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冰
(浙江传媒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浙江杭州310018)
长期以来,美国并不甚重视外语教育。然而,跨入新世纪之始,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日益重视国内的外语学。2005年2月,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28号决议,将2005年定为“外语学习年”(Year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y);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大学校长峰会上提出“国家安全语言计划”(National Security Language Initiative),旨在从幼儿园开始培养美国学生的外语能力,特别是阿拉伯语、汉语、俄语、印地语等急需的“关键”语种,加强外语人才培养。据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最新统计,美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学生在校所学的语种多达219种。在对外语教学重视的同时,美国的教师、学者们也意识到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包括文化教学。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关系密切,语言教学必须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就受到了众多语言学家和教育家的关注。美国学者Brooks(1960)在其重要著作《语言和语言学习》中列举了语言教学中的64个文化主题,诸如问候、个人物品、烟草与吸烟、言语禁忌、餐馆、酒吧、礼貌模式等等。[1]这本著作开创性地把语言学习的重点从教授地理、历史转移到研究文化的人类学方法上。让人们意识到文化不是什么美学思考或高深的理念,而就存在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想法和态度之中。继Brooks之后,Nostrand(1974)提出了一种文化的“新兴模型”(Emergent Model),全面分析了文化教学的内容,其中包含“文化、社会、冲突、生态与技术、个人、跨文化环境”六大类。[2]80年代后,随着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学者们开始探究文化的动态性以及文化融合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正如Lessard-Clouston(1997)所说,“学生确实需要形成有关目的语文化的知识,但只是愿意接受文化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针对目标文化,掌握一些合适的交流及行为技巧……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这样他们就能理解目的语文化和本族文化一样,也具有动态本质。”[3]英国学者Byram等人(1994)在经过广泛调研之后,创建了一个将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模式中,Byram系统地阐述了文化教学的方法、文化教学所应遵循的原则、文化教学的内容以及文化教学的评估方法。[4]这些成果都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参考资源。
1996年,美国教育部联合多个外语教学协会共同制定了《外语学习标准:准备迎接21世纪》。这份《标准》的出台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所未有的一致认同。外语成为了继科学、历史、地理、公民学、艺术、英语之后第七门也是最后一门接受政府资助而编制的全国标准的学科(它们同属于老布什政府于1991年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的一部分)。[5]此后,各州也纷纷根据该标准制定各自的外语标准和课程框架。《外语学习标准》并非课程大纲,它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或教学顺序,而是对学生达到这些标准的所需的指导原则及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并较好地体现了外语学习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连贯性。1999年《标准》经修订补充再版,增加了好几种语言的学习目标,并将适用范围扩展到大学阶段。
两个版本的《标准》有五个共同的核心目标——交际、文化、联接、比较、社区。其中,文化教学目标仅次于交际目标,被提到外语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标准》提出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文化:文化观念(包括观点、态度、信仰、价值观等)、文化习俗(包括社会交往方式)和文化产物(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习俗和产物都与观念相关,并都体现出社会文化的观念形态。根据《标准》,文化教学的第一个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目的语文化习俗和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第二个目标是能理解目的语文化产物与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此外,学生还应通过比较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更好地理解文化观念。[5]
目前,外语课程在美国的中小学阶段并不是必修课程,不过仍有25%的小学和79%的中学(包括91%的高中)开设了外语课程。[6]据美国现代语言协会2009年秋对全美2500多所大学选修外语的学生人数的调查报告显示,[7]美国高校学习外语的热情持续升温,选修外语的学生人数比2002年总体增长了19.5%。选修人数最多的是西班牙语,约86.5万人,其次为法语和德语。选修汉语的人数比2006年增长了18.2%,达6万多人,排在第7位。增幅最快的是阿拉伯语,选修人数达3.5万多人,排名上升至第8位。虽然没有全国统一的外语教学大纲和教材,但美国教育部或各州教育部制定的《外语学习标准》在实际外语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据统计,2008年中小学外语教师根据《标准》拟定教学计划的比例比1997年翻了 3 倍。[6]
以加利福尼亚州教育部于2009年6月新公布的《公立学校外语课程框架(K-12)》为例,分析该州外语课程中的文化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框架》指出,交际是外语学习的核心;为了顺利地用外语进行交流,学生必须发展外语学习技能,熟悉目的语文化,了解目的语社会中语言和文化是如何相互影响的。[8]加州的学生除熟练掌握外语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以外,还应充分了解目的语文化。《框架》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该社会的艺术、音乐、文学产物;其次是该社会中成员的社交礼俗。加州的外语课程应涵盖目的语文化的这两方面内容。《框架》还特别强调外语学习过程中对目的语与母语在语言文化上的比较。学生通过学习目的语及其文化,自然就会将之与英语和美国文化进行比较。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目的语语言体系和文化的有关知识,也能更好地理解母语和本族文化。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要阐明,文化比较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出文化的高下,而是为了培养语言文化的理解力,这种理解力有助于学生增强目的语及母语的读写能力。
美国外语课堂普遍采用交际教学法,注重对学生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的教学模式有四种:[9](1)传统模式。这种模式是美国小学阶段最常使用的。外语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每周安排3-5次课,每次20-50分钟。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同时发展听说读写的技能。(2)探索模式。这种模式旨在使学生对别国的文化和语言有大致的了解,而不是为了熟练掌握某种语言。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会接触到1种以上的外语,通常每周授课1-2次,每次20-30分钟。(3)浸入模式。这种模式可分为完全浸入式和部分浸入式两种。完全浸入式要求学生用外语学习所有科目;部分浸入式只要求学生用外语学习部分科目。部分浸入式教学在美国更为普遍,例如学校可安排学生在上午用外语学习社会学、科学课程,而在下午用英语学习数学、语言艺术课程。(4)双向浸入模式。这是浸入模式的一个变种。在这种模式中,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和以非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被编在同一个班(通常各占一半),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活动,两种语言各占50%的时间。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教师都会在课堂中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从传统的图片、实物、教具到现代的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设计各种丰富的教学活动,创设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更有效地习得外语及目的语文化。
