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静汝
自20世纪90年代起,互联网迅猛发展,从最初的官方运用,推广至个人应用,成为了传播信息的新平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研究室高级研究员克拉克曾说过:“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最大的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而网络人际传播(Computer Mediat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简称CMIC)是和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Face To Face,简称FTF)相对应的一种传播形式,它主要有两种方式:Email和网络聊天。目前我国网络环境下人际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网络人际传播基础知识的介绍;第二,从语言学和修辞学的角度考察网络人际传播的传播方式;第三,从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角度考察网络对人际传播的影响。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关于互联网上人际传播的研究状况尚处在一种有待深化和改进的状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人际传播学理论不断深入和扩展,网络环境下人际传播的研究会不断成熟。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且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用户可以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费用更加低廉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的联系方式,且可以进行视频通话。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截至2013年1月23日,微信用户达3亿。若只以用户数算,已超过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微信团队总负责人张小龙这样解释微信:“微信的起点,就是一套消息系统。这个消息系统的核心就是‘对象’和‘信息’,其关键的使命是沟通。” 在这里,他所指的沟通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机器的沟通。
(一)熟人之间的网络传播——人际关系的网络化传播
在现实社会生活的环境下,人际关系一般具有较为固定的传播对象,信息的传播通过面对面、书信、电话等方式完成。不同于传统的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的优势之一是增进了陌生人的信息传递。然而,微信对传播形式的发展是加强了熟人间的传播,促使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网络化。虽然微信用户也通过“摇一摇”、“账户查找”等方式添加好友,但是以“QQ好友列表”和“手机通讯录列表”渠道添加好友占很大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传播越来越多地依赖“体温媒体”手机,这其中,较为传统的形式便是电话,即电信移动用户。电信用户绝大多数是具有明确社会关系定位的信息传播,预先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社会关系,或具有较为明确的社会关系定位。微信的通讯录功能正是对于电信移动部分功能的代替和超越,促使用户之间逐步利用互联网来替代类似于传统电信网络的交往,而对传统电信的超越便是微信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网络终端设备便捷地传播信息。①以微信为代表的OTT服务更为用户提供了廉价的传播形式。所谓OTT 是Over The Top的缩写,是通信行业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这个词汇来源于篮球等体育运动,是“过顶传球”之意,指的是球类运动员(player)在他们头之上来回传送而到达目的地。即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而微信不仅可以使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进行网络人际传播,还可以利用微信网页版,使用PC终端通信。这种通讯方式目前只需用户支付给网络运营商相对低廉的网络数据流量费用,而微信平台本身完全免费。所以说,无论是从通讯的便捷和自由,还是从资费而言,微信开启了熟人间人际传播的新方式。除此之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QQ用户的覆盖率达中国互联网用户的66.13%。这意味着微信与QQ的高度贴合,使微信用户在添加朋友时能方便、简易地维持原有的QQ好友关系网。所以,微信用户的真实性较高、随意性低,用户本身更倾向于以现实中的真实身份出现在网络传播中。微信革新了以往呈现出“弱关系”的网络人际传播,作为连接熟人的新方式,网络空间中的好友与现实社会中的朋友身份逐步叠加与重合,创新了“强关系”的网络人际传播。
(二)陌生人之间的网络传播——网络带动人际传播
熟人指代“强关系”,陌生人指代“弱关系”。微信在创新“强关系”人际传播的同时,也发展了“弱关系”的人际传播,使二者相互融合,符合了现代人的社交习惯和心理。微信的“强关系”主要是通过QQ和手机通讯录实现的,而“弱关系”则是通过地理位置技术的融入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实现的,具体通过“摇一摇”(最新版本称为“一起按,加朋友”)、漂流瓶等功能完成。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且大龄未婚者数量不断增加。基于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的社会及心理的基本需求,会引发他们对媒体或其他来源的期待,而导致其对不同形态的媒体使用与从事其他活动的行为,从而获得需求的满足或其他非预期的结果。而微信的交际模式恰好迎合了受众的需要,满足了繁忙的都市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寻找朋友,甚至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并且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另外,由于网络空间进入的低门槛、高开放,网络传播体现出较弱的抑制性,而这就自然会影响到传播者形象、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在匿名的虚拟空间里,传播双方无需考虑现实中充满矛盾的利益关系,既不用担心自身形象受损,也不用考虑是否会给对方造成伤害。根据中国互联网调查社区发布的《关于网民使用微信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使用“摇一摇”、“漂流瓶”方式交友的人并未占据绝大部分,但是也具有相当的比例,分别为27.08%、12.79%。尽管其本质上是微信活跃用户的随机抽取,但通过它的确可以充当生活的排压阀,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虽然在网络人际传播发展的过程中,其他社交软件同样具有搜索陌生人的功能,但是微信的设计更具人性化与趣味性,更能满足受众的探索心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信任,彼此展示真实身份,由“弱关系”逐渐向“强关系”过度。这便是微信对网络人际传播的发展,通过网络带动人际传播。
(三)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人际传播
