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中记者提问方式刍议

2014-08-15 00:48单明非
关键词:被采访者对象交流

单明非

辽宁省广播电视学校,辽宁 沈阳 110015

一、采访提问要从人际交往开始

采访是一种人际间的互动,是被采访者和采访者之间面对面的一种思想和个性的交流。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蕴藏着许多人际交往技巧,诸如要注重容貌的修饰、服装的搭配、语言的组织、约见的地点、耐心地等待,还要研究受访对象,在谈话中要机警与敏捷,是作为一名称职记者必备之素质。新闻采访是一种人际间的交往,采访提问绝不是用一成不变的方式提出一系列准备好了的问题,而是设法同被采访者建立融洽关系,让他无拘无束地轻松愉快地谈话。记者要想采访成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采用心理策略来诱使对方畅谈。在《人际传播实用学》一书中,保罗·沃茨劳维克的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表明:第一,人不可能不进行交流,即使他的行为表现为非交流关系,他仍然在传达某种信息。例如,在飞机上如果你没有情绪交谈,你可以打开一本书来读,这一举动向邻座传达的信息是:“我现在没有情绪讲话。”第二,任一谈话无论多么简短,都包含两种信息,同时在较高一层次上对信息做出评价。例如,当老师宣布做一次测验时,许多可能的关系信息的传播以一种非语言形式进行,“我是这里的决策者”。第三,交流者回应的方式可能是对称式的,也可能是互补式的。

在采访中记者要尽力打破双方由于生疏带来的拘束,缩短心理上的距离,使双方交流具有“共振”的可能性。随着交流者透露信息的增多,他们的关系就会逐渐密切,交流就会具有某种感情色彩,信息量加大。意大利著名的女记者、作家奥莉娅娜·法拉奇(1929~2006)就成功地把采访作为一种探索真相的过程,对每个人、每次活动都进行研究,拿出不同的方案,她是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熟知人际交往规律,这让她在采访中能随时提出一个个切中要害的问题,使她的采访生动深刻。她对邓小平的采访十分客气;对基辛格的采访十分逼人;采访意大利领导人尼尔德·衣阿蒂时,与对方展开激烈论战。对话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对话环境可以提供给记者与采访对象一个好的沟通氛围。

二、新闻采访提问的主要方式

仅仅做好人际交往是不够的,提问功夫不强照样当不好记者。伏尔泰有一句话:“判断一个人,要根据他的问话,而不是他的回答。”这告知人们的是,与被动的、惰性地回答问题相比较,“提问”挑战着个人的生活空间、才气,是一种完全创造性的工作,因而更具有创造性。记者的提问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向对方显示着知识、灵性、反应速度,“限定”着被采访者的展开层面与空间,决定了采访的深度与影响,所以系统地研究提问方法十分必要。新闻采访提问的主要方式有:

第一,开门见山式提问。这是最为基本的提问方式,是记者在采访中进入话题快、采访效率高的一种提问技巧。这种提问简洁、通俗、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不含糊其词。这种提问方法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没有太多时间接受采访的企业家、政治人物;与记者熟悉、无需过多客套的采访对象;双方关系明朗的公开场合的采访;书面采访。

第二,旁敲侧击式提问。这是通过巧妙提问,曲折反射采访主题的提问方式。当采访题材不符合采访对象的利益和价值观时,记者就难以与采访对象进行流畅的沟通了。在冷淡、刁难、不合作等局面出现时,记者就需要旁敲侧击甚至利用采访对象谈话漏洞进行提问。旁敲侧击是一种启发和引导,一般先由记者摆出和新闻事实有关的材料,推进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进一步谈话。记得在凤凰卫视一期节目中,记者通过旁敲侧击的提问方式,将所谓的“爱心妈妈”贪污公款的事实摆在观众面前,使受众了解到了事实的真相。

第三,当采访对象有难言之隐时或由于谦虚或由于内向不知由何谈起时,记者不能产生急躁情绪,相反要耐心说服,边等待,边引导,以巧妙的引导来消除采访对象的思想顾虑。只有这样,采访对象才有可能将有关内容和盘托出。“一句话,百样说”,在这些多样的提问形式中,要进行灵活的选择,多多揣摩对方的思想、情绪、顾虑等。这样,可以促使采访对象进行积极的回忆,从而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新闻题材。

第四,虚心求教式提问。一种专门针对人类优越心理的提问方式,它通过压低自身地位抬高对方,让对方自觉说出记者需要得到的信息。例如,一位记者采访荣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时,说道:“您获得诺贝尔奖,炎黄子孙都感到高兴。对于您在学术上的贡献,虽然我看了许多有关资料,可还是外行。您能不能具体给我讲一讲,您的发现在学术上的意义?”这位教授愉快地与记者谈了许多。这种方式并不宜于广泛使用,被采访对象可能会拒绝和一个外行交流,即便谦虚也无能为力。