自美国教育部1996年出台《外语学习标准》至今,近90%的公立中小学外语教师都以此为准绳进行实际课堂教学。现以《标准》中列举的具体教学样本为例,阐述美国外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方法。如在康涅狄格州西哈特福德镇的一所初中,Chen老师将在汉语课上向八年级学生讲授“中国的农历”一课。依据《标准》,本单元课程的文化教学目标是(1)目的语文化的产物,(2)目的语和母语文化的比较。在第一堂课上,教师先运用故事卡片讲述以十二生肖命名年份(动物赛跑)的民间传说,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回忆故事的细节,并绘制相应的海报,还可以鼓励学生用中文写上赛跑的日期、时间、地点和名次。第二堂课上,教师让学生讨论美国日历和中国农历的不同,探究两种日历在各自文化中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用中国农历的十二生肖制作日历,并在上面标注家庭成员的生日、庆祝日、学校活动及其他的特别事件。[5]在这一单元课上,教师向学生讲述并使之讨论了十二生肖的民间传说(即文化的产物),通过多种课堂活动让学生比较、探讨了中美文化中日历的差异(即文化比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日历在某种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如文化习俗和文化产物(该单元课程体现为文化产物)入手,通过和母语文化的比较,将其和更为深层的文化观念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认知目的语文化的目标。
(一)语言与文化教学并重,构建全面的外语教学框架。美国的《外语学习标准》提出的五个核心目标,不仅仅反映对语言学习的要求,而且还是把“交际”和“文化”作为建立新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语言交际是二语学习的核心,文化认知则强调通过学习外语,获得和理解目的语文化的知识,而这又是真正掌握目的语的前提。《标准》以语言交际能力为中心,将语言与文化教学并重,构建了一个综合、全面的外语教学目标体系。
(二)强调语言与文化的比较,培养语言文化的理解力。美国的外语教学还特别强调将目的语和母语文化进行比较。通过语言文化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洞察力,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值得提出的一点是,这种比较不是为了分出语言与文化的优劣,而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化的对比中,既获得对目的语及文化的认知,也加深了对母语和本族文化的理解。这种认知方式的培养非常契合全球化大背景下对新世纪人才的需求。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习得目的语文化。美国课堂中采用的外语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无论何种模式均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活动中师生大量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常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用外语表达、解释和讨论目的语的礼俗文化。教师还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学会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去查找所需的目的语文化知识,用必要的交际策略识别重要的文化特征和观念,并把这些特征和观念恰当地应用到日常交际中。
近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界对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日益重视,也开始提倡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美国在外语教学中渗透礼俗文化的经验为我国外语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我们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吸收其中有益的部分,努力使我国的外语教学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1] Brooks,Nelson.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Harcourt:Brace Jovanovich.1960.
[2] Nostrand,H.L.Empathy for a second culture:Motivations and techniques[A].In Jarvis,G.A.Responding to New Realities[C].ACTFL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Series,vol.5.Skokie,Illinois:National Textbook.1974.
[3] Lessard-Clouston,M.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in L2/FL Education[A].In Ronko,K.G.Studies in English [C].Japan:Kwansei Gakuin University Press.1997.25,131-150.
[4] Byram,M.,Morgan,C.and Colleagues.Teaching-and-Learning Language-and-Culture[M].Bridgend:WBC Ltd.1994.
[5] National Standard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oject.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M].Lawrence,Kans:Allen Press.1996.
[6] Rhodes,N.C.,& Pufahl,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U.S.schools: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M].Washington,DC: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2010.
[7]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ew MLA Survey Report Finds that the Study of 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is Growing and Diversifying at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B/OL].[2002-03-26].http://depts.washington.edu/envision/project_resources/biblio_alpha.html.
[8] Foreign Language Framework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s,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Twelve[M].Sacramento: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3.
[9] The ERIC Review.K-12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J].Washington,DC:ERIC Review,vol.6 issue 1 Fall 1998.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