数页列出单位名称和学位级别,如“新疆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偶数页列出论文的题目,页眉下须有横线;页脚通常为注释,包括二类,即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列表的引文),以数字加圆圈标注,以区分于参考文献的标注,即①、②、③……,编号可全文统一按顺序编号亦可当页编号,页脚与正文之间通常也有横线隔开。页眉页脚的字号通常比正文小一至两号。

图表。首先,所有图、表格式须一致,其次应满足页边距的要求,超页的图和表要做适当的处理方可列入文中。超大的图或表可以附件的方式列入。图序、表序标注正确,一般使用“章号-顺序号”的方式。学位论文的表按惯例须使用三线表,竖向排不下时可横向排列。图题置于图的下方,表题置于表的上方。图表中的字号通常比正文小一号。图表的其它格式也应符合要求。

符号、数字、标志、缩略词、计量单位、专有名词、术语等。其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字体字号符合正文的要求。

公式。应另起行空二个字符,按新段落处理,公式后须加右对齐的公式序号,其序号通常为小括号括起的章号加序号,如(4-2)或(公式4-2)。

列表置于全文之后,执行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参考文献应在正文引文处的适当位置以右上标的方式标注出来。不应有前后不一致或引用但不标注的情况出现。参考文献列表的字号通常可比正文小一至两号。

(2)结构

外部结构。是指从封面开始,到其后的每一部分——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课题支撑声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号表、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和作者简历等构成要素完整,并按前后顺序排列,每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而成一个整体。

内部结构。即指正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前言(或引言)、文献综述(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或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讨论或分析、总结或结论等。这是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关系其质量高低,因此结构的完整性就显得特别重要。当然现在随着专业学位的推广,专业学位论文因其具有应用型的特征,而在学位论文的结构方面有一些特殊要求,这些规范的要求各专业学位教指委正在陆续推出中,已经有正式公布的专业学位论文要求,应当遵照执行。

(3)错误率

无论是对错别字,还是对病句的审查,都需要有量化的结果。各学校可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量化要求。如果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1997年)的有关要求计算的话,一篇十万字的学位论文,错别字如果在10个以上的话,就算质量不合格了[5]。经查阅,国内有些学校比如中国石油大学对博士学位论文错误率的要求是不超过万分之三。新疆农业大学对学位论文错误率的要求是不论字数多少,不应超过10处。

(4)内容

不是对学位论文内容水平的审查,而是指对内容上是否存在缺陷的审查,主要是看论文中是否存在某些低级错误,比如题名是否准确表达、摘要是否完整、关键词标引是否合理、参考文献引用是否恰当、谋篇布局是否符合逻辑等。按理说,内容上的问题在论文评审、导师审阅、答辩等过程中,应该已经解决了,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中国特殊的“人情”现状,使得某些可以提出来的问题被轻描淡写了,某些可以纠正的错误被人为地放过了。

以上审查要点可制作成表格形式,方便审查专家按图索骥进行审查工作,也方便以后查阅。

3.处理办法

对学位论文的形式审查结果通常分为三种: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相应地其处理办法也有三种:“合格”的即可顺利获得学位;“基本合格”需按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改,并提交修改说明,经审核后可颁发学位论文;“不合格”的需进行整改,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对论文中存在的重大形式问题进行大幅度的修改,整改期满后,重新提交论文进行再次的形式审查,直至合格后方可颁发学位论文。作为一种惩戒手段,整改时限不宜过短。

四、小结

对学位论文进行形式审查的优点是通过组织的集中审查,在师生中加强了重视提高科研训练和科学素养、避免发生低级错误的观念。从新疆农业大学的实践来看,学校统一聘请专家进行的形式审查制度实施三年多以来,形式上的错误率明显减少,“不合格”数由前两年的5%下降到不足2%。相比起将此项工作完全交由导师完成来说,由学校统一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形式审查的方式,工作量尽管增加很多,但从管理的角度及实施的效果来看,仍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MBA智库百科-形式审查[EB/OL].[2012-03-13]http://wiki.mbalib.com/wiki/%E5%BD%A2%E5%BC%8F%E5%AE%A1%E6%9F%A5.

[2]范兴红,陈莉莉.形式审查的审查与把握[J].中国科技奖励,2009,(3).

[3]方坚.我国学位论文质量控制研究述评[J].现代情报,2008,(7).

[4]林静.在规矩与方圆之间——浅谈学术论文形式的规范化问题[J].云梦学刊,2011,(1).

[5]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28.

猜你喜欢
学位形式论文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15 11:52:20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幼儿100(2016年4期)2016-11-30 03:19:55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