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

2014-08-15 00:55李晓洪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作品纸质

李晓洪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随着网络的发展,由互联网衍生出的许多产品也逐渐走入了现代人们的生活当中,网络文学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种新的文学创作模式,从作品的产生、传播、反馈都与之前的纸质文学有着不同的审美性特征。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如何看待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审美特征上的异同,是需要关注并且要探讨的理论问题。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并能清楚地看清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动向。

一、审美特征的大众化

在网络文学产生之前,纸质文学一直在文学界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以印刷为传统纸质文学大多是精英文学,也就是说,传统文学的作家基本上都是名家,他们所崇尚的是高雅的审美情趣。因而其文学作品多数是与现实生活贴近。他们所承担的是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传统文学的审美特征是精英化。但网络文学却是以大众化为审美特征的新型文学。这首先体现在创作主体的大众化上。传统文学的作家们都是有着较高文学素养和文化知识的创作个体,而网络文学的写手们却不同,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都市白领,更有的是学生。借助于网络,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文学的作家,谁都可以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和个人经历。其次是写作视角的大众化,也即平民化。网络文学的作家们所描写的无非是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普通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琐事。这些作品不像传统文学那样追求的是高雅和优美的审美品格。他们放弃追求社会责任感,只是希望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网络文学从大多数平民的角度出发,其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以是网络生活为题材,主要描写平凡人与网络相关的恋情等以及网民自身的生活等等。这些作品并不像传统文学一样追求崇高及优美等的美学品格,其更不会体现出历史的厚度感和人生的沧桑感。从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基本上所有的网络作品都是一个模式在进行描述,主人公从网络相识、相知到网下见面的过程都基本相似。此外,很多小说都富有平民主义,例如网络获奖小说邢育森的 《活得像个人》、flyingmax的《灰锡时代》、Mikko的《别了,今天玩什么》和《大学往事》等等。网络文学的大众化审美特征改变了传统文学的审美立场,让文学重新回到了自由发展的时代,也让文学真正成为了全民的文学。“网络文学这种新型的文学方式不但摒弃了旧时代的文学等级制度,打破了作家的门槛,开创了信息时代的‘狂欢化文学’,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摆脱了精英霸权的贵族书写,让文学走到回归民间,书写表现平凡人的生活状态,解放文学,从而拓宽文学的发展空间,激发社会底层的文学活力”。[1]

二、审美特征的娱乐化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深度往往会削弱很多。中国古代有“文以载道”之说,可见从古代开始,传统文学的作用就是深入的剖析社会与人性的广度与深度,极度的轻视文学娱乐性方面的作用。而网络文学的宗旨却是以娱乐的态度给人们相对宽松和快乐的环境,让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之余,能摆脱烦恼,轻松自在的阅读文学作品。这首先体现在网络文学内容的娱乐性上。网络给人提供的就是平等、自由和开放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网络文学的写手们可以放开社会对他们的束缚,大胆的对生活进行描述,可以表扬生活中的美,可以抨击社会上的丑,更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写出对生活的感悟。由此,文章中的娱乐成分大大增多,如《聊天室泡妞不完全手册》这篇文章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告诉人们如何去交往女性。这种文章完全是娱乐性质的,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欢乐,而且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技巧。其次,娱乐性表现在网络语言上。如今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诸如“坑爹”、“一边玩去”、“羡慕妒忌恨”、“给力”等等。网络文学的语言常常体现出另类、调侃、诙谐的味道。而且网络文学语言也呈现出编造新的词语等特点。这些语言亲和大众,并很快被众多网民所接收,从而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渐的流行开来,这些语言无不体现着网络文学的娱乐性审美特征。网络文学自从进入文学舞台伊始,便体现着它娱乐性的特点,这也是与传统文学所不同的审美特征。如把《游击队之歌》改成“我们都是大美女,每一次点击消灭一颗痴心;我们都是狐狸精,哪管它网恋真不真……”这些都体现了网络文学娱乐性的审美特征。这种粗俗的文学样式即使少了文学应有的庄重、崇高,但它也是有着其自身价值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的娱乐性,网络文学主要是为了增加广大网民的生活乐趣,在繁忙的工作中体会到文学的美妙,所以网络文学没有深刻的道理,也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它不能体现出传统文学所追求的完美的艺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理工大风流往事》、《我看上那个坐怀不乱的女子》等等一直在网络较为流行的都是如此。

