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继军 毛赛群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 710062)
德尼·狄德罗(D e n i s D i d e r o t)(1713—1784),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法国启蒙运动卓越的领袖人物之一。
狄德罗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自然神论向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转变。1746年,狄德罗发表了第一部哲学著作《哲学思想录》,书中带有明显的自然神论色彩。1747年发表的《怀疑论者的漫步》,则表明他开始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之间有了选择冲突。1749年,狄德罗撰写了《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以下简称(《论盲人书简》),在信中他通过描述法国毕以索城的一位天生盲人和英国盲人数学家桑德逊后的感受,提出了盲人具有敏锐的触觉和发达的思辨能力,并确信盲人有能力同正常人一样接受教育的思想。这篇著作为科学地认识盲人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标志着狄德罗在哲学上完全转向了无神论和唯物主义。
在教育思想上,狄德罗反对欧洲古典主义的教育制度,他在1773-1774年间向俄国女皇卡捷琳娜二世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教育改革方案,其中包括《论青年女子学校》、《论特殊教育》、《论普通学校》等。他拟定了国民教育制度,建议由国家管理学校教育,实行免费的普及小学教育;他坚持不分阶层的教育原则,主张对贫苦农民的儿童给予物质帮助,对天赋高的儿童应该分别施教。[1]
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平等、自由、博爱精神的宣传对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为盲人的权利大声疾呼,让人们对盲人有了崭新的认识,促进了盲教育的发展。狄德罗的《论盲人书简》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对盲人进行教育的计划的著作。狄德罗通过对盲人的观察与研究确信:盲人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接受教育,他们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过体面的生活。[2]
狄德罗认为盲人的感觉是其知识的来源,他指出:“盲人的灵魂在于指端,因为他的主要感觉和全部知识都是通过指端得来的。”[3]“一个天生的盲人通过他身体的各种运动,他的手在若干地点的相继存在,一个在他手指之间通过的物体的连续不断的感觉,使其得到方向的概念。”[3]“最能证明内感官实在性的,是这种在我们身上很弱而在盲人身上却很强的能力;即便在物体已经不在那里的时候,在它们不再对盲人起作用的时候,他们仍能感觉到或回想到这些物体的感觉。”[3]狄德罗进一步指出盲人凭触觉获得的认识,可以说将是他的一切观念的模型。即使对于既盲又聋的个体而言,借助一种精确的触觉语言他们也可以获取一定的信息。
为了强调触觉对于盲人的重要性,狄德罗借用毕以索盲人的话说:“我觉得我的手告诉我月亮的情况要胜过你的眼睛告诉你望远镜里的情况,而且眼睛看不到的东西要多于手摸不到的东西。因此与其答应我让我拥有我所欠缺的器官,倒不如改善我现在所具有的器官。”[3]可见狄德罗特别重视盲人通过触觉获取经验的途径。
狄德罗在访问毕以索盲人时,发现尽管他双目失明,但却具有同其他人一样的理性、有判断力、讲话有条理、并能确定词和概念的定义,他还有惊人的感官记忆力,能对各种声响以及声音的优美加以识别。[4]
狄德罗还考察了英国著名盲人数学家桑德逊的情况。桑德逊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有《代数原理》10卷。这位盲人数学家不仅能出色地讲授几何学,而且能讲授光学,讲解他自己从未见过的光和色,讲解他丧失了的视觉组织。[1]狄德罗进而确信:“向一个有良知的盲人作一番询问,对于哲学是有同样大的好处的。”[3]在关于各种官能的理论方面,狄德罗比较满意于听取一个熟悉形而上学原则、数学原理和人体结构的形而上学家的话,不大想听一个未受过教育、没有知识、由于动过割翳手术而恢复了视觉的人的意见。此外,狄德罗认为,在察知事物上,盲人具有比正常人更为抽象的思维方式。他在书中写道:“如果一个盲人的想象力是回想和组合一些摸得着的点儿的感觉的能力,一个正常人的想象力是回想和组合一些看得见或有颜色的点儿的能力,那可以说,天生盲人是以一种比正常人更抽象的方式察知事物的。”[3]从盲人桑德逊成长为数学家的历程,以及盲人所具有的想象力,可以认识到盲人具有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
