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人才教育视阈下儒墨传统文化之应用

2014-08-15 00:52:11张建亮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墨家科学人才

张建亮,丁 瑞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公共学科部,江苏 苏州 215123)

由国际分工推动的服务外包产业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中国以“服务外包”命名的学院约有40多家,大多数高校正在积极朝着企业的社会需求方向开发服务外包专业,涵盖了IT技术、人力资源管理、金融、生物纳米技术、现代商务物流、动漫设计等,专业度也较为成熟,但据调研,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尤为欠缺的是熟练的外语能力、跨文化沟通等服务外包职业素养,以及服务外包理念等。

随着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正在变平,所有过去站在权力阶梯上的国家、机构、公司,逐渐发现“阶梯”已经不存在,大家都一起站到了平地上。“不管你在地球的什么地方,你都会发现,等级制度正遭到来自社会底层的挑战,或者正从自上而下的关系变成更为平等和合作的关系。”[1]40世界在外包的助力下变平,基于技术的外包外衣下隐藏着和平的想象力和谦卑的态度。科技是使全球变平的主要力量,任何前沿的战略都必须重视和尊重科学的规律,但科技背后的人文关怀更加重要,“这种和平的想象力能够消除疏远、鼓励相互依存、包容、开放和希望,而不是自给自足、排外、限制、怀疑和不满”[1]405。“除了努力保持住我们的想象力以外……我们在努力培养其他人的想象力方面能够做些什么呢?保持谦卑的态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1]412。被誉为“服务外包圣经”—《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的格言与中国古代圣贤先哲的理念是一致的,即尊重每一个人。

服务外包作为中国新兴的行业,改变了制造业在中国的传统格局,创造了大量新型的人际关系和服务模式,也对服务人才的素质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2]作为服务外包产业,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服务外包职业教育的培养理念也要顺应服务外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现在,以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位的理念逐渐为教育界所接受。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孕育公民个人文化素养的基因,不仅决定了其生活方式,而且还影响其学习方法和工作思路。因此,服务外包人才教育培养理念上应该在“尚同于学”和“尚礼于人”两个维度上,继往开来,包容创新,按照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求,探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新途径。

一、释义与内涵

儒学、墨学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应该继承、弘扬,并创新发展。在服务外包人才教育中,开发这类资源,对当前服务外包理念和服务外包职业素养标准的建设,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尚同于学”是墨家“尚同”政治主张和科技思想的融合。“尚同”主要是上天“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3]72,再选贤能的人为三公、诸侯国君,以至行政长官,社会成员自上而下尚同于天子之“义”;并且“上有过则规谏之”[3]72。社会成员的意愿层层上达,天子及其以下的各级官吏都要求按共同的“义”行事,实现乡治、国治从而天下治。墨子的“尚同”主张建立了上下级关系的标准,这个标准贯彻最高层意志的组织系统与组织原则,用这样的组织关系,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绝对领导与有效的逐级管理。尚同思想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就等于是先制定一套统一的行为规范,然后引导下级都按照这个统一的行为规范去做。可见,尚同并不是绝对的尚同,而是在重视人才“尚贤”基础上的“尚同”。这种模式,隐藏着人民要求平等的强烈愿望。“学”即科技的意思,墨子是中国第一位崇尚科学理性的启蒙大师,他的科学精神集中体现在《墨经》 《墨辩》之中。《墨经》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思想,梁启超评价说:“在吾国古籍中欲求与今世所谓科学精神相悬契者,《墨经》而已,《墨经》而已矣。”[4]墨家科技思想表现为“道技统一”的科学技术观,其科技旨趣并不仅仅在于发展纯粹的理论,其学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为天下兴利除害”,墨家认为“唯能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3]96。

