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茜
(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72)
大学生党员是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学生中的“旗帜”。高校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到教育和引领“双管齐下”,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因此,构建大学生入党分层次教育培养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在入党培养过程中,要经历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等不同阶段的考察和培养。因此,入党教育过程也相应的要经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预备党员考察培养和党员培训等几个阶段。要根据每个教育阶段的对象不同,设置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培训效果。但有些高校在大学生入党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教育内容“上下口径一般粗”,忽视了大学生入党不同阶段的特点,导致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大学生入党教育培养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完整的系统工程。但在党员教育过程中,有时仅仅侧重个别的主题,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缺乏从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到最新理论成果的系统化的教育,导致部分大学生党员对党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对党的理论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引发信仰动摇、信仰异化的严重后果;有的高校往往只强调党员的自身修养,注重党员的自律和慎独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党员在管理协调能力、人及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导致部分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够高,模范带头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除上述问题外,有些高校仅仅注重入党前的教育,忽视了入党后的教育,影响了党员教育的连贯性,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针对大学生入党教育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将大学生入党教育培养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认真对待,不断加大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积极构建新生“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基础教育”、发展对象“强化教育”、预备党员“跟踪教育”、正式党员“先锋教育”、毕业生党员“旗帜教育”等六个层次的大学生入党教育培养体系。
做好入学培训教育,把党的基本知识,党员的标准、要求和发展党员的程序等编入新生必学的《学生手册》,从入学的第一堂课起,对所有新生进行教育培训。
在迎新生过程中,安排学生党员负责重要的接待、服务工作。个学生党支部分别召开本专业新生与学生党员见面会,学生党员为新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各个方面介绍经验和建议,以实际行动带领新生、服务新生,身体力行为新生做榜样教育。同时,选派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担任班主任助理、辅导员助理等工作,使新生在入学之初就树立起“入党光荣”的意识。
对于已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要做到严格要求,积极引导,通过开拓教育阵地等多种渠道,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打牢入党基础。
除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日常教育培养外,还可以通过建设“党员之家”、开辟“积极分子活动角”等方式定期集中活动,加强对入党及积分子的教育培养。同时在学生比较集中的地方,如学生公寓、学生活动中心、学生社团等地点开设“党员园地”或“积极分子之窗”,宣传入党积极分子应知应会的党的基本知识,交流他们学习的心得体会。充分发挥各级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组织的补充和延伸作用,在社会实践、军训、各种文体活动、各类比赛、竞赛等大型活动中,把入党积极分子作为骨干和重点,让他们参与策划、准备、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在活动中对他们进行教育、培养和锻炼,不断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的组织观念和团结协作意识。
对党员发展对象的教育培养,是入党前教育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注重提高培训的标准、层次和质量,切实保证培训的效果,使学生接收一次强化教育,在思想觉悟和对党的认识上都得到一次“飞跃”。
首先,要严肃培训纪律。坚持把学习培训情况作为发展党员的重要依据,做到每期理论与实践课程少于40学时者不发展,无故缺课者不发展,因事请假超过规定学时者不发展,结业考核不合格者不发展。
其次,要丰富培训内容。把培训的重点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党员,大学生涯的科学规划等方面。同时针对党的最新理论和工作方针以及如何结合本专业实际加强党性锻炼等内容进行讲解,做到培训课程安排紧凑,培训内容丰富实用。
再次,要拓宽培训形式。根据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互动、乐于实践的实际,坚持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知识竞赛、心得交流、座谈讨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人物、实践党课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
把预备党员的理论教育和行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预备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使其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心贴心汇报思想。要求预备党员每季度至少向党组织书面汇报一次思想,填写一次《预备党员预备考察鉴定表》,认真对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汇报,重点汇报自己的主要缺点和不足,找出改进办法。
面对面谈话交流。要求入党培养人每个月与预备党员进行一次谈话,了解他们的新情况、新收获、新体会、新问题,帮助他们查找问题,发现不足,指明努力方向。
背靠背征求意见。设计《预备党员群众评议表》,包括预备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内容,由所在党支部每学期发给有关群众,采取无记名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发现的问题,所在党支部分析研究,指定专人对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
对于正式党员,教育的重点要放在过好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参加社会实践上,使他们不断成长,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组织生活中加强教育。组织党员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员双评等活动,引导党员剖析自我、互相提醒,学习典型、查找差距,接受再教育、获得新提高。
在发挥作用中加强教育。对正式党员进行认真考察,让他们担任支部委员,或做入党介绍人,或策划和组织各种大型活动,给他们分任务、压担子,通过在工作中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引导他们深入开展自我教育,实施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提高。
在社会实践中加强教育。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加强党性锻炼。利用各种节假日,组织大学生党员走进农村、社区、孤儿院、养老院、大企业等,开展奉献爱心、贡献社会等活动。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使大学生党员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意识。
要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着力引导毕业生党员树立旗帜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毕业生中的一面“旗帜”。
引导毕业生党员树立旗帜意识。结合毕业生党员实际,开展“树立毕业生党员形象,展开学生党员风采”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毕业生党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三支一扶”的自愿者;开展离校前为母校做一件好事等活动,使毕业生党员树立起“在学校是一面旗帜,在工作岗位上也是一面旗帜”的意识。
面向毕业生党员开展离校教育。召开毕业生党员组织生活会,号召毕业生党员自发提出“向我看齐”的口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大在校的学生党员作出表率;离校前对毕业生党员提出要求和希望,倡导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站好“最后一班岗”,展示出毕业生党员的良好形象。
组织优秀毕业生党员回校以老带新。每年5—6月份,要求每个院系党组织,将优秀毕业生党员代表邀请回校,召开应、往届毕业生党员座谈会,与即将离校的学生党员座谈走出校门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本职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为应届毕业生党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脊梁,而大学生党员是当代大学生的中流砥柱,是共产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青春力量,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入党教育培养工作。当前,我们在入党教育培养工作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入党教育培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切实加强入党教育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不断为党组织输送新鲜健康的血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