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娟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道德相对主义思潮是国内外比较关注的思潮之一,它对当今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影响较大。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一些道德乱象,与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流行有着密切的关联。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其中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影响应受到高校重视。
道德相对主义是与道德绝对主义相对立的理论形态。在近现代,道德相对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成为西方伦理学的主流立场。它以相对主义哲学认识论、方法论和个性自由等作为思想理论基础,其基本主张是否认道德判断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道德行为的个别性、特殊性和偶然性,并以个人如何应付环境,如何“方便”“有用”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1]。道德相对主义思潮认为不存在客观的、普遍的、统一的价值准则,人们可以遵循不同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尽管道德相对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道德相对主义主要有三大特征:强调道德观的多样性、注重道德的情境性、坚持道德标准的相对性。
道德相对主义思潮本身所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引起不少伦理学家对其进行批判,它对人们的道德观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集中体现为两点:一是造成道德信仰缺失、道德权威沦丧。道德相对主义割裂了道德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消解了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例如,相当多的大学生对于校园里和身边发生的一些不道德现象越来越抱一种漠然的态度。苗天慧等人在一项大学生道德观调查中发现,关于“乱撕乱画图书的行为道德与否”,虽然认为不道德的达到89.1%,但也有9.6%和1.3%的同学分别选择了“看个人需要”和“别人可以我也可以”;在对待其他人不良生活方式的认识上,有81.2%的同学认为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问题上,31.8%的同学认为得看具体情况,有些可以接受,有些不行。这说明道德相对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二是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道德观的流行。这样的道德观引起人们对现代社会道德现状的反思。前不久,《人民日报》陆续刊发文章批评“四个主义”——“警惕‘精致的利己主义’,摈弃‘狭隘的极端主义’,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走出‘诡辩的相对主义’。”在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更应该学会理性思考和批判扬弃,遵守公共规则、捍卫底线伦理、尊重事实真相,避免道德失范和价值扭曲,从而凝聚更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来实现“中国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多元化并存带来了利益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道德也必然要被烙上多元化的印记。道德相对主义思潮在社会乃至高校的流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得利益关系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在价值观上也趋向多元化,而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正迎合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某些人的需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必然引发社会道德的深刻演变。市场带来的商品拜物教信奉金钱至上,人们不再信奉“道德至上”,不再以特定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而是凭借个人的主观意愿行事,道德标准也出现相对化、多元化。在大学校园中,道德相对主义思潮不同程度上诱发某些师生的功利思想、弄虚作假、抄袭舞弊、科研丑闻、非法同居等不良行为。道德相对主义思潮在高校蔓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文化冲突和文化纷争的存在。不同文化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道德现象,意识形态的差异和价值标准的多元势必导致个体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多样性。有些大学生经不起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文化的诱惑,道德认知发生扭曲,否定中国传统美德和当今主流道德价值,道德情感淡化,荣辱意识淡薄。同时,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应对多元文化的道德教育体系,也给道德相对主义以可乘之机。
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有客观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有主观因素。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人格、自觉的道德选择,离不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极不稳定性和很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若已有的道德认知无法解释道德事实,便会造成其道德认知的困惑和道德选择的两难;再加上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介入,势必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观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自觉自信需要道德主体在有效的道德教育下,通过自身努力和修养,对道德的优良传统、现实状况、未来趋势有“自知之明”,对自身道德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能坚持新环境、新时代道德选择的自主性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有能力并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道德责任和使命[3]。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普遍重智育轻德育,放松对自己的人格修炼和品德修养,从而使某些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偏离”。
表面上看似乎每个自由的个体都拥有不同的道德观,于是似乎越来越多人加入了道德相对主义的阵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道德相对主义混淆了许多看起来似是而非的概念,对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道德相对主义存在多个理论缺陷和混乱,这对大学生批判该思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其一把变化的行为状况与不变的道德责任混为一谈;其二混淆了绝对的道德原则和适用道德原则的现实情况;其三混淆了绝对的道德与绝对道德的具体应用;其四混淆了道德原则的绝对性和绝对道德在不同文化中体现的相对不同的方式;其五混淆了绝对价值和实现价值的手段。道德相对主义者混淆概念,以偏概全,夸大了文化与文化、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差异,忽视了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联合体”。人类如果失去了共同的道德基础,道德生活将变得不可能,发达的人类文明社会便无从谈起。
