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演进的概念,关于它的定义有很多种,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和其他通信方式增进国际贸易的职能。”国际化标准组织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内容与需求交换的一种通用术语。”笔者认为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整个商务过程。
农业电子商务本质也是一种商务活动,是从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发展来的新的社会经济运作模式,但它是以农产品为交易对象的,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参与的实体有农民、农业企业、商家、消费者以及认证中心、配送机构、物流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
据统计,截至2012年,新疆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 208.78万户,网民883万,普及率40.3%;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 901.7万户,同比增长34.24%,高于全国手机网民17.5%的增速,在移动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53.96%,高于全国36.5%的平均水平。2012年5月,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乌鲁木齐成为第四个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为我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
新疆种植基地布局正在进一步优化,截至2011年全区已突破1800万亩的林果面积,环塔里木盆地周边,已经成为盛产红枣、杏、香梨、无花果、核桃、苹果、巴旦木的林果主要地区,种植面积超过666.67万公顷,吐哈盆地成为以葡萄、哈密瓜为主的特色林果生产基地,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已经成为以苹果、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生产基地,组成了“一县一品,一乡一品”和区域化特色鲜明的农业带。
但是,目前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新疆各地区农业企业或相关子行业之间展电子商务的程度不尽相同。据调查,乌鲁木齐市的部分中小公司和批发零售商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并拓展了自己的网上销售渠道,这些商家主要分布于北园春水果批发市场、东环路水果批发市场、骑马山路新北园春水果批发市场、红山农贸市场等。但是如南疆等偏远地区的一些农业企业因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有限至今依靠传统的销售模式,开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商家较少。
SWOT分析是一种战略分析的常用手段,分别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简写。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我们明白内部环境中的优势与劣势而且可以发现外部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
1.具有全新的运作模式
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赋予农业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B2B、B2C、C2C、P2B、O2O等模式相继出现,并重构了市场规则,所有农业企业无论在资金、规模等方面雄厚与否,在网络上一律平等,竞争规则的改变使农业的实力得到了新的注释。新疆的农业企业可以利用因特网把一些特色农产品打向世界,使本地农业实现国际化。
2.拥有便捷的操作方式
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模式将一去不复返,农民在电脑旁敲敲键盘,轻点鼠标就能十分便捷、快速的完成信贷、担保、结汇等,提高了生产的适应性,这也解决了新疆“最后一公里”不畅通的现状。网上的记录、统计功能能很快反映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购买习惯,只要供应商想知道,便会得到对消费者的需求方向的透彻解析。
3.具备全新的农业服务
农业电子商务是一场伟大的革命,紧跟其后的是服务业的迅速崛起,从而构造出了全新的服务方式,极大地拓宽了农业服务领域,满足了分散的农民对农业服务多种多样的需求。如今,新疆的农业电子商务能为从农业生产资料到种植、养殖,再到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大流通这一动态全过程提供服务,这条链上汇集了众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并且,这个巨大的服务链条正在随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而日趋完善。
1.应用不足,客户群体分布不均
纵观全疆网络系统,主要是由政府主办的公益型网络与企业创办的运营型网络组成的农业信息网络世界。在这个庞大的世界中,主要以信息发布为主体而实际应用明显不足。北疆和南疆的客户群体分布不均,在这种环境下推动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2.思想观念滞后,文化基础较低
由于新疆的地理和历史因素,大部分农民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对于农业电子商务的生产、销售等环节还停留在“手摸”、“耳听”、“口尝”等习惯上,认为电子商务本身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事物,可信度不高。受到文化和语言基础的限制,新疆的农民学习新技术的平均时间要比大学生长很多,所以在技术上普遍不高,也就没有能力获取和筛选有用的信息,更谈不上在网上发布信息了。因此,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仍然很缓慢。
3.电子商务网站专业化水平较低
目前,除了几个有权威的网站以外,新疆的很多涉农网站都有很大的雷同,缺少专业化水准和特色,内容繁杂,更新时间长,多以信息撮合为主,支付功能却不完善。而且还存在不少网站以为领导服务为主却忽略了指导农民生产、真正适应农民的主要任务。
1.巨大的市场潜力
新疆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大省。农民人口占全疆的绝大多数,如果把电子商务应用到农业领域便可以为大而分散的农产品市场提供解决方案。市场将会化零为整并且通过互联网进行统一管理,这样既提高了组织水平,又提升了单个农户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将新疆农产品市场伸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众多国家,增加新疆的国际影响力并获得丰厚的收益。所以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新疆具有广阔的空间,巨大的潜力,乐观的前景。
2.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
有数据表明,在IT行业,每隔半年就有一次技术革新,每5年就有一次技术性的革命,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大硬件,软件公司竞争日趋激烈,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层出不穷。这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就日趋完善,市场的完善为商务的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商业将更加繁荣。新疆的农业电子商务水平也会水涨船高。
1.疆内部分企业对农业电子商务的轻视
疆内的一些企业对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缺乏清晰的理解,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没有采取任何政策上的倾斜来支持。很多传统的企业家缺乏对电子商务的基本认识。农业电子商务基础建设一般具有初期投入较大而回收较慢的特点。
2.虚拟网络的安全隐患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对网络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不过,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如身份认证技术、病毒防范技术、防火墙技术以及虚拟专用网VPN技术等都不能绝对性的保证网络安全,而DOS对网站的威胁却变得越来越大,以网络瘫痪为目的的袭击比传统的恐怖主义袭击更加强烈,破坏性更大。而新疆正是民族,宗教,文化集中地,自然冲突时有发生,这也加大了网络安全维护的挑战性。
3.农产品的物流问题
新疆的农产品物流比起内地来说还相当不成熟。首先,农产品物流信息总是滞后,供应链信息不能顺畅的到达对方;其次,生产者因为自身知识水平和外部环境问题不能充分利用信息,不能依次安排生产,造成脱销。再次,物流主体缺乏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管理方式及手段落后,效率低下。最后,农产品产销双方不能有效的利用信息,使得物流环节过多,流通和交易的成本节节攀升。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为在新疆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一大瓶颈。
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是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应该首先从人才方面下手,政府应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进入农业电子商务领域,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农业电子商务专家资讯系统,以较低费用或免费方式向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农业电子商务方面的咨询服务。
各级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加强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继续建设好以广播电视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为主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完善全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网上交易市场。由于当前全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上,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民文化素质较高,应该积极发展互联网,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农民上网,接受网络信息服务。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知识水平较低,应该依托目前较为普及的电话网,电视网广播网,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
政府要大力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第一,要加快农产品物流的标准化进程。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推行国际化标准,如托盘、货架、装卸机具、条形码等,联合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农产品质量指标,包括理化指标,感官指标等。第二,要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根据市场竞争环境和资源约束,从合同履约、信用、合作愿望、生产、服务、参与动机等方面综合评价合作伙伴,确保伙伴利益一致性。第三,准确定位顾客服务水平。在农产品物流运作时,要以顾客需求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开展差异化,确定合理的顾客服务水平,使供应链实现对顾客要求的快速响应。
[1] 殷小波.对新疆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 ,2008;(01):32-45.
[2] 李彬彬. 电子商务为我国农业发展加油助力[J]. 今日湖北 ,2011;(4):17-18.
[3] 纪香清,赵曌.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 电子商务,2010;12:45-46.
[4] 朱君璇.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J]. 农业经济,2008;(11):05-07.
[5] 周艳榕,邹勇. 我国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2007;(10):135-138.
[6] 陈牛平. 国外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0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