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蓉
(淮阴工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0)
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教育并培养的人才对象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学识和才能,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岗位,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当前的大学生却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求职的困境,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残酷的求职竞争面前,很多大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寻求不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职业已经成为当下大学毕业生遇到的普遍问题,面临艰难的就业困境、复杂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怎样适当调整心态来适应形势变化,国家和社会又应该怎样伸出双手为大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等等,都是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究的话题。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学校、个人等方面原因,分析大学生就业困境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全面分析。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认知、心理素质、求职意向、求职态度、兴趣质量、能力水平等密不可分的。大学生从迈向大学校门那天起就树立了远大理想,为自己描绘了宏伟的未来,大学学习期间,一些学生能够主动走向社会,通过做兼职投身社会实践,意识到当前的求职形势与社会发展情况,在思想上对就业困难这一事实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然而,大部分学生却仍然陶醉在象牙塔般的大学校园生活中,依然在心中勾画理想的美好前程和未来,临到毕业面向求职,仍然在内心中按照起初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来求职、找工作,出现了求职目标与求职现实之间巨大的反差,在残酷的求职竞争面前,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又倍受打击,走向了就业困境。
高校是培养、塑造人才的摇篮,是人才培育的基地,每年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然而,目前,高校在人才教育方面却存在很多弊端和问题,很多高校将主要侧重点放在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学术研究方面,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教育,以及求职就业方面技能的指导,多数高校虽然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却未发挥真正的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职能,几年的大学校园生活,学生只是在毕业时刻才知道学校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很多大学生在校时成绩优秀、表现良好,走向求职市场时,却往往由于缺乏面试经验、缺少实践技能而无法适应,导致屡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同在校时的优秀相比,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情绪低落,导致陷入求职困境当中。
用人单位作为求职者就业岗位的提供方,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一定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客观形势、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在用人招聘方面往往缺乏豁达、开明的制度,一些国家级企业、事业单位采用严格的人才选拔制度,实行非重点院校不接、非高学历不收的招聘制度,提高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这样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就会无情地被拒之门外,再加上社会一些关系户凭借优越的家庭背景、得天独厚的社会关系等捷足先登某些岗位,使得更多无所依靠的大学生无容身之地,只能流向社会,涌入浩瀚的求职人群中。
还有一些社会上用人单位实行经验优先、学历其次的用人理念,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本身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更不会成为用人单位重点考虑的对象,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更加狭窄,陷入就业困境。
大学生作为一支刚刚涌入社会的新生力量,对于求职就业很难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多数听从家长、师者的意见,然而,一些学生家长却秉承传统的就业观念,并向学生灌输这些观念,固执地认为大学生最好的就业归宿无非就是寻找一个稳定、安逸、收入高、可靠的国家单位,寻找所谓的“铁饭碗”,无视一些社会性经济组织,例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企业的意义和价值,甚至将这些私企提供的就业职位称为“泥饭碗”,学生受到了这种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和熏染,心中便会产生一种求职偏见,产生非国营单位不去、非稳定工作不做的思想意识。然而,恰恰是这样的求职思想会导致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陷入求职困境,因为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都经历了改革、调整,国有企业也经历了改制、重组的过程,所能提供的岗位十分有限,而且这些有限的岗位多数面向那些学识高、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以及一些拥有社会关系的关系户,大学生抓着传统就业观念不放,一门心思挤向这些岗位,无疑会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危急就业形势,更多的学生陷入就业困境。
大学生作为求职就业的主体,要想从困难的就业形势中解脱出来,首先就要从自我做起,寻找自身原因,改变自己的求职理念、转变自己对就业的传统认知观念,要形成勇于吃苦、敢于拼搏的奋斗性理念,不受传统的稳定、安定、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打造出符合自身兴趣爱好、适应自身职业理想的求职规划,朝着自己规划的求职目标努力前进,学生自身的思想理念与求职观念发展了变化,就能够重新审视当前的就业形势,就能欣然面对眼下的就业压力,也就能够萌生艰苦奋斗的思想念头,在任何困境条件下,都能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小小坐标,放下身价、从小做起,逐渐成长。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成长的摇篮,必须承担起支持、引导大学生就业这一神圣职责和任务,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自身的教学体制与课程制度,将求职就业纳入课程体系,形成专业化的求职就业教育教学体制,对学生在求职就业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培养、教育与引导。
首先,塑造他们先进的就业理念、与时俱进的求职思想,改变传统的“铁饭碗”思想,放宽心胸、放长眼光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重新审视就业心态,树立全心的就业理念;其次,设置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逐步具备合格的职业素质,掌握基本的求职礼仪与应变技巧,为未来的求职就业做好准备;再次,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必须积极重视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以学生的所学专业为依据配置专门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做出适合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偏好、求职意向、未来的发展目标、就业计划等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对未来做到心中有数,朝着自己规划的方向努力,为未来的求职就业做好思想、计划、技能等多方面的准备。
用人单位作为求职岗位的直接提供者,应该意识到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事实,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平等、公平的就业机会,各个岗位都应该公开面向社会直接招聘,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广阔舞台,使他们能够凭借自身实力、自己能力获得认可,对此,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力量的支持,国家应该制定、出台一些法律法规,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制度,监督招聘行为,形成一种法律上的监督与约束,特别严格监督国家级企业、事业或行政单位,在用人招聘方面坚决杜绝走后门、拉关系的现象,而是要本着公开、透明、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集中甄选,为所有的大学生提供平等的求职就业机会,从整体上营造一种光明、和谐、公正的求职就业氛围,使大学生能够不再对社会、对现实充满抱怨,能够带着正常的心态走向属于自己的职业岗位,收获属于自己的财富。
师长在学生就业指导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家长必须转变传统的就业理念,更新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在就业求职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彻底革除传统的“铁饭碗”的求职思想,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水平,使学生们认识到,没有永远的岗位,只有永恒的能力,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功底,高强的能力水平才能适应充满变化的客观形势,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摒除非国家单位不进的思想,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使他们能够在这个舞台上自由发挥、自由展示自身才能,只有这样的思想教育,才能使学生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朝着自己喜欢的职业努力前进。
当前形势下,浩瀚的大学生在争夺有限的就业岗位,在这样危急的形势下,必然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陷入就业困境,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然而,岗位的创造不能单纯依靠社会的力量,而是要回归到大学生自身,国家应该制定先关政策法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他们提供一些创业基金,激发他们的创业动力,或者鼓励一些大学生支援落后偏远地区,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鼓励大学生逐渐涌向地级、县级城市,为地方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困扰整个社会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首先需要大学生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积极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同时,社会也应该尽量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将会得到完美解决。
[1]黄伟力.国内外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建设的启示 [J].高教探索,2011(4).
[2]郑本军.构建高校全程就业指导教育体系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3]席明.创新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一一变革中的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4).
[4]赵丹.走出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社会政策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1期,2011.
[5]范碧鸿、韦国善.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9):32 一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