“尚礼于人”是儒家的最基本思想之一,也是最核心的观点。《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5]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6]儒学重视尊卑有别,主张“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7],儒学之礼自创立之始,就有“别异” “辨异”[8]维护等级秩序的作用。从礼的政治渊源考察,因为礼本身在封建社会是作为统治之用的,所以在现代社会颇受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礼的功用尤其在现代社会提高个人自身修养方面、处理或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方面还是具有很大的价值的。这里的“尚礼”之“礼”主要指各种礼节和规范,“尚礼”意味着为人做事要遵守法度,崇尚做一个有礼的人。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两家,当时并称为“世之显学”[9]。作为“世之显学”的儒墨两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仁义,尊重人,达到社会的共治。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站在今日中西方科学汇聚的焦点上,只有不吝开拓精神,古之道才能被汲取为养料,促进科学在中国服务外包领域的发育和繁荣。心态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未来。“尚同于学”是每一个外包人首先必须具备的眼光和战略,“尚礼于人”是每一个外包人终身必须践行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二、服务外包人才教育如何“尚同于学”

科学与人文的争论已经很久远,科学给世界带来的重大革命每一个人都深有体会。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同样站在一个关口,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变,服务外包产业也将会为中国带来一个革命性的发展。教育的目标,人性的目标,本质上还是让人完全成为一个人,去掉旧观念的束缚,挖掘个体的最大潜能,帮助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墨家科学思想跟西方科学思想有很大的不同。现代社会发展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不仅仅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发展,还包含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墨家科学思想糅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意味着科学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它激发活力、控制秩序和重塑精神来振兴国家。但也意味着,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破坏环境、造成污染,应将环境治理和保护资源也纳入到社会发展过程中。从这个角度看,墨家科学遗产是现代服务外包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精神财富。

墨子的理想不是柏拉图式的,而是现世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这样评价墨家的科学技术成就:“完全信赖人类理性的墨家,明确奠定了在亚洲可以成为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的东西。”[10]墨子非常现实,不满足于把他的模式放在书上,墨子确实是一位教导人们在外界寻求幸福的哲学家,所以在墨子哲学中有一种很强的进步感、未来感。墨家的理论成果是对技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从当前社会现实的发展看,研究和弘扬墨家的科技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特别是服务外包产业转型也不无启示。

墨家科学思想是一种重经验、重实证、重逻辑分析、重理性态度和重实用的价值观,这也正是中国传统科学所努力发展的方向。墨家科学思想在服务外包商业时代,能有效地引导中国文化传统思想与服务外包产业的接轨,原因就在于今日政治重在强调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墨学恰可以成为接续传统文化形成与外包服务的中介环节。服务外包是以信息技术驱动(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基因技术、生物技术等)降低产业成本、提高效率、整合资源,旨在为全面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提供最佳路径。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服务外包业能够带来全面创新的理念、技术和商业运用模式,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服务外包是典型的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自然资源消耗低的现代服务产业。墨家科学思想注重现实,其终极关怀落在中国传统的“六合之内”,也就是“人间世界”的秩序,墨学与科技的结合,对服务外包产业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服务外包是彻彻底底的科学—服务科学,它与中国传统墨家思想接近,不仅仅强调纯粹的技术,更是融合了计算机科学、运筹学、工业工程、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墨家的科学精神,是科学知识的灵魂和建构标准,是科学知识客观性、科学方法有效性和科学思想合理性的支柱。墨家科技思想的核心是“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3]106,这是墨家科技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墨家科技思想的落脚点。墨家思想融合了价值理想与人本主义,是科学、人文的融合,同时还包含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政治哲学,注重由下至上的民主与集中。

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从其诞生之日就注定了要承担起技术革新、生产模式创新的重任,而且更有可能促进中国产业价值链升级和城市功能的转型。按照“尚同于学”的墨学精神,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应着力构建相关专业群,紧密对接地区发展最快、人才需求最为紧缺的产业,服务于社会。

三、服务外包人才教育如何“尚礼于人”

在儒学创建之初,就与“商”发生了关系。孔子提出“富而好礼”一语即在指点子贡,怎样将经商所得的财务纳入“仁义”的道德规范。司马迁也认为: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人富而仁义富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11]55

司马迁接着论子贡:

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着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而益彰者乎?[11]58

通过司马迁的分析,孔子之教之所以流布天下,子贡是很有贡献的。但汉代以后的儒者逐渐发展出“轻商”的偏见,一直到明前之际,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动,儒家伦理才再一次进入商业世界,而子贡也正式成为商人们崇拜的偶像。[12]

