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语言“@”的多维审视

2014-08-15 00:49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变体人机电子邮件

张 磊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在网络时代,世界的沟通变得简捷,而语言的接触却变得更加复杂,尤其体现在网络语言上。自20世纪末产生以来,网络语言①就以眼花缭乱的形态、层出不穷的更新引起了语言界的关注、争论。但正如李宇明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在开启虚拟世界的同时,“虚拟语言生活开始出现”,在当今的中国,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两个空间的语言生活格局已经形成”[1]。因此,观察网络语言的变化、研究网络语言的发展,成为语言工作者的当务之需。本文以活跃于微博、帖吧等网络平台中的“@”为考察对象,从多个角度审视人机交际带来的语言变化。

一、网络语言@的来源及发展

“@”不是英文或其他字母文字,更不是中文。按照其使用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单位符号或词汇的缩写形式

据目前发现的资料看,“@”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在商业交易中使用,表示酒的容积,意思是“罐”(意大利语中的酒罐子是anfora)。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有这种用法。此时,“@”是一个单位符号。

后来,“@”的使用在欧洲逐步扩散,并发生了意义的改变,在僧侣印刷刻字中用“@”表示单词“at”,以减少劳动。此时,“@”是介词“at”的缩写形式,仍然是一个符号,并不是文字。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这一缩写形式逐渐被弃用。

(二)第二阶段:计算机语言中的标识符

1.用于机际交流

计算机发明后,“@”因其外形具有易识别的特征而被计算机语言选中,作为常用字符串,并在不同语言中被赋予不同的作用。例如在DOS语言批处理命令中,其意义是回显屏蔽,即“@”表示“不显示@后面的命令”,而在SQL语言中则表示“@后是一个局部变量”,是一个变量标识符。在这一阶段,“@”已经是计算机语言中的语言成分,在某种特定的语言中,其语法和“语义”是明确的、唯一的。

2.用于人机交流

电子邮件的发明,使得“@”出现在人机交流中。1971年,美国电脑工程师雷·汤姆林森编写了一段程序,能把程序的文件转移协议与另外一个程序的发信和收信能力结合起来,从而利用阿帕奇网(Arpanet)使一封信从一台主机发送到另外一台,初步实现了邮件的电子通信方法。这其中,要保证收信者的唯一性是电子邮件正确送达的关键,雷·汤姆林森选用了“@”符号将用户名字和主机代码分开,因为“@”几乎不会用于人名或公司名,于是产生了现在的电子邮件账户的标准格式:人名或代码+@+电脑主机或公司代码+电脑主机所属机构的性质代码+两个字母表示的国家代码。由于阿帕奇网(Arpanet)覆盖有限,电子邮件并未兴起,“@”也仅仅是计算机识别的代码。观察这一过程,“@”被选用的原因是其特殊的外形满足了计算机对唯一性的要求,能够作为分隔标识。这与上文提到的DOS命令、SQL语言中选用“@”的理由是一样的。同时,不管雷·汤姆林森当初是否有考虑,“@”在电子邮件账户中确实兼有“at”的含义,即存在于某主机上的某用户,这为“@”累加了“at”的含义。

(三)第三阶段:进入自然语言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浏览器诞生,电子邮件开始被数以亿计的网民使用,“@”这一符号终于从机际传播、有限的人机传播,转向了人际传播,“@”被广泛地作为符号使用,并被赋予了新意,最终进入了自然语言。“@”在这一阶段有三个主要的功能,一是作为表情符号,大量出现于网帖中;二是作为名词,意为“网络”;三是作为动词,表示“对XX说”,并引申出“呼叫”的语义。

1.用作表情符号

因为“@”在电子邮箱中的广泛应用,各个国家在设计键盘时都必须考虑附加@这一键位,以便直接使用键盘输入“@”。在网络语言中,表情符号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根据简省的原则,能够直接用键盘输出的符号是创造表情符号的首选,因此“@”再一次被选中。这次不再因为其唯一性或可辨识性,而是因为“象形”——像大眼睛。如:

(1)a@_@ 高度近视

b<@_@>醉了

c@x@生气

d*@_@* 崇拜的眼神

按照言语行为理论,这些属于表情语。

2.用作名词

由于“@”的特殊性,这一符号被网民作为电子邮箱的代称,进而被抽离出“网络”的意义。如:

(2)a@时代唱K新玩法:上网“飙歌”感觉超爽。(2004年新浪网新闻)

b补贴2000万,帮千家成都企业迈入@时代。(《成都商报》2009-07-09)

c我,更愿意选择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作为出生在世纪之交的我们,赶上了这飞速发展的@时代,而这精彩纷呈的@时代,又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新消息报》2013-05-25)

d天津警备区政委:干部须掌握“@时代”技能,提升网络问政能力。(2012年人民网新闻)

(3)用作动词

“@”用作动词,是因为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2009年9月25日22∶33∶37,新浪微博官方博客发表博文《@功能上线,微博上交流更方便》,提出:

微博@功能,即“对他说”的功能,这一功能的上线,加强了微博发布的针对性。1.当你发布“@昵称”的信息时,在这里的意思是“向某某人说”,对方能看到你说的话,并能够回复,实现一对一的沟通;2.发布的信息中“@昵称”这个字眼,可以直接点击到这个人的页面,方便大家认识更多朋友;3.所有@你的信息有一个汇总,你可以在我的首页右侧中“提到我的微博”中查看。

在上引博文中,“@”已经被用作动词——“所有@你的信息有一个汇总”。

二、网络语言“@”的语法分析

“@”用作名词时,语法较为简单,即用在“名名”组合中,充当修饰语。下面重点分析“@”用作动词时的语法特点。

(一)动词“@”的施事类型

“@”的施事一般指人。可以是真实世界的人,也可以是虚拟世界的“人”——一个虚拟账号。

(3)a很多人玩微博却不知道怎么@朋友,现在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下。

b众网友纷纷@滨州人大(《齐鲁晚报》2013-01-08)

(4)以色列狂炸哈玛斯总部,发微博@对手展示战果。(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2 -11/3286152.html)

在例(3)中,施事是“很多人”和“众网友”,这是指人的名词性短语,而例(4)中,从句子成分看施事是“以色列”,这是一个国家,但从语境看是指一个代表以色列的twitter账号②。

(二)动词“@”的受事类型

“@”可以不带受事(例5中的第二个@),也可以带受事。带受事时,宾语可以指人(例6),也可以指物(例7),还可以带双宾语(例8)。

(5)关于@这件事,我表示重新@一次,亲们,对 不 起。(http://tieba.baidu.com/p/1990839107)

(6)大家最近不要@子夜角落,有事@我就行。(http://tieba.baidu.com/p/1562405213)

(7)她曾@过一道数学的立体几何题,不到一个小时便收到6种不同的解题答复。(《金华日报》2013-01-08)

(8)请在话题#最想对延参法师说的一句话#下,@ 我们一个你最想问延参法师的问题。(《钱江晚报》2013-01-07)

(三)动词“@”的与事类型

(9)a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不是苹果3代跟3袋苹果,而是我在新浪微博却怎么@都@不到腾讯微博的你。(http://bbs.076299.com/read-htm -tid-2072853-page-e.html)

b(不会的题目)除了@给各路好友,目前还有一些专业的微博,专门为学子答疑解惑。(《金华日报》2013-01-08)例(9)中,使用介词“到、给”引出“受话者”,充当补语。

(四)动词“@”的语法特征

“@”前面可以有修饰语(例10),后面可以带动态性成分,目前仅见到“过、了”(例10b、例11)。

(10)a现在只要转播此条微博再@3位好友,即可有机会获得我们送出的餐厅大礼包哦!

b为了中奖,我还@了三位好友呢,给我奖励哦~(新浪微博@要嫁就嫁大势姜Gary)

(11)没人@ 过我 ~ (http://tieba.baidu.com/p/2832518787)

“@”的本意是“对XX说”,把上述语法分析与“说”类动词相比较,可知,来源于机器语言的动词“@”在进入自然语言后,迅速继承了“说”类动词的语法特征,成为一个三价动词[2]。