狄德罗在《论盲人书简》中强调了为盲人和盲聋人建立各种符号体系的重要作用,他主张对盲人应该提供适合其感觉方式的特殊符号。狄德罗说:“我们的各种官能把我们引回到一些比较切合我们的心灵范围、切合我们的器官构造的符号上。我们为眼睛制定了这种符号,这就是文字;为耳朵制定了这种符号,这就是音节分明的语音。”[3]接着他遗憾地指出:“但是我们没有为触觉制定任何符号。缺乏这种语言,我们与那些生来就既盲又聋的人的交流就打断了。”[3]狄德罗因此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如果我们以一种固定的、确定的、不变的、一致的方式,使盲聋人从幼年时就了解我们的话,如果我们在盲聋人的手上画上一些文字,与我们画在纸上的相同,而且同样的意义对于盲聋人保持不变的话,这种语言会与另一种语言同样的方便。”[3]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盲文是在狄德罗生后45年才出现的,但狄德罗已经预测出这种专门为盲人创制的符号体系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他说:“使用一套已经创立好的符号,要比自己去创立这种符号省事得多。对于桑德逊来说,在5岁时就找到一种齐备的摸得出的算术,而不是在25岁时要自己去把它想像出来,是有多大的好处啊!”[3]
狄德罗在《论盲人书简》中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天生盲人会不会一动过割翳手术就马上看得见;二是如果他看得见,他会不会看得明白足以辨别物体的形状。狄德罗用切瑟尔登的实验结果来回答了这两个问题。经过外科医生的割翳手术的那位盲人很久都分辨不出大小、距离、位置和形状。对此,狄德罗解释道:“在最初的那一瞥,眼睛感受到的只是一大堆混杂的感觉,这些感觉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凭着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的习惯性思考,才清楚起来。”[3]狄德罗指出:“在使眼睛得到一种确切的认识上,触觉起着很大的作用。一种官能的运用,可以为另一种官能的观察所改善、促进。”[3]此外,狄德罗还指出:经验论与感觉论只不过具有部分真理,人的认识出自全部感官,必要时它们互相弥补。[4]
狄德罗认为,在眼睛感觉不出来的某些变形上,只有得到触觉的通知,眼睛才能感觉出这些变形。不仅如此,他还明确指出,官能之间的这种作用是相互的,在那些视觉比触觉更灵敏的人身上,就是视觉告诉触觉有一些由于太小摸不出来的对象和变形的存在。狄德罗在《论盲人书简》示范了一个感官互补的实例:如果在某人不留意的时候,给他的拇指与食指之间放上一张纸,或者另一种又平又薄又软的东西,就只有眼睛才能告诉他这两个手指的接触是不是直接的了。[3]盲生由于视力残疾,其信息和刺激的来源大大减少,这就需要其它的感觉器官进行代偿。[5]盲生虽然生理上存在缺陷,但通过早期教育和训练,通过个人主观努力和实践中艰苦的锻炼,仍可通过其它感官来补偿视觉缺陷,使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6]
狄德罗用充分的论证驳斥了唯心主义对感觉信息来自先天的观点,他指出一种感觉通道所获取的信息并不能自动地转换为另一个感觉通道所能收的信息,并以先天盲人在复明手术后的视觉发展过程,说明了感知经验是一切认识的基础,人不可能先天就注定获取了某些知识和观念。这就为通过发挥盲人健全器官功能来实现缺陷补偿提供了认识基础。在实际教学中,盲教育工作者除了正视盲生的视觉缺陷以外,还要加强盲生的缺陷补偿,充分调动盲生利用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官能参与到学习中去的积极性,促进盲生的学业进步和能力发展。
狄德罗在对盲人的认识上,既肯定了盲人存在一定的视力缺陷,又特别强调了盲人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如他以毕以索盲人为例,展示了受教育后的盲人不仅具有理性和拥有良好的判断力,还具有惊人的感官记忆力,能对各种声响及声音的优美加以识别等。[4]
目前,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众对盲人的误解,如认为盲人的耳朵特别灵,盲人算命特别行,盲人有音乐天赋,盲人是前世的罪孽等。[6]不仅是普通大众缺乏对盲人的正确认识,在盲教育领域,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目前我国盲教育从办学层次、入学人数及教育效果上看处于各类特殊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盲教育的最高发展仍是以推拿按摩为最主要的职业发展方向,基础教育阶段盲教育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没有大的变革,至于盲生随班就读则更是止步不前。研究者认为,由于目盲的外显性强,盲教育专业人员往往不自觉地夸大盲生与普通学生的差异,在教育教学中过分追求特殊性,不能平等地对待盲生,从而使盲生不能很好地回归主流社会。[6]同时,尽管盲生珍惜上学的机会,但许多盲生对自身的期望值较低,性格上较敏感,情绪上易焦虑。这些都制约了盲教育的发展。
事实上,盲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生理基础与普通学生是相同的。[6]教学中,也有不少盲教育工作者发现盲生具有较强的长时记忆能力。盲教育工作者应形成正确认识,除少数有多重障碍的盲生,绝大多数盲生的智力和普通学生没有两样,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会超越普通学生。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盲生,特别是低视力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学习。已有的实践更是表明,盲生进入普通学校,完全能够很好地适应。因此,盲教育应拓宽办学渠道,对于能够适应普通学校环境的盲生,鼓励其进入普通学校学习。教育工作者要宣传普及盲教育知识,使普通学校教师正确认识盲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形成包容、尊重差异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推进普通学校的全纳教育工作,接纳更多的盲生进入普通学校学习,促进盲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盲生由于视觉缺陷,触觉成为其认识外界事物的重要渠道。