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元俊
(首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北京100089)
人文关怀,“就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尊重人、依靠人、关怀人、为了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1],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就是要按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切实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精神,最终实现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80后90后的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此重压之下,大学生的心理变得极端脆弱,承受能力下降。从1995年的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案”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再到2013年被吵得沸沸扬扬的“复旦大学投毒案”,校园命案的频频发生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具体表现。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校园命案、校园自杀事件屡屡发生的背景下,党反复提及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此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
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观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对这一理论的正确理解和阐释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全面而丰富的内涵:其一,人的各种能力全面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2]330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的能力指人的一切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其二,人的需要全面发展。人的需要是人的自身规定即人的本性,是人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因。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形式,人的需要发生了变化:物质需要或生存需要的紧迫性和相对重要性下降,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的重要性在上升。其三,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是现实的,不是凭空想象或设想出来的,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2]295其四,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中,人与人相互依赖,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对物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个性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
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参考。“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人为本研究整体人的本性、经验与价值的心理学,也即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等的科学,其根本点就是强调以人为本。”[3]69健康人格理论是其中心内容,对探索我国大学生健康人格模式具有借鉴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来源于西方人本管理的经验借鉴。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主要观点是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人本管理思想是把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充分考虑员工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因素,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此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资源,以“大学生为本”,维护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能动性。
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现实倒逼人文关怀的重视。“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当代这样对人拥有这么多的知识,但任何一个时代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更少地懂得人。”[4]31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是这样评价当今社会处境的。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道德水准缺失、综合素质下降、个性发展畸形,甚至异化为“经济动物”“科技奴隶”“智能强盗”。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究其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不难发现,学习和就业压力、经济压力、情感挫折等因素是其直接原因。近年来,高校虽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仍处于边缘化、零散性的状态,没有充分调动起大学生主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这一问题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
人文关怀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正在我国逐渐兴起。“公民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与国家政治相对应的社会领域,是一个以维护公民权利为目的的民主、平等、自治的社会。这就决定公民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不同于传统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公民社会需要的是主体性教育,而非依附性人格教育。”[5]它需要的是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和个体发展能力的理性公民。工具性的、无视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几乎不能塑造出具有独立人格的大学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传统的无视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向以人的主体性发展为目标的、主动性和开启性的教育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受教育者大学生也是具有主观意识和能动性的人,其主体性和能动性理应受到教育者的重视。然而,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下,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经验差距,教育者的权威被无限放大,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备受忽视。教育者凭借自身的权威,习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自居,要求学生“师云亦云”“唯命是从”“不能越雷池半步”,把大学生置于绝对客体化的位置。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和实践性受到压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正是对人文精神的漠视而导致的人文关怀的缺失。
坚持“社会本位论”、重视社会整体忽视成员个体一直是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社会需要服务的,为了社会需要而培养人,它与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人的利益是不甚相关或关系不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需要服务是正确的,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人需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以“现实的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离开“现实的人”抽象的谈论社会。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价值定位上的失误。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一贯向受教育者进行填鸭式的理论说教,忽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学生关注的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敏感问题也缺乏关注。教育者很少从微观层面上关心受教育者心理上的需要,不能深入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无法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增大,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各大高校缺乏有效的心理咨询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无法解决,使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无处诉说、无处发泄。在国外,每1000名大学生就有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而在国内,每5000名大学生都没有一名心理辅导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即使已经建立起来的心理咨询机构,现状也令人堪忧。近几年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校园血案的增多正是高校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缺乏人文关怀的体现。
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政治信念、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等方面,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少涉及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政治信念几乎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导致教育者没有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缺乏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的思想品德的教育。道德教育的缺乏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导致人格的不健全、心态的不健康。2005年清华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用硫酸泼熊,只是为了证明“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是否正确。这一事件背后指向的是教育的失败、人性的扭曲、道德的缺失,这是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长期缺乏的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人来实施。这就要求高校要树立“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既要鼓励、支持、引导大学生,又要关心、尊重、理解大学生,同时还要按照实现“中国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一方面,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学生的权利,比如参与权、选择权、知情权、决定权等,必须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否则就谈不上其主体地位的确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也会成为天方夜谭。
“一刀切”是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之一,大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备受忽视。由于在先天条件、后天影响及各自的努力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不同,每个大学生的品德、智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在共性教育的基础上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制宜。在充分尊重大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他们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不失时机地对他们加以鼓励和引导,充分挖掘大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从而更好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
在当前多元化社会背景的强烈冲击和家长的溺爱之下,当代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环境以及情感变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心理疏导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审视,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大学生容易出现的自卑、焦虑、抑郁、冷漠等问题,“积极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服务,开设心理辅导讨论或心理咨询热线,创造倾诉沟通的机会,探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和宣泄缓释机制”[6],通过这个机制的构建,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好地应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例如,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于1994年,十多年来,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心理咨询中心形成了一套教育、教学、咨询、科研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成功干预了多起心理危机事件,在优化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对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量,可以引导、约束受教育者的行为,推动受教育者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养成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习惯。尤其是校园文化环境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学校人文精神的体现。建设富有人文气息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从文化硬环境和文化软环境两个大方面着手。文化硬环境指的是物质文化的建设,要完善校园相关的配套设施和公共景观的建设,使其充分演绎出大学的人文精神。文化软环境主要通过校风、学风、教风体现出来,充分挖掘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结合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校歌校训,积极开拓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文化,使其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同时,还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学方法,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这一隐性因素,使受教育者真正处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中,感受到人文气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万光侠.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研究范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赖黎明,张机,余喜,张广才.马克思主义人论与青年健康人格[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4]周国文.人文话语与历史的抉择[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3.
[5]潘运军.公民社会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6]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