三、网络语言“@”的变体

(一)音变

在“@”发展的第一阶段,它在多种语言中充当缩写形式,除上文提到的意大利语“anfora”外,还有拉丁语“ad”、英语“at”等,其读音是各不相同的。“@”出现在电子邮件中后,各国和地区不得不面对它的读音问题。由于历史渊源,葡萄牙、西班牙人按“罐”的读音读作“阿鲁巴”,一些英语国家读作“A-tail”,中国台湾称为“小老鼠”,荷兰称为“猴尾巴”,丹麦则呼为“大象耳朵”,中国大陆也有读做“圈儿A”的。但与在自然语言中充当名词的“@”最具同源关系的是英语“at”,因此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被读作,我国香港和澳门更是如此。因此,大陆的广播、电视播报电子邮件时多使用音,在传播中也起到了示范效果。按照语言的约定俗成性,中国大陆一般读做。

(二)形变

进入自然语言的符号“@”,出现了各种词形变体,成为“@”的等义词。先看一组例句:

12)a不是我艾特你,你也非得艾特我的。(宫紫潇的网络小说《我们可不可以在一起》)

b转眼又是一年结束的时候。和往年一样,这是蛋疼的一年,坑爹的一年,杯具的一年,纠结的一年……谢谢,此刻,请爱特我的2011。(新浪博客“北纬37度以北”)

(13)Whatever这是几号机,卷花我围脖的就是好机。(新浪微博@阿笙阿笙哼唧唧)

(14)第一次 at作业菌,请不要忽略我。(新浪微博@羽汁_寒假倒计时)

例中的“艾特、爱特、卷花、at”,都是动词“@”的等义词(起码在目前是等义词,尚没有分化出色彩意义或语法意义上的差别),但属于不同的语言接触现象。“艾特、爱特”是音译词,属词语借用。关于“@”的能指,前文已有陈述,“艾特、爱特”是用汉字书写记录的,是“@”的音译词,即音、义完全借用,是典型的外来词。在语言接触中属于词语借用。“卷花”是汉语自造词。“卷花”的音和形已与“@”相去甚远,两者只有“义”是相同的。“卷花”一词并不见录于《现代汉语词典》,查CCL语料库,仅有指烫发样式的三例用法,见下:

(15)a所谓娃娃式,是一种先把头发烫卷花,然后全部剪成三厘米长的发型。(选自《读者》合订本,作者不详)

b还像女人一样烫着卷花儿头。(《古道》,作者:郑万隆)

c一个烫着卷花头个体户模样的年轻股东说。(《千万别把我当人》,作者:王朔)

上述三例中的“卷花”与微博中的“@”完全不同义,也不具有渊源关系。因此可以推断,与网络语言中的“卷花”是两个词语。在微博中使用“卷花”表示“@”,是根据“@”的形状用汉语固有语素创造的新词。

(三)“at”是外国语,和“@”一样同属语码混用

在“@”的发展中,电子邮箱分隔符的使用累加了其“at”的含义,让使用者更倾向于读/ēt/,但“@”与“at”还是两个不同的符号,“at”是“@”的英语音译。例(14)中则将英语音译词“at”直接用到了汉语中。基特恩·马尔姆克捷在《语言学百科全书》(1991)里说:“语码混用是指在谈话中一种语言里使用主要是另一种语言成分的现象,最典型的是名词。”游汝杰、邹嘉彦在《社会语言学教程》(2004)中提出:“语码混合大多是句子内部的词汇替换。”这里的语码混合也是语码混用(language mixing(use))的意思。可见,在汉语中夹用“at”或“@”属于语码混用。

四、网络语言“@”演变过程中的语言特点

结合以上描述,试分析网络语言“@”演变过程中的语言特点。为作对比,我们把非网络语言时期的机际交流也包括在内,分为机际交流、人机交流和人际交流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机际交流中的“@”

