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丽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 201318)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感觉、思维和行动。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将对其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和学习成绩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笔者所在的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在日常从事学生管理和形势政策课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同学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自我认知不足,自我评价低,上课睡觉、玩手机现象比较严重,考试挂科的情况也不在少数。面对现状,学校都在寻求改革,改善课堂硬件设施,创新教师教学方式,然而不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方面入手,并不能彻底消除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入手才能治标又治本。
自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理论以来,国内外的学者纷纷把它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以自我效能和学习成绩以及工作业绩的关系的研究居多。已有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具体学科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及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方面。
以上这些研究的研究对象多为初高中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涉及高职院校大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研究较少。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本研究课题,从实证的角度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有利于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丰富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论研究,扩大自我效能感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的接受能力,学生为达到目标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与面对的困难,在教学中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并且有针对性地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机抽取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500名大学生,利用自编的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不同家庭来源和是否为学生干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别与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同年级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对学习目标、教师的授课方式、学习积极性的认知、及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力、自制力、学习经验的总结能力的认知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力、自制力、学习经验总结能力的认知逐渐增强。
来自城市、郊县和农村的大学生在对学习行为及能力的认知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数据,来自城市和郊县的学生的平均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同学。
是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和不是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在对学习控制能力认知、学习行为认知、学习内容认知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干部的平均分要高于非学生干部。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适应能力的高低和对学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方式是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1.学习能力的高低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学习能力是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在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能够理性地控制学习时间等方面。而调查数据显示,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没有足够地自信。调查发现,在学习的过程中,39.3%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不能够独立思考;40.2%的同学认为在老师没有要求的情况下,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63.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没有班上其他同学强。
其次,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不能够掌握课堂上课内容,独立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调查数据表明,34.3%的同学认为自己不能够在课堂上及时掌握老师所讲授的内容;42.7%的同学认为在思考问题时,不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58.5%的同学总是在书本或笔记本上划出重点部分以帮助学习。
再次,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不能够理性地控制学习时间,学习自控力不强。数据显示,55.2%认为自己不能合理地分配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41.3%的学生发现自己上课时总是开小差以致不能认真听讲;44.6%的学生不会安排时间,学习无急迫感。学习实践表明,有了坚定的学习行为控制力,学生才能抵制游戏、视频、聊天等娱乐项目的诱惑,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中。
2.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第一,学习兴趣的高低影响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调查表明,如果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成绩。问卷结果显示,42.9%的学生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影响;52.1%的学生所学专业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
第二,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影响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61.7%学生上课不认真、全面做笔记;25.6%的学生不在乎学习成绩;57%的学生能提前半个月复习考试内容。
3.学习适应能力的高低和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第一,学习适应能力的高低影响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数据显示,36.3%的学生不适应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27.6%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
第二,归因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数据表明,42.1%的学生认为家庭经济条件对学习有较大影响;31%的学生不能平静地分析自己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
综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状况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不同年级、不同家庭来源、是否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在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和年级、家庭环境、自我锻炼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适应性和学习归因等因素相关。研究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影响因素并探究教育对策,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发展,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之所在。
从理论构想和实证研究中都可以看出,对教师来说,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的指导,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自身来说,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正确归因,这些都是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
1.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合理、适当的学习目标
在日常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常常会设立恰当的学习目标,并能为自己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有实现目标的自信心。而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遇到困难就退缩、放弃设定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导他们树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易过高,学习计划应切实可行,这样学生才会坚定信念,增强学习自我效能感。
2.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
班杜拉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有更多的成功体验,而非失败的痛苦。因此在在教学中,教师应安排一些难易适中,学生经过一定努力可以完成的教学任务,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形成良好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3.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正确归因
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往往会把学习成绩的获得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会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而部分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把学习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运气、他人的帮助等外界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或不可控的外界因素,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显然会降低学习动机,从而降低学业成绩。学生应对自己有正确地认知,从心底认同自己,对成绩有正确的归因。
4.学校应为学生建立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实践证明,当学生心情处于过分紧张时,课堂的接受能力要比心情不紧张时差得多,学生上课时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于学习自我效能感不高的学生,教师不应采取指责、讽刺等态度,这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导致师生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这些都不利于他们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学校应倡导相互尊重、平等交往、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师生关系,在师生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协作关系,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我效能感。
当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光靠以上几点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家庭、社会及学习自身都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需要进一步探索。
[1][美]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缪小春,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边玉芳.学习的自我效能[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3]胡义秋,詹林.不同归因训练模式对高一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2
[4]王秀芳,厍玉霞.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J].科教纵横.2012,12
[5]耿艳,李梅.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
[6]黄兰.大学生高等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