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2014-08-15 00:47邵琳艳
河北职业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物流中职

邵琳艳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该《决定》指出“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1]。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据统计,我国目前物流行业从业人员2500万人,但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不足30%,远低于其他行业的水平,因而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来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其中不乏对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尝试。然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中高职衔接不畅的问题,研究如何优化课程设计,促进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高职衔接中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教育部对中高职衔接的定义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高职衔接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行业指导、教师培养和集团化办学等十大衔接内容[2]。课程体系将社会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连接起来反映社会对人才的具体的需求,因而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最有效载体,是衔接的关键步骤。国内目前中高职衔接的模式主要有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对口单招等模式,但各种模式的衔接效果均不理想,中高职院校衔接中课程体系设计存在不足之处。

(一)课程推进以理论深化为主线,而非学生能力发展为内在逻辑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以“三段式”为开展逻辑,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按照从文化基础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到职业能力训练课程的顺序逐步展开,这种课程的安排路径是知识发展的逻辑,它和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完全相反,是以学问为导向的。这一逻辑下的课程体系编制使得许多繁难的专业理论课程被集中到中职教育阶段,即使中职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在长学制下理论和实践在时间上间隔太久使得后期高职阶段的学习产生困难。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课程开展顺序应该依据人的心理发展逻辑,职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多要素交互的综合发展过程。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应该考虑学生是如何接受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合理展开顺序应该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为依据,根据学生从中职到高职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安排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3]。

(二)课程规划采用简单对比排重,而非整体综合考虑

在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上,按照什么思路和步骤形成课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中缺乏系统性和递进的考虑,使得中高职之间专业课程设置重复率高,教学内容上没有明显的层次提高。国内院校解决课程衔接的问题主要采用“对照式”和“下延式”两种路径,前者是将现有的中职和高职物流课程内容进行对照,将两者间重复部分合并或删减形成衔接的课程体系,后者则以高职的物流课程体系为基准,把中职院校能承担的课程下移到中职,形成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这两种方式虽然能有效降低课程的重复率,但是都是在现有课程基础上形成,并未在课程体系衔接基础上产生新的增量,无法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更为重要的意义,即提升人才培养目标水平发展学生更为重要的技术能力。现有模式还存在高职挤压中职,将繁难的、成本高的专业课程推给中职院校的弊端。因而要实现课程的衔接,应根据中高职培养的总年限规划培养目标,再根据目标进行整体的课程体系的设计,而不是现在的简单的重组和排重。

(三)课程考评采用简单的理论考核,而非职业能力的考察

科学的考评体系是检查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学生的课程考察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大多数考评停留在笔试阶段,考核内容侧重于对书本的记忆和背诵,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考核涉及较少,导致一些中职阶段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高职阶段无法适应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更高的考核。另外,国内职业院校的教学和课程计划制定随意性大,没有经过岗位和行业专家的严格论证。物流是一项服务社会的专业,但很多专业课的设置按照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标准设计,没有根据物流行业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设计。

(四)课程任务的承担按照院校的话语权,而非基于院校的资源

中高职课程衔接涉及到中职和高职两个教育实体,必然涉及到两级院校各自的利益。在目前的课程任务承担中,高职掌握课程安排的话语权而中职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目前中职院校的三年承担了学生培养的大多数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而高职的两年中一年用于顶岗实习,真正承担学生能力培养的时间只有一年。高职拥有更多的教学资源本应更多的承担培养任务,却由于掌握话语权而将大量的课程内容推给中职,挤压中职院校生存空间。

二、中高职衔接中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及经验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受管理体制衔接不畅、课程开发理念不一致和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的影响,造成了课程设置的重复率高、缺乏层次性和统一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还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衔接的过程中应遵循客观的规律、原则并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一)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第一,职业能力为本的原则。中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在设计物流管理的课程体系时应基于物流岗位的不同职业能力要求来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职业教育面向职业岗位,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职业能力为本,注重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培育。

第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物流是流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市场导向,课程体系直接面对职业岗位。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应遵循市场规律,顺应现代物流的理念和要求,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合理调配课程。

第三,层次递进和完整性的原则。课程体系的衔接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模式。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衔接中需要体现中高职的层次递进,而不是课程的简单叠加和排列。同时在中高职的贯通过程中,不仅要体现两者间的统一和递进关系,还要保持自身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设计的国内外经验

国内外的院校在探索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衔接时,开展的很多有益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我国香港地区院校拥有丰富的物流管理学生培养的经验。特区政府的教育部门推动资历架构的制度设计,成立物流行业资讯委员会并制定颁布行业能力标准说明,院校以此设计物流管理的课程体系[4]。“物流业培训资讯委员会”将物流业分为货运、海运、空运及快递、陆地及配送、仓库及物流中心、支援及辅助服务等6大细分行业,并制定了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这些能力标准则由行业知识、专业技能等“能力单元”组成,各院校则可依据能力单元开设课程使得学生能达到物流行业的要求。

