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30年回眸

2014-08-15 00:47许振东
河北职业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环渤海京津廊坊

许振东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随着步入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越来越深地走进大众们的视野,并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廊坊这块紧邻京津的区域。几乎每天都有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报纸的、网络的、官方的、民间的,有如潮起潮落,云起云舒,让人目不暇接,激动不已。

对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最早构想,从政府的层面来看,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早在1982年,“首都圈”概念就出现在《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当时“首都圈”由两个圈层组成:内圈是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省的唐山、廊坊和秦皇岛三市;外圈则包括河北的承德、张家口、保定和沧州。1986年,在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的倡导下,环渤海地区15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环渤海圈的概念开始形成。到了“八五”期间,北京市计划委员会邀请了河北、天津的80余位专家,开展了《首都及周边地区生产力合理布局研究》,他们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分工,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力布局具体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与省计委开展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围绕着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相应地提出推进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与京津联合的有效途径和对策。1996年,为充分利用河北环抱京津、濒临渤海的这两大优势,推动河北经济的高速发展,河北省正式提出“两环带动战略”。

“两环带动战略”的概念提出几年后,在建设部的直接领导下,在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吴良镛教授主持,组织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的100余名专家、学者正式开展了《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研究。2001年,此课题组编制的“大北京规划”——《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正式公布,提出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实施双核心—多中心都市圈战略,为形成京津冀一体化的共识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后,又分别于2006年、2013年发布了第二、三期报告,提出新的“畿辅”观,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

2004年关于环渤海区域的关注可谓空前高涨,“环渤海经济圈高层论坛”在原来三省二市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山西和内蒙古一省一自治区,并在会上达成了“北京共识”。随后又召开了五省二市主要领导参加的“环渤海经济合作会议”,形成了“廊坊框架”。同年还召开了“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合作论坛”和“环渤海区域中日韩经济合作发展论坛”这两个代表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会议。但应该注意到,环渤海经济圈包含的范围太大,七省区无论从面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上来看都是超大规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在产业、要素、市场等方面的联系较为松散,协作和发展也比较缓慢。5月18日上午,北京市发改委邀请天津、河北等地的专家学者就京津冀都市圈和首都经济圈的发展战略召开研讨会。会上,北京市发改委提出了“3+2”首都经济圈以及“一轴、两核、三区”为框架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战略构想。2004年6月,环渤海合作机制会议在廊坊举行。会议草拟了《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环渤海地区合作机制的新发展。同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合作座谈会”,拉开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的帷幕。会上明确了京津冀都市圈的范围,包括北京、天津、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沧州、张家口和承德等10个城市(“2+8”模式),面积18.34万平方公里,大家认为本区域是我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之后的第三大都市圈,也将是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进入到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京津一体化再次步入快车道。2010年11月11日,河北省在京召开“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启动环首都经济圈规划方案的意见征集。按照河北省公布的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涿州、涞水等13个(后来增加为14个)县(市、区)由于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划入环首都经济圈规划范围内。此区域总面积3.01万平方公里,与北京加起来比东京圈还大1万多平方公里。在此区域内的县市区中,离北京最近的廊坊市占6个,这说明廊坊与北京的密切联系,也把廊坊推向了环首都经济圈的“领唱”位置。2011年1月,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写入河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很快,河北省上下为此概念而兴奋不已。不过,北京方面对此颇为冷淡。半年之后,河北省方面也开始冷却这一概念,不在媒体上重点提及。据称,冷却源自对北京周边的河北区县房价飙升的担忧——北京需要转移产业和人口,但周边房价的飙升并无益于这种转移。

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的概念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成为国家战略,京津一体化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2011年5月,首届京津冀区域合作高端会议在河北廊坊召开。本次高端会议的主题为“首都经济圈发展新商机”,是2011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和京津冀三地的领导、专家,与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地的专家就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与会嘉宾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京津冀区域合作又进入到一个新阶段。2012年12月22日,北京新机场建设获国务院批准,在经历了4年漫长的论证之后,北京新机场项目终于尘埃落定。这为京津冀一体化化的实质发展,进行了有力的助推。

2014年,注定将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新纪元的真正启始。1月8日,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构筑以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石家庄、唐山两大城市为区域中心,其他设区市为支点的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本月,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配合编制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抓紧编制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协调机制,主动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发展。

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要求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并要求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3月上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2014年重点工作时,提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

3月26日出台的《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河北省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及新兴中心城市多点支撑作用。27日,河北省召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在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中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转移的4大重点平台的功能和产业定位。

可以说,在30余年的改革开放期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不缺乏关注,也不缺乏规划,专家学者们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描绘了一幅又一幅近乎完美的、令人向往的规划和蓝图。但是,多少有点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长时间以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仍然处于自然发展阶段,区域内部的行政区经济分散化大于一体化,分割强于依存,排斥多于合作,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内部,特别是城市群体之间形成的一些不合理、不平等因素仍然在发挥作用并不断强化,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发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但此次,在习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下,京津冀一体化的集结号再次吹响,进军的鼓角一阵强似一阵,对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和到来,我们充满期待与渴盼!

猜你喜欢
环渤海京津廊坊
火出圈了!2000亿尾的环渤海虾苗圈跑出了一匹黑马
基于ARIMA模型的环渤海典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研究
廊坊专场(二)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环渤海港口群内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的中心收敛和空间溢出性——以环渤海城市群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