在古代,商是与科学成经纬关系的一体,就像今日的工商管理离不开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甚至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一样。今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更新,更离不开人生的信仰和恒久的职业行为习惯。互联网实现了全世界的互连互通,来自世界任何角落的人,不论性别、信仰、种族,都可以和全世界的个人、企业乃至国家进行合作、竞争与交流。这是一个分工合作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互相包容和理解,行事遵从共同的价值标准的时代。正是因为科技的日新月异,外包产业才能够不断兴盛。正是因为尊重、沟通、合作理念的恒久,外包成果才能够共享和圆融。儒学之“礼”是今天现代服务外包最大的资源。

服务产业是以服务人为中心的业态。中国服务外包目前对人的关注较少,对于来自于人、作用于人的服务外包产业的了解更少。只有切实解决服务外包过程中人的素养,解决人在应用技术服务人的过程中做到满足客户的需求,把握客户的感知并随时微调相关服务,才能更有利于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

随着中国产业转型步伐的加快,现有人才培养和输送能力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对人才素养的需求上,服务外包区别于传统制造型企业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人的“自律”行为习惯能力,而这些素养恰恰可以从传统儒家文化中找到根基。据调研,从服务外包企业人才素养需求匹配程度分析,企业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离岸服务外包的接单人员、系统架构师、信息安全管理人才,都要求沟通能力强、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有责任心、对待工作重视细节、注重职业礼仪、待人处事诚信、尊重领导、重视团队合作、具有正向的思维以及良好的工作习惯等,而这些人才素养的特征正好与儒学理念契合,儒家思想内涵深刻,每一个中国人都耳濡目染,儒家思想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和民族精神资源,谨言慎行等处事方式、思维习惯、情感状态,无意识地渗透到个人性格和身份意识层面,要构建和打造现代服务外包企业员工职业素养标准,儒学仍然是其核心的价值标准之一,儒学之“礼”对服务外包人才素养标准的建立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根据服务外包行业特点,无论专业方向是否相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均应学习两类公共课程:公共素质教育课程和公共专业技能课程,同时要制定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标准,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打造实训室,从提高学生的服务外包之礼仪入手,强化服务外包行业通用知识和技能学习,培养学生未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的基本素质。

四、结语

当前教育体制培养的服务外包人才,与企业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解决服务外包人才素质较低等问题,作为最前沿的服务外包教育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通过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建立服务外包人才教育文化办学理念,确立服务外包人才的职业素养标准。

梁漱溟说:“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13]秦汉以后儒学的传承绵延不绝。墨家是先秦时唯一具有科学精神的学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墨学的中断,其开创的科学精神被淹没在历史长河里,没能在传统文化中占据应有的地位,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缺少了科学的精神,墨学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可能的方向最终没能实现。时至今日,当众多的学者和学校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之时,墨学在服务外包时代其价值被重新发掘,体现它独特的魅力。对于中国现代科学发展观的建设,尤其对于新兴产业现代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科学教育要融合道德教育,科学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融合道德教育,实现两者的共融共生。

[1] 弗里德曼 托马斯.世界是平的[M].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2] 张建亮.《弟子规》传统文化与服务外包行业语言沟通艺术[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9):125.

[3] 李渔叔.墨子今注今译[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

[4] 梁启超.墨子校释·自序[M].北京:中华书局,1941:2.

[5] 王志远.三教圣典 品读论语[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202.

[6] 蔡希勤.百家品论语[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297.

[7] 钟肇鹏.孔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94.

[8] 廖群.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177.

[9] 陈雪良.墨子答客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

[10]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01.

[11] 李埏.《史记·货殖列传》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12] 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65-180.

[13]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222.

[14] 瞿锦秀.儒家生命观及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3,27(1):43-45,55.

[15] 许浩.高职教育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58-60,66.

[16] 周玲余.太仓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6):23-26.

猜你喜欢
墨家科学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一方汉字 几点墨彩——访汉字彩墨家周泰宇
风采童装(2018年1期)2018-04-12 02:04:57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