除了“熟人之间”和“陌生人之间”的微信人际传播外,微信还开创了一种较为特殊的传播形式,即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人际传播。这种传播主要通过腾讯公司于2012年8月推出的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号、服务号实现的。在这里,之所以不称其为组织传播或大众传播,是因为微信独特的传播模式。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二者更强调的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虽然近年不断有“分众化”的趋势,但是仍然不同于微信的传播形式。一方面,微信中“组织”身份繁多,不仅包括是企业、媒体、公共机构,还包括明星名人、个人用户创办的兴趣账号,如心理测试、搞笑集中营等。这与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相差甚远。另一方面,这改变了“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实现了“一对一”的传播。虽然在传播内容上存在同质化,但是给受众的体验,却是“一对一”的人际传播。微信中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传播是单线渠道的传播,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反馈的形式多样丰富,可以是文字、语音、视频,而传统的网络人际传播反馈方式大多倾向于文字,反馈相对便捷和高效,这依赖于个人传播和获取信息的自主性。②所以,在传送体系内,微信公号能够以高达到率,向更精准的受众推送,在反馈体系内,微信的私密性更强,受众也能更及时、平等地传递信息。微信利用公共平台实现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人际传播,创新了网络人际传播的新形式。
由于微信创造了网络人际传播新的形式,增添了网络人际传播新的符号,所以它自然具备网络人际传播新的特征。笔者认为,微信人际传播的新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开性与匿名性共存。在人们通过微信的“QQ好友列表”、“手机通讯录列表”添加联系人,进行熟人之间的人际传播时,微信人际传播是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网络化过程,呈现了自己在现实中真实的信息,体现出公开性的特征。公开性使得人们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更加坦诚。而当人们以“摇一摇”、“漂流瓶”的形式,进行陌生人之间的人际传播时,在交流之初,更偏向于采取不公开真实信息的形式,体现出匿名性的特征。个体的表现,往往与他在现实社会的表现展现出差异性。同时,由于个体淹没在了匿名的人群中,这便使个体在进行表达与表现自我时,会较少顾及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制约,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因为匿名性,个体不必对自己的言行承担后果。现实世界人际交流,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扰,例如传播者的社会地位、身份等。但网络的匿名也带来了人们之间社会等级差异的暂时缺失。这就使微信人际传播具有“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公开性与匿名性共存的特征。
第二,真实性与虚拟性共存。人们对于自身真实情况的公开性,也可以体现在利用微信进行人际传播时,真实性更强。然而,真实的信息也可能存在虚拟性的传播。尔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把在任何一种场合展示自我当成一种表演,目的是给人留下一种特别的印象:“个人表演的目的是要强调他自身的某些方面而隐藏其他方面。” 一般而言,这种自我展示,是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微信人际传播更有利于人们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主要是由于其“被减少了的传播暗示”和“潜在的非同步传播”。微信传递文字、图片和语音符号占绝大部分比例,所以微信在形成对方的印象时可塑性很强,这就是被减少了的传播暗示;潜在的非同步传播,即由于微信交流可以是非同步的,交流双方便可以专注于信息的选择、编辑、协调,从而达到交流的超人际效果,用于协调人际关系和信息管理的非同步交流渠道。③除了此情况外,个人信息的匿名性也是造成虚拟性的原因之一。但是,虚拟性中仍然夹杂着真实性,在人们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入个人的想法和真实的感情。
第三,传播符号的多样化与单一性并存。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即符号载体。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无疑是语言。语言又分为声音语言和书写语言。除此之外,还有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服饰以及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符号。而微信则改变了网络人际传播符号单一性的局面,增添了新的传播符号。对于传统文字和图片符号的传递,微信主要是通过文字短信、图片短信实现的,除此之外,微信还支持语音和视频符号的传递,使人们逐渐习惯于“说”的信息。与以往网络人际传播相比,语音符号传递的最大优势便是解放了人们的“手”和“眼”,使人们可以简单地通过“嘴”交流,语音短信可以随时录制和传送,提高了传播的效率。这也更适应了时间碎片化时代中人们生活节奏快、时间成本高的要求。而且,微信的视频功能使网络人际传播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这就是处于不同空间的受众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音画传播,令自身形态、通话环境得到生动而立体的展现。特别的是,朋友圈功能,人们可以在一条状态里发布多种符号。微信下进行的人际传播是传播主体多个的感官参与,与以往的网络人际传播较为单一的感官参与相区别。然而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传播中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人类无声沟通行为的美国学者R·L·伯德惠斯戴尔分析,在两个人互动的场合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传递的。辅助语言(语音、语凋、停顿等)、类语言(尖叫、呻吟、呜咽、叹息等)、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触摸乃至人际传播双方的间隔距离等无不传递丰富的信息和含义。④由此可见,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符号相比,微信的传播符号仍然是单一的,无法传递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符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网络人际传播媒介不断被研发和广泛使用,网络人际传播的内容、形式及效果也随着发生显著的变化。美国学者克莱·舍基在《Here Comes Everybody——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湿世界”的概念。他认为,未来世界是湿的。这里的“湿”是特指借由社会性软件,使得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人情味,变成有黏性、湿乎乎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信让我们的社交世界成为一个有黏性的、“湿湿”的世界。微信将QQ好友、手机通讯录和通过LBS定位的“摇一摇”和“漂流瓶”认识的人结成为一个整体,让我们的人际交流成为一个涵盖范围广、方便快捷又充满人情味和生活乐趣的圈子。⑤可以说,微信不仅促使网络传播形式得到发展,而且增添了传播符号。微信为网络人际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网络人际传播的新模式。
注释
①张长乐:《微信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的建构》,安徽大学硕士学士论文,2013年,p26。
②鲍励:《变迁中的邻里人际传播》,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p15。
③李玲玲:《在现实的“梦境”中呓语——试析网络人际传播中的身份》,《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第5期。
④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p25。
⑤刘洪梅:《微信沟通改变生活——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传播学解读》,《青年记者》,2013年第23期,p23。
1.冯鹏志:《伸延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