美国和俄罗斯的院校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上采用“纵向延伸模式”,通过制定和颁布相应法规,实施一体化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中高职互通和衔接,学生在中高职的不同阶段都可以获得相近工作范围的职业资格。英国和澳大利亚则采用“横向扩展模式”,通过构建全国统一的资格框架体系,各类教育实行资格认证和学分互换,实行模块化的课程并由第三方进行质量评价。德国和法国的院校则采用“横纵向模式”,实行过渡教育或补习制度,使不同类型中等教育毕业生能达到规定的入学资格。我国大陆院校在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衔接中应当借鉴以上的经验,并立足国情积极探索。

三、中高职衔接中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建议

我国目前的中高职衔接受现行体制的制约,缺乏政策层面的统一规范以及行业协会的专业指导。各部门间缺乏沟通条块分割,未能建立起一个信息沟通的立交桥。中高职衔接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但落实到微观的课程体系上,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由政府组织教育、劳动部门和行业专家学者等共同开发规范专业教学大纲,并协调中高职院校间的沟通,明确各自的职责,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一)加强政府宏观统筹管理,规范物流专业课程目录[5]

我国中职院校一般由属地政府管理而高职院校则由省一级的政府管理,由于管理的不统一,导致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在课程的设计中存在很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使课程无法实现真正的衔接,因而需要由教育部门出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打破政策性障碍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借鉴香港特区的做法成立“物流业培训咨询委员会”,由协会组织将物流管理的能力标准进行划分,以此为基础统一设计课程目录,并规定中高职院校承担的相应课程。政府部门需要统筹好专业布局、统筹招生和督导评估,通过监督评估来推动中高职教育办学机构内部改革,同时,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通过制度来约束中高职院校的行为,发挥政府宏观统筹和政策干预的作用,并从招生计划、办学方式和教师招聘等环节促进衔接。

(二)加强与行业的合作,以职业性为导向统一物流专业课程标准

在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设计的过程中,院校应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分析最新的行业标准,根据对应的行业标准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院校的课程体系。目前国内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包括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营销和信息等,在课程设置时应根据不同岗位的能力需求和能力标准开展课程设计。物流就业岗可以分为物流操作类如仓管员、报关员和跟单员等。第二类是物流管理类如仓库主管、货运主管和采购主管等,在课程设计时要基于两类岗位的能力需求与企业合作开设相应的物流课程,同时理顺中职与高职课程开展顺序,分清各门课程间知识结构上下承接顺序和平行支撑关系,避免两个阶段课程的重复,实现两级院校课程的递进[6]。研究物流专业课程的衔接,不仅要考虑不同课程间的衔接,还需要考虑同一课程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衔接,对于物流专业核心课程如物流理论、仓储管理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在两阶段都需开设并体现层次差异。

(三)加强核心能力培养,开发模块化课程单元

学生能力培养是落实到课程中实现的,院校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竞争力。模块化课程是目前院校课程设置的重要改革手段。通过将学生能力划分为不同的学习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实现差异化教学。在物流专业模块化课程开发设计过程中,根据国家颁布的岗位能力标准进行课程模块化设计。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模块,包含经济学、会计学和商务英语等;管理能力课程模块,包含物流管理、航空货物管理、航海运输管理和顾客服务管理等专业课程;核心技能课程模块,包含运输仓储配送等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术模块课程,主要针对货物包装存储和危险品处理等操作。每个课程模块可以自由组合成为一个教学项目。采用“宽基础、活模块”方式使学生既能掌握一技之长,又能适应高职招生对学生全面文化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要求。

(四)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弹性选课和学分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程的设计中应该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给予他们自主权。课程管理上允许弹性选课,修完相应的模块内容获得相应学分即可获得相应水平的资格证书。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模式,学生在不同类别学校中所积累的学分可以通过教育模式的有效衔接加以利用[7]。物流专业的学校可采用累计学分和转学分制补充课程内容的构建,有效加强中高职间的沟通,充分扩大中职学生的升学机会。同时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改变传统的知识背诵、以试题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成绩考核应依据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考评,依据学生的学习和课业表现分等级进行评定。并积极引入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发动社会力量组织行业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考评,保证人才的教育质量。

物流行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货物流通中发挥巨大作用。各类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目前中高职衔接是职教发展的潮流,而衔接的核心在于实现课程体系的衔接。我国的职业院校应借鉴国内外院校衔接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课程衔接模式。建立以行业为指导,以能力为导向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良性发展。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6-22.

[2]贾艳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3,(3):73.

[3]徐国庆.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设计[J].江苏高教,2013,(3):140.

[4]廖毅芳,曾艳英.中高职衔接的物流专业课程标准:以香港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2-54.

[5]王寿福,章萍.中高职衔接的制约因素及发展策略研究[J].职业时空,2012,(12):25-26.

[6]何玉宏,纪正广.中高职衔接“3+3”人才培养的若干难点思考——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交通职业教育,2013,(5):18-19.

[7]陶永德.基于“双证融通”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8):25.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物流中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