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刚,周文翠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的主渠道、主课堂和主阵地,这一课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有效地抵制了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保障。这一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人们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反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哲学依据,也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具体方法论。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组成,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前人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它既批判了唯心主义错误的世界观,又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合理成分,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机械性和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坚持以辩证思想认识世界,科学地阐述了世界本源问题、科学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意识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原理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阐述了世界的物质性,认为“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1]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而物质世界又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是静与动、一维与多维的统一。同时,又指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认为世界是统一物质的,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都是物质的产物,世界的真正统一是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尤其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其他辩证法、认识论甚至历史唯物主义等原理都是建立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这一基础之上的;它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里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国家社会、高校、教师、学生的具体实际开展教学工作。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国家社会实际出发。高校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时,要把讲授的内容与国家社会的实际现状结合起来,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批判假、丑、恶,保证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贴近社会发展实际、接“地气”,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与高校具体实际相结合。我国有两千多所高校,都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都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任务。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原因,各高校的发展现状和具体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各高校所处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快慢不同、学生不同、软硬件不同、文化底蕴与历史不同。这些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从本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校具体环境、学生状况和教学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的教学,不能不顾学校的实际一味攀比,追求所谓的一流,以致失去特色。再次,要从教师自身实际出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使命。但是,不同教师存在着年龄、性别、性格、兴趣、能力和学识等方面的差别,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培育特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最后,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对的对象是纷繁复杂的,学生存在着民族、性别、性格、兴趣、专业等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业、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把社会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使思想政治理论真正入学生脑、入学生心,形成理论自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依赖于物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世界的主观印象。但是意识一经产生,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能动性,能够反作用于物质。“意识的能动性是相对于物质的决定性而言的,是指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的性质。”[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能够使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也能够调节人的生理机能。意识的能动性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直接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的成效大小,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组成。
意识能动性原理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能动性的发挥,将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展情况、教学效果,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判断,制约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树立现代化、国际化的教学理念。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解放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打破习惯势力、固有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和解决教学中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要敢于打破固有观念和思维定势,打破各种阻碍教学的条条框框,不断推陈出新,提出新思想和新模式。另一方面,要敢于与错误思想和主观偏见作斗争。针对“思想政治理论无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能论”等错误思想和偏见,要敢于针锋相对,坚决批判错误的思潮,自觉树立理论自信、课程自信和能力自信。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勇于改革,敢于创新。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勇于改革,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敢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现代化和国际化教学理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开放的、发展的、多样化的、创造性的现代化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积极运用网络、智能手机等现代媒介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同时,还要站在全球角度看问题,用国际眼光看待思想政治理论问题,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既吸收了其“合理成分”,又批判了其唯心主义体系,实现了辩证法的根本性转变,将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从而克服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不足。唯物辩证法是由基本规律和主要范畴构成的,它科学地阐述了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分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过程和状态、方向和道路以及具体范畴。唯物辩证法这些思想,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首要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事物内部、事物之间、整个世界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人们在分析事物时,要注意事物的联系,树立整体系统思维方法。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观点启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这里强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主要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衔接而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衔接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实现前后相继和优势互补,它既包括不同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衔接,也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间的教学衔接以及具体课程内部的教学衔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衔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必须树立教学衔接意识。充分意识到教学衔接的现实意义,充分意识到教学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中的作用。其次,要建立教学衔接机制。建立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定期研讨机制,搭建大学与高中教学衔接;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间集体备课机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间的教学衔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课程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部的教学衔接。再次、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统一规划教材编撰工作,加强教师教学衔接培训,实现大中小学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最后,广泛开展实践教学。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不断更新实践教学理念,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拓展实践教学渠道,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共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同时,矛盾又是特殊的,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不同方面又都有其特点,是个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问题的核心和本质,毛泽东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3]这一论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也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提供了根本方法。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方法论。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与其他教学活动有诸多的相同之处,都要遵循基本的教育方法、教学规律,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和不愤不启等。违背基本教育教学规律,不从共性出发,必然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误入歧途,失去方向。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体现个性特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教学活动既有共性,又有区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其他课程有巨大的区别,教学必须从个性出发,必须按照自己的课程情况、按照自己的特色,从实际出发进行课程教学。如果一味遵循共性,必然会导致教条主义,失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色,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法前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个性和共性的统一,用共性指导个性,用个性丰富共性,推动教学活动的又好又快发展。
