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蓓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对梅花特别喜爱,在传统文化里,梅花象征着高洁,自古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著名诗句,人们常用梅花来赞美人的高尚品格和高雅情趣,中国著名传统音乐曲目《梅花三弄》就是著名例子。《梅花三弄》是我国经典传统乐曲之一,相传为东晋大将桓伊所作,至今已流传了一千六百多年,这首著名曲目最初是一首笛曲,但是在漫长的历史流传时期,经过多次改编,这首曲子已经演变成笛曲、琴曲、古筝曲等多个版本,虽然演奏各具千秋,但都能够借物喻人,表现人物性格品格高尚的特点。我国著名曲作家王建中先生非常喜欢这首古曲《梅花三弄》,在他的努力下,这首著名古曲被改编成了钢琴曲,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也具有了十分现代的特点。下面,本文将从钢琴曲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改编的角度解读钢琴曲《梅花三弄》的文化意蕴及曲中所体现的民族特征。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形式,我国传统民族艺术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点,且充满着东方人的审美理念与审美趣味,在世界民族艺术之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相比,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传统五声音阶的表现形式与西方七声音阶的音乐内容有着十分迥异的特色对比。自上世纪初开始,西方音乐开始流入我国,随着对西方音乐了解的不断扩大,钢琴和钢琴曲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并接受。相对于我国传统民族乐器,钢琴因为具有更为宽阔的音域形式,所以它的音色更具复杂性,音乐表现力也更为广阔,从而对于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奏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基于钢琴的这些特点,我国作曲家们对钢琴曲创作情有独钟,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年里,我国的曲作家们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钢琴曲。
经由钢琴作曲家改编之后的传统民族音乐与原有音乐形式有了明显的不同,其演奏具有了多生思维形式,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但是传统民族音乐与钢琴改编之后的民族音乐其性质上与风格上并没有根本的不同,他们都是植根于中国音乐传统的,只不过钢琴改编之后的民族音乐是新时代下对于传统音乐的全新创造与进一步发展。比如经过作曲家王建中先生改编之后的钢琴曲《梅花三弄》就是对原作的继承与发展,显示了作曲家对于民族多生化思维的高度敏感,也体现了王先生丰富的中外音乐知识与艺术修养。
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曲目《梅花三弄》来说,作为古琴曲,它充分借鉴并吸收了古代文学与绘画当中的表现手法,将梅花风霜高洁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分符合中国文人对于艺术的审美追求,同时也遵循了中国意境美的传统美学思想,在一首曲子下,将同一主题在不同的段落当中重复出现了三次,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反复表现梅花的清雅与端庄,塑造出了性格鲜明形神兼备的音乐形象,这也是曲子的标题“三弄”的由来,体现了民族音调中的特有旋法。
而作为钢琴曲的《梅花三弄》则是王建中先生在1973年改编的,王建中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经由他改编的音乐作品其内容十分丰富,表现类型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王建中先生在改编中特别注重民族韵味与现代钢琴的相互融合,注重发挥民族传统艺术特色,具有含蓄内敛的音乐色彩,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的作曲方法进行钢琴曲对民族音乐的改编。
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保留了原古琴曲当中的十段式的结构布局,充分利用了钢琴的丰富表现力,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创新性发展。王建中先生一直喜欢古琴曲《梅花三弄》,而有意将这首名曲改编成钢琴曲则是受了《卜算子·咏梅》的影响,这首词与曲子一起表现了梅花形象的主题意涵和艺术意境。在改编过程中,王先生利用了钢琴的优势,用丰富织体变化展现出了浩瀚的气势,最为重要的是,王先生利用钢琴的特点模仿出了古琴音腔的技巧,具有十分高的难度,同时也把民族音乐特色发挥到了极致。这首改编之后的钢琴曲保留了原来曲子的段式结构,同时也塑造了梅花高洁的音乐形象。《梅花三弄》的钢琴改编曲是一部复合式的二部曲式结构,首先在引子部分就与以往古琴曲不同,古琴曲中凝重的气氛经由钢琴改编之后变得傲然挺拔,其后主题的不断出现使得全曲的情绪变化多端,节奏也是时快时慢,有时曲中音乐坚定而稳健,有时欢快而灵活,不断变化的曲式结构让人仿佛置身雪景,目睹了雪中寒梅与风雪搏斗的场景,体现了梅花“她在丛中笑”的高贵品格。
将五声音调与和声相互融合,综合表现曲子的风格特征是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的重要特征,虽然欧洲传统调式和声体系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当中的音调旋法有很大不同,但是王建中在改编过程中取长补短,使得五声调性与欧洲和弦有了完美的融合形式,对于和弦的构成,王先生采用五声性和弦为主,其次,对于和声的运用则是用平行四五度的结构特点,如此一来,曲调旋律相得益彰,表达方式变得丰富多样。与此同时,《梅花三弄》充分利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当中“润腔”的特点,将梅花的主题与其他的段落用不同的音乐织体表现了出来,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内涵。
由于《梅花三弄》是中国传统音乐曲目,所以对于曲子原有风格意境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钢琴改编之后的曲目由于演奏乐器是钢琴,所以在演奏过程中既要考虑传统音乐的线条型旋律特征,同时也要注重钢琴这种乐器本身的多声交织的立体化特点,所以,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不但要有高超的演奏水平,同时还要注重作品意境的塑造,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作品中梅花高尚的品格表现出来。对于钢琴曲的引子部分,作曲家采用了钢琴中的低音区的八度和弦倚音来营造寒冬里冰冷阴郁的气氛,这个演奏技巧较为困难,因为它需要演奏者的内心听觉极度灵敏,在演奏时,不仅要手腕放松,同时还要求手指指尖敏感灵活,并且结合踏板弹奏出丰富的音响效果。在曲子的主题梅花出现后,曲子的音区发生了突然变化,从低声部直接跨越到了高声部,此时的弹奏要显示出钢琴丰富的表现力,并且弹出空旷的五度音程,在这部分改变中,作曲家王建中先生利用了钢琴丰富的织体效果,将原曲中表现出来的梅花的优美丰腴作了进一步表达,丰富了原有含义。在主题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弹奏起来就显示出了比第一主题稍微醇厚的特点,因为在第二主题中,作者加入了对于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笙的模仿,从而使得改编之后的钢琴曲有了浓厚的民族韵味。在梅花的主题“三弄”之时,曲子表现出气韵悠长的特点,给听众的感觉是天地凝结静默肃穆,弱而不虚的音色表现突出了主题的灵动性,具有十分独特的韵味,让听众回味无穷,有一种绕梁三日之感。
《梅花三弄》的钢琴曲改编是钢琴曲改编的经典作品,它不但在意境上把握了钢琴作品的民族特点,同时也是传统民族音乐与西方乐器的钢琴的一次完美融合,对于我国钢琴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邓川.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对文革时期钢琴音乐的影响——以《百鸟朝凤》和《梅花三弄》为例[J].大家,2011(15).
[2]代百生.根据传统乐曲改编 5首中国钢琴曲的艺术特色[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03).
[3]吕爽.高师钢琴教学中的中国钢琴改编作品——以王建中钢琴改编曲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2).
[4]范立芝.有关中国钢琴音乐演奏的几个问题[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01).
[5]蔡加友.在文化和历史的律动中探求音乐的真谛——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