第五,谈心式提问。这是采访最有效的方式,采访需要创造一种气氛,让人物敞开心灵之窗。著名记者田流在他的《他不肯谈自己》的回忆文章中,讲述了他是如何与一位绝口不谈自己的县委书记交流的。他们之间的谈话由睡眠入手,进而使这位县委书记诉起苦来。这种交心式的问话使对方放松下来。一般来说,要引起访问对象的谈话兴趣,就要根据他的生活阅历、专业和文化水平、性格、爱好等,选择他最熟悉、最喜爱、最易于谈论的话题。

第六,激将式提问。这就是记者从反面提出问题,或者有意误会曲解对方的意思,以刺激、激发对方的情绪,使其不吐不快。常言道,“劝将不如激将”,当遇到一些不愿意接受采访,或者采访时表现出沉默寡言的采访对象,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常常能在采访中发挥奇效。比如,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延安采访毛泽东时,希望他能谈谈自己的历史,毛泽东一开始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甚至回避,斯诺便心平气和地把国外对毛泽东的一些传说和谣言告诉了他,并反问,这些都是真的吗?就是这个激将法,使毛泽东谈出了个人的一些经历,而斯诺也凭借提问技巧,达到自己采访的目的。

第七,递进式追问。这种方式是指记者循着对方谈话的线索,向采访对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紧紧追问下去,通过运用层层追问的办法来挖掘故事的细节、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不仅能够挖掘出一些细微之处的闪光点,而且还可以在边问、边听、边记的过程中,把一幕幕场景再现出来。记者在采访中,有时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采访对象对一些细节不以为然,蜻蜓点水。此时,记者应随机应变,牢牢抓住出现的新线索,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深入追问,让采访对象谈得更具体,更详细,从紧要处追出细节。因追问是在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的提问,故语言要简明扼要。

第八,反问式提问。在采访过程中,受访者可能出于某些方面的原因而无法对记者表达真实想法和事实。在这种形势下,记者可以从事实相反的角度出发进行提问,同样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

第九,设问式提问。这是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即记者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问题,或者明知故问,引发采访对象的思考、回答,从而获得已初步掌握,但又没有肯定的情况。一般来说,设问法往往用来启发采访对象的思路,引导对方谈出对某个问题、某种事情的真实想法,或者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积极帮助对方回忆某种情景,或者用来调节对方的情绪,促使对方谈出一些不想说、不好说的事情或想法;或者记者已经对某一问题做了比较周详的调查后,再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以获得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答案。

第十,提出记者的疑问(自己提出的观点)。记者在无法采访到当事人,或当事人及相关部门推诿、不回应时,可以采取提出疑问的方法进行采访。这必须建立在深入调查基础上,经过更加严密的分析思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采访问题设计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对于采访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一些细节的问题。这主要有:首先,你的读者、观众、听众想知道什么,会问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被采访者愿意回答什么样的问题;其次,最新的事实、最重要的事实、公众最感兴趣的事实是什么,问题要简短、直截了当、具体;此外,不要提模糊、抽象、概念性的问题,问题越具体、越能获得具体的数字、事实;不问浪费时间的无意义的问题;不问大家都知道答案的问题;不问令被采访者难堪或显示他愚蠢的问题;不要问有成见或偏见的问题。最后,如何从不同的采访对象口中得到记者想要获取的信息是重要的。采访提问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主要形式,如何从不同的采访对象口中得到记者想要获取的信息,关系到采访活动的成败,决定着记者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不同的采访题材,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职业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总是处在变动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采访效果,就必须把握各种采访对象的心理,记者在采访时,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认真推敲,精心设计,而且宜短不宜长,因为人的记忆力有限,如果提问拖泥带水、含糊不清、笼统抽象,采访对象就会边听边忘、答非所问。有的记者采访时不分场合、地点、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一些漫无边际、大而不实的问题,这样的提问往往会使采访对象不知如何对答。

采访提问对于采访报道的完成是至关重要的。“七分采、三分写”这是业内一种普遍的说法,它的含义就是说,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报道,“七分”的内容由“采访”实现,“三分”的内容由“写作”实现。从实践上来讲,更多的采访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因此,对于记者来讲,要想获得新闻素材除了采用查阅资料、现场观察等途径外,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还是通过向他人提问来获得。事实上,在记者所获得的新闻素材中,有80%的都是通过提问获得的。记者提问的巧妙和智慧,成功的发问,不但可以顺利地完成既定的采访任务,还常常能出乎意外地锦上添花,引发采访对象巧妙精彩的回答,或者说出意料不到的新的内容和素材。

综上所述,采访提问有很多技巧和艺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研究,在提问时要善于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异,灵活掌握,只有掌握了提问技巧进行有效的采访,才能在新闻报道中写出到位的稿件,才能不断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和水平。

[1] 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2] 王春泉.新闻采访技巧[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3]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三联书店,1979.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对象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热线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研究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