在机际交流中,“@”的基本功能是标识符,同时也被赋予了一定的语义,但在不同的计算机语言中,其语义不相同,且并无关联。这种交流形式中的“@”没有变体,因为各种变体均不会被计算机语言识解。可以说,在机际交流中,“@”的符号特征突出,充分体现出符号的任意性,但对于某一特定计算机语言而言,则保持了符号形义关系的唯一性(直至目前,机际交流中不存在读音问题,因此我们仅考虑符号的形与义)。

(二)人机交流中的“@”

在人机交流中,“@”的使用是随着网络平台技术的要求而变化的。

电子邮件平台上,@是纯粹的符号,中外语言均写作“@”,没有变体,因为任何变体都不会被电子邮件平台接受。

微博、帖吧等平台中,@原本的作用是标识符,没有变体,且有格式要求,即:@+账号+空格(或标点符号)。其中,@是呼叫账号开始的标识符,空格(标点符号)是账号结束的标识符。比如“@青春来杯茶”和“@青春来杯茶”是不一样的,前例是呼叫账号为“青春来杯茶”的用户,后例是呼叫账号为“青春”的用户,希望他送来一杯茶或自己送给他一杯茶(在网络语境中,多数是指发送茶的图片)。可见,如果不遵从特定的书写格式,就可能呼叫错人,就像写错了收信人名字一样,不能达成交际目的。因此,在微博和帖吧中,即使“@”不做句子成分时,也要作为标识符出现。如例(16):

(16)看见@湖南日报□[原微博中是空格,这个符号为作者添加,为显示出“空格”。]评论:依靠人民推进改革,http://t.cn/8sGS5TZ,就想:依靠网民,甄别网络的思辨批判正能量进行改革也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新浪微博@武大沈阳)

当然,微博和帖吧中,“@”既为标识符,又兼作动词的情况更多,如例(6)中的前一个“@”。

在人机交流中,由于受到平台的技术要求,“@”也没有变体,也不需要识别语音,也体现出符号任意性和强制性。

(三)人际交流中的“@”

从人机交流到人际交流,是人们生活倚重网络的必然结果。

首先是语音问题。由于电子邮件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信息交流工具,人们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必定要面临电子邮箱地址的读音问题,于是出现了前文所述的各种读音,“@”这一符号在被赋予读音的同时,就产生了各种变体。

其次是词形问题。如前文所描写,产生了“爱特、艾特、at、卷花”等变体,不再拘泥于平台技术的要求。但,这样表达不能够完成人机交流,也就是说不能够完成让对方在他自己的微博中看到你“@”他了,他只能通过看你的微博才能看到。况且,上述例句中,并不都在微博或帖吧平台上,有的已溢出特定平台,如网络新闻(例4)、报纸(例3、例7、例8)、网络小说(例12a)、博客(例12b)。

再次是词义问题。在做名词时,由代表电子邮箱,转喻出“网络”的语义;在做动词时,由基本词义“对某人说”,转喻出“对某物说”(例7),再引申出“呼叫”的语义(例12b)。

在人际交流中,“@”脱离了网络平台的技术要求,产生了各种变体,迅速融入到自然语言中,并产生了新的语义。

五、结论

本文描述了计算机语言符号“@”从机际交流、人机交流到人际交流,最终进入到自然语言的过程。结论如下:

这一过程充分验证了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进入人机交流的语言符号,因计算机语言对唯一性的要求,决定了其形义对应的唯一性;进入人际交流的语言符号,才出现各种变体,可以产生转喻,具有理据性;在人们的网络交际中,人机交际、人际交际并存,因此,借用计算机语言的符号和文字符号并存。这是我们规范网络语言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

注 释:

①本文的网络语言指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即指网民在网络交际中所创造的特殊的信息符号。

②以色列所发的是Twitter,但国内媒体发表新闻时称之为“微博”。

[1]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1)[R].

[2]田源.汉语“说”类动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变体人机电子邮件
有关旅行计划的电子邮件
人机“翻译员”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
未来深空探测中的人机联合探测
《庄子》成语的隐喻转喻特点及其变体的认知构式研究
耀变体喷流高能电子谱的形成机制
民事诉讼电子邮件送达制度的司法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