三、审美特征的互动化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其论文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判传统》中,提出文学活动是由作者、作品、读者、世界组成的。这四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体关系,每一个因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传统的纸质文学中,作家都会花费很长时间整理素材,体验生活并慢慢的写出文学作品,在这其间,他们很少会与读者进行交流,更别提能与读者进行思想互换。他们的文学作品是在出版之后,读者才有机会与作品中的人物或是读者进行交流。读者往往只能单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并不能够根据自身意愿改变作家的创作意图。与传统的纸质文学不同,网络文学又一审美特征便是它的互动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而网络文学在这样的平台上更加如鱼得水,作家和读者可以相互交流写作的经验以及技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去告诉网络文学的作者,文章应该在哪里添加东西,可以与作者进行直接的对话。如2000年6月,当当网上书店推出了中国第一部中文网络交互小说 《E情战事》的网络接龙小说的写作。读者可以与作者产生电脑上的沟通,通过电脑上的沟通产生心灵上的沟通。网络文学的作家也会倾听读者们的意见,并修改自己文学作品的不足。甚至有的作品中,作家和读者可以一起完成一部文学作品。这便是网络中流行的“合作小说”。如《风中玫瑰》的撰写就是读者与作者合作完成的典范。互动性是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之一,正如美国学者刘易斯·罗赛托所说 “互动性是网络文化发展的最大力量。互动性让人们对文学作品、主题、趋势等产生兴趣,同时让作品有生命,不断进化,维持使用者的参与程度。”[2]

四、审美特征的读屏化

传统纸质文学的阅读方式是读者通过购买图书来阅读作者的作品,这种方式的中介是纸质版的图书。在网络还没普及时,纸质版的图书成为了人们的精神食粮,许多人喜欢在茶余饭后用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知识能力。与传统的纸质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的读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是读纸质的书,而现在是在电脑上读屏,也就是对着电脑“读书”。如许多经典的传统文学名著,《飘》、《简爱》、《哈姆莱特》、《巴黎圣母院》都可以在电脑屏幕上观看,《诛仙》、《无限恐怖》、《恶魔狂想曲之明日骄阳》、《蜀山》等网络小说更是在电脑上观看的极品小说。由于网络作家的庞大基数,网络文学的数量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发生了井喷式的增长。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在网络上充斥着各大网站。无论你在何地,只要有一台电脑,便随时可以看文学作品。读者可以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和阅读自由,读到好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自己去慢慢的品味,更可以跟同好中人一同分享。“现今多媒体演示、短句陈示、网络语言等频出,网络文学已经随着阅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改变。过去纯粹的读书模式已经逐步完善为图文并茂、音画合一的快速浏览和信息扫描。”[3]这便是网络文学读屏化的审美特征。

结论

综上所述,与传统文学的悠久历史相比较,网络文学只是初登文学舞台的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逐渐发展壮大,且不会无故消失。网络文学不仅继承了传统文学的审美特征,还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虽然有的是不好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否认网络文学的价值。网络文学在审美特征上的大众化、娱乐化、互动化和读屏化,不仅仅体现了平民化的立场,而且具有超越文本的审美关系。这些新型的审美特征不仅体现了新的的美学意义,还创造了更高的美学价值。深究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应该从网络的立场去思考它,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检视网络文学的审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不断推动网络文学前进。在网络文学发展的初期,缺点是不可避免的,内容复杂、文体不够规范等问题屡见不鲜。但网络文学也是有着其特殊的审美价值,不能全部的否认它。对待网络文学,我们要宽容和教育并存,即对网络文学的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又要给它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推动网络文学的发展,才能够使网络文学为整个文学界发挥着它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

[1][美]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6.

[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审美导向的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5(1)

[3]成秀萍.《论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4]张俊卿.《试论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J],文史研究,2006(5)

[5]欧造杰.《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性》[J],新领导,2007(6)

[6]王哲平.涂苏琴.《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J],南昌大学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文学作品纸质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诞生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