度是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也就是事物的质所规定的量的活动范围”[2]。也就是在这个质的限度内,量变不会引起质变,事物能够保持自己的质。超过这个限量,度就会被突破,事物就会发生根本的质变。掌握度的原理对于科学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要求在具体工作中掌握“适度”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该遵循度原理,坚持适度原则。在教学用语方面,要坚持适度原则,坚持书面语和口语的统一,教学中过多运用书面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失去了生动性、灵活性;过多运用口语,思想政治理论理论课教学就失去了学术性。在教学内容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授内容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内容讲解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内容就会变成“天书”,学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讲解过浅,蜻蜓点水,学生就会产生饥饿感,教学内容必须坚持深入浅出,符合教学对象的承受能力。
教学案例运用方面,要坚持适度原则,教学案例运用过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过于理论化;案例运用过多,就会喧宾夺主,教学内容无法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划分要坚持适度原则,二者不可偏废,理论教学过多,教学就变成从理论到理论,变成空中楼阁;实践教学过多,就会主客倒置,违背了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课件设计方面,要将文字、图片和音频资料有机结合,文字过多,课件就变成了板书;图片和音频过多,课件就变成了图片展和影视欣赏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科学阐述了世界的本原及其发展规律,而且还将唯物辩证法思想贯彻到人的认识活动中,进一步研究了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阐明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并且与他们划清了界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认识理论、原则和方法,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指导思想。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只有借助于科学的实践观点,才能够真正理解认识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和规律等问题。毛泽东认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3]同时,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力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认识上的错误观点,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也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哲学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突出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衔接。首先,要科学规划实践教学,“对实践教学进行全面设计,完善实践制度,建立实践教学体系”[4],保证实践教学的有目的、有计划,达到应用的效果。其次,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倾听相关报告和讲座,实现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再次,建立校、政、企实践教学合作平台,鼓励相关政府和企业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大学、政府、企业三方优势,推动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自我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自我阅读经典原著、进行自我社会调查、开展自我教育三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列宁认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现实存在的辩证途径”。[5]即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既是认识运动的过程,也是认识的基本规律。认识过程及规律,为人正确认识自身、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维工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既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知识的接受、内化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基本过程和规律进行。首先,从感性认识出发,教师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讲解,使学生对相关思想政治理论建立感性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促使学生运用归纳思维方法,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建立对理论的初步认识。其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将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运用演绎思维方法,促进理论的内化,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最后,教师要反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不断纠正学生的认识偏差,推动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最终使学生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入脑入心,真正掌握思想政治理论。
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总是包含着对一定真理和价值的追求。认识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实践不断克服无知和谬误,发现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实现主体所求的价值。真理和价值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导向,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个基本尺度,是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二者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真理的发现能够带来巨大的价值,而价值的追求会推动真理的发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要坚持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真知”;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的真、善、美,批判假、丑、恶,使学生能够辨别是非,掌握做人做事的道理,掌握“真理”做“真人”。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要“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倾听学生的呼声,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思想的变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满足学生的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有力地批判了唯心史观,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科学阐述了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揭示了历史发展的秘密,使哲学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革命性的范式转变。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严整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既是人们认识历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哲学依据,更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阐明了人类社会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社会最终进入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原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将社会发展规律原理贯彻到具体教学活动中。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将社会发展规律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用社会发展规律原理分析中国历史的变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使学生自觉运用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分析社会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运用唯物史的观点,来分析社会的变迁,加深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认识,从而树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同时,运用唯物史观点分析社会种种现象及对学生的影响,分析学生思想变化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开教学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们在追逐和实现自我利益的过程中创造历史,推动历史的发展。在历史活动中的一切人中,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个人,而是人民群众,“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以人文本。首先,破除教师权威论,树立师生平等论。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存在着“不平等”现象,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其次,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改变教学活动长期存在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学现象,真正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最后,要正确处理“情”和“理”、教育与育人的关系。著名学者石云霞认为:“处理好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4]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能坚持以人文本的关键。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以科学理论感染学生,又要动之以情,用真情感动学生;既要传播知识,传播真理,修正谬误,又要传道、解惑、育人。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为人本。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也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哲学依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王锐生,薛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 毛泽东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石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60年回顾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09(19).
[5] 列宁全集第2 版(第5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