现代网络媒体对道德相对主义思潮有助推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伦理困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由于技术对形而上世界的否定,使得现代人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坚守道德的信念和意志,因而现代人有可能选择摒弃这些道德原则从而陷入道德相对主义[4]。现代网络技术是最有代表性的现代技术之一,在强大的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世界里,个人变得渺小,变得无能为力,为道德相对主义流行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另一方面,现代网络媒体导致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是道德相对主义生长繁衍的“机缘”。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加强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现代网络媒体的隐蔽性、开放性、不可控性,其网络道德也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上网者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造成网络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道德观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广大青年学生明辨道德是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道德观,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道德观,抵制道德相对主义错误思潮,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塑形和导向作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和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助推,当今大学校园不再是单一的一元文化,而是交织着许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掺杂着积极和消极的思潮。一些非主流、消极的文化思潮必定会干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以“百花齐放,开放包容”的精神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又要抓重点,注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设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尊重大学生的文化选择权,又要善于利用文化优势,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辨别和扬弃非主流文化,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自觉抵制道德相对主义思潮。校园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积淀,需要凝练,需要不断打造精品。校园文化要成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载体,需要创新各种艺术文化节、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文化月、文明修身工程、纪念活动以及各种报告讲座等活动吸引青年学生。通过一些创新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面对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创建一种新的应对价值多元化的有效模式。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之所以受到严厉的抨击,被认为是一种不合理的、有害的、错误的教育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它忽视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教育者习惯于“布道式”教学,使学生被动接受教育,极大地降低了道德教育的效果。首先,学校德育应强调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教师主导应从抽象的理论和说教中解放出来,更加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着力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判断力,而不是要求学生盲目接受和无条件服从。其次,学校德育应注重道德认知到道德实践的转化。不应单纯通过德育课来考核,培养出一些道德上“高分低行”的大学生,应重视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论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实现道德认知到道德实践的转化,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与行。最后,学校德育应注重道德教育生活化、情境化。随着大学生个体意识的觉醒,学校道德教育必须更关注学生个体的道德生活的复杂性,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理解疏导学生,将道德规范放在具体道德情境中,在问题的复杂情境下,培养大学生道德智慧和道德理性,最终实现回归道德性的道德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不但把道德的建设作为治国修身平天下的根本,而且非常注重统一的道德标准,提倡鲜明的荣辱观。传统美德内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资源。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性修养和道德养成的优良资源,探索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消解西方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影响,克服以自我为中心价值观所带来的诸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的价值观,重塑大学生道德自信。在挖掘传统美德教育的价值时,需要重新考量传统美德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一些高校仅仅把传统美德教育停留在口号上,或者刮起阶段性的经典诵读风,而没有形成长效性和常规化的教育机制。建议将传统美德教育以规范的课程纳入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用深厚的文化传统熏陶大学生,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得以真正的传承。
大学生对一些社会思潮产生了兴趣,出现情感倾向,但如果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得不到其认为满意的答案,就有可能对原先所接受的教育和思想产生怀疑,并对现行的制度与道路不满[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以发展的观点创造性地解决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道德问题;正确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普遍性和层次性,把握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使道德建设既能够解决理论问题,又能在实践中人人践行。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分析道德相对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其受欢迎的原因及在道德实践中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时回应学生的困惑。在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同时,还要发挥高校的宣传优势,通过广泛宣传各类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身边好人好事,把校园打造成积聚善的力量、传递道德正能量的道德高地。一些高校精心推出的“道德大讲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活动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模式,通过“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作一个承诺”“送一份吉祥”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有效推进了校园文明建设,提高了大学生道德素养。
[1]温克勤.略谈道德相对主义[J].道德与文明,2005(5).
[2]苗天慧,包惠珍,吕菊梅,等.西方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及防范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
[3]李丽娟.影响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因素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3(1).
[4]谢礼圣.现代技术的伦理困境与技术时代的道德相对主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6(9).
[5]江先锋.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原因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