狄德罗假设道:“倘若一个天生盲聋的哲学家仿照笛卡尔造人方法来造一个人的话,他会把这个人的灵魂放在手指的末端,因为他主要的感觉和认识都是从那里得来的。”[3]在学习过程中,盲生通过手的触摸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盲生通过手或脚的触摸协助准确行走。因而对于盲生来说,“以手代目”是补偿视力缺陷的重要途径之一。上海盲校的学生用泥塑就准确地塑造了娃娃笑与哭的不同表情,也说明了盲生视觉的可补偿性。[2]实际教学也表明,盲生通过触摸能形成心理地图,能稳定地提取和再现曾经接触过的信息。[2]内蒙古的盲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了许多砖雕、蜡染、贴画等美术作品,完全打破了盲人不可学习美术的神话。许多实验发现,盲生在听觉注意力、选择性和记忆力方面都比正常学生更加具有优势,因此表现得更灵敏。[2]因而,在盲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盲生的各方面优势,采取实物教学、情景化教学、生活化教学、直观具体性教学等方法,为盲生提供丰富的感性形象,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狄德罗指出,一定要缺少一种官能,才能知道为其余官能所准备的那些符号的好处;那些不幸既盲又聋的人,是非常高兴自己拥有一种清楚、精确的触觉语言的。[3]他进而强调,使用一套已经创立好的符号,要比自己去创立这种符号省事很多。世界上盲生触觉认读的最早尝试是在1517年,西班牙人费兰西斯·路克斯(F r a e c e s c o L u c a s)把字母雕刻在木块上教盲生摸读。1670年,意大利天主教士兰特齐(F r a m c e s c o L a n d t e r x i)创造了由点和线组成的文字符号,作为盲生读书所用的工具。1829年,法国盲人布莱叶(L o u i s B r a i l l e)发明了一套完整简便的盲文体系,盲生有了全面认识世界的渠道。在中国近代也有创制盲文的尝试,据道光二十二年(1842)《武进阳湖合志》卷二十六《人物志》五的记载:“吕师,字夔典,尝范铁为格,方广三分许,凿纸为方圆曲锐阴阳岐出之形,粘布其间,以指索之,即知何韵。”中国盲人吕师所发明的盲文是用纸刻成的方、圆、弯曲、尖锐、凹陷、凸起的各种形状,用手触摸来辨别字的发音。遗憾的是这一本土盲文没有流传下来。
盲文问世后,盲文打字机也应运而生,并先后经历了机械式、电动式、电子式等发展阶段。借助计算机技术,辅助盲生阅读、听读、明盲文字转换的设备层出不穷。盲人借助电脑和网络,可以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实现与他人的直接交流、辅助学习和工作等。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应该特别关注盲教育中的信息无障碍化问题。
狄德罗指出,明眼人可以规定一些法则,以便很容易地同时想像若干个颜色不同的东西,但这些法则一定不会适用于一个天生的盲人。[3]他假借盲人数学家桑德逊之口,否定了传教士所鼓吹的信仰上帝学说。桑德逊说,如果要让他相信(上帝的存在),一定得让他摸得到它(上帝)。这一观点不只是挑战了当时的宗教权威,更是使人们深刻理解了盲人的精神世界是非常独特的。正如狄德罗所指出的:盲人的精神世界也应和正常人不同,因为盲人从未见过流血,他会因呻吟而感到不安,却缺少人本主义。[4]
在教学中,教师在承认盲生与正常学生具有诸多共性的同时,也应看到二者之间确实存在的差异性。视力残疾会对盲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具有特殊性,在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独特表现。盲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盲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掌握盲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掌握缺陷补偿、心理辅导、心理康复等方法,采取个别化的教育措施,促进盲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1][苏]阿丽莎·阿基莫夫娜·阿基莫娃.狄德罗[M].赵永穆,陈行慧,赵仲元,罗正发,范国恩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13,114.
[2]邓猛,孙玉梅.视觉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69,76,67.
[3]王雨,陈基发.狄德罗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54,51,53,50,62,54,55,55,55-56,56,68,69,69,54,56,52.
[4][法]亨利·勒费弗尔.狄德罗的思想和著作[M].张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69-70,70,69-70,70.
[5]翟海珍,要守文.视觉障碍儿童教学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240.
[6]钟经华.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23,1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