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视新闻中的平民化现象

2014-08-15 00:47:12程泓超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平民化零距离百姓

程泓超

(中共河北省委政法委,河北 石家庄050001)

众所周知,新闻的目的就是及时、准确地报道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事件,而电视的再现功能则使它的新闻报道几乎做到了无所不包,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老百姓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情,只要是观众想了解的事件,电视都可以用活生生的视觉图像将信息传达给观众,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能够清晰地了解事实的真相。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200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现阶段城市居民(该项调查样本覆盖和代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居民)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最多,平均每个电视观众每天看电视达2小时13分,远远高于其他媒体。”可以说,电视具有报纸、广播、杂志乃至电影无法比拟的再现现实生活的特征,它的镜头可以随时对准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将各种生活风格展现在电视观众的眼前,改变了以前人们通过出访、邮件和书籍等进行沟通的方式,使互不相干的人群相互交往和认识的机会大为增加,把世界的范围越发“缩小”,将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电视媒体更容易在人民大众的生活情况和生存状态中找到报道的角度和出发点,电视新闻也就走向了平民化的发展道路[1]。

一、电视新闻平民化概述

(一)新闻平民化的含义

“新闻平民化”现象出现以来一直受到业界和学界的重视。最早出现在以都市报为代表的报纸媒介上,但是真正将“新闻平民化”归纳为一个独立的新闻题材则是由电视媒体实现的。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开始从平民化的视角报道新闻,使得平民化新闻初露端倪。而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的《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孟非以“聊家常”的主持风格和反映市民“家长里短”的内容,开创了大时段城市平民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所谓“新闻平民化”,是指大众媒体转变传统单纯宣传、说教式的传播方式,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在栏目定位、内容采编、播报方式等方面都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最终达到服务百姓、帮助百姓的目的。

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故事化和平民化,尤其是平民化的创作手法,更是各大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深入平民生活、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成为“平民化”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前提。而凸显“人情味”、“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也成为电视新闻“平民化”报道的基本特点。电视新闻的平民化既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口味,又起到很好的宣传、监督、舆论引导的作用,成为时下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而电视新闻的平民化实际上是要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以普通人的眼光来报道新闻,在字句斟酌上尽量采用普通大众的口吻对事实进行报道,并深入地介入到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状态中去,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关注。

(二)电视新闻平民化的构成要素

第一是电视新闻角度的平民化。为了做到平民化的新闻报道,首先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报道角度。如果角度选择的好,角度更贴近普通百姓,能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视角去看待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社会事件,那么,我们的电视新闻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也就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比如说,关于百姓上访受阻的新闻报道几乎每个月都会出现,但是内容却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不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适当地转换一下角度,抓住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故事,这样既能够引发观众的同情心,又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使百姓的上访能够顺利进行。

第二是电视新闻题材的平民化。我们在选择了平民化的报道角度之后,还应该做到题材的平民化。题材平民化,自然就会得到百姓的关注。从目前来看,平民关注的题材很多,内容更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但是,最受关注的无疑还是百姓身边的故事。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就直接打出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定位语。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在中国电视现代化的进程中却具有里程碑的特殊意义。这类栏目基本上是围绕百姓身边的吃、喝、住、行等方面报道,服务于百姓,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因此得到群众的信任。

第三是电视新闻稿件的平民化。除了角度、题材外,电视新闻的平民化还有许多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比如说,文字稿件的写作和后期图像编辑就是很重要的方面。稿件中涉及的一些技术性的专用名词,应该写成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人一听就知道,一看就明白,切忌使用那些生僻的专业术语,使人听了之后摸不着头脑,不知它所说的到底是什么,还有就是在使用同期声采访以及编排新闻节目时,也应不断加强平民化报道的原则。

二、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电视新闻平民化产生的原因

(一)受众的个性心理需求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如今的受众求同趋同的心理状态正在发生着变化,变得更加复杂化和个性化。受个性化心理的影响,受众越来越注重自我的实现,关注自我精神的满足,追求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强调个性、追求自我,这表现为非从众心理的增强和非从众行为的增加,个性需求的增多。原来固定不变的模式被打破了,富于变化、独具风格的作品和形式才更为受众所接受。现在的受众越来越习惯于用自己的观点去评判事物,通过自我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来评判是非善恶,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修正,以往那种一呼百应的观念正日益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平实的语言叙述、客观报道,纪实性作品正好满足了受众表现自我价值观和自我心理的需要,成为受众呼应的内容。”因此,电视新闻则通过平民化的视角来迎合受众的这种心理需要。

当然,受众并不仅仅满足于通过自我的视听作出判断,他们还希望主动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通过发表意见和重复交流来展示自我的思想情感和喜怒哀乐,而热线、短信、直播、互动等方式正好满足了受众的这种心理需要。《南京零距离》正是通过开通热线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目前,电视充分发挥了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信息反馈及时的特点,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普通受众,不断缩小与受众的距离,使受众在了解人物和接收信息的同时,更多地看到自我,有自我表现的空间和时间。在这里,受众已经成为传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日益明显地影响着传播活动的进行。而这种“平民化”的传播方式,正是符合受众个性心理需求发展的表现[2]。

(二)受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首先,审美心理的民族性是受众审美心理的一个共性特征。民族审美心理是“以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为原则,就是要在内容上尽量满足受众的道德需要,在形式上契合受众的情感需求,代表了社会大众的共同审美需要,突出地表现出民族性的特征。”民族审美心理已经成为受众最基本的审美诉求。受众对具有和谐、圆满特征的信息特别喜爱,乐意关注新闻人物自身的命运抗争,并且都希望看到积极完美的结局。一些含有矛盾及不和谐因素的新闻事件,在大众传播中敏感性非常高,因为这些新闻信息易引发不和谐、不愉快的心理,受众会自觉地要求这些矛盾和不和谐事件能被圆满地解决,对相关事件的后续报道会有关注,并在新闻报道中寻求关于事件的态度和评价。受众的审美诉求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平民化报道方式便应运而生。

根据接近性原理,受众往往对与自己有联系的人和事的关注度,要远远超越国际大事或是其他地区的重大事件,这也是本地民生新闻的天然优势,对于电视新闻栏目而言,增进同本地受众的联系,努力发掘本地民生新闻,是未来电视栏目发展的大势所趋。《南京零距离》正是从当地市民的审美心理出发,关注“本地民生”,将摄像机聚集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用话筒尽可能地传达出每一个本地市民的声音。关注新闻人物自身的命运抗争,并对相关事件的后续报道极为关注,在新闻报道中寻求关于事件的态度和评价。他们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赋予一定的人文关怀,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满足观众追求真善美的审美心理需求。

其次,随着电视的不断兴起和繁荣,受众选择面拓宽了,眼界开阔了,审美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腻,不仅仅要满足消遣娱乐,还要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要满足不同阶层受众的需要,这种审美心理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鲁景超教授认为:“审美心理有了层次之分:一部分受众满足于娱乐耳目,重视节目的实用功能,美学方面的关注比较少,有的甚至到不了审美的层次;一部分受众满足于愉情愉意,讲究音美、意美;还有一部分受众则追求情美、形美,欣赏情声和谐、神形兼备。审美心理层次上的差异,使个体受众对电视有声语言传播内容和表达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取舍和好恶。”[3]

审美心理的层次性是受众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反映,是个人特有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及审美态度和表达方式的体现,广大受众的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不同,他们在审美趣味、价值取向等方面会表现出鲜明的个人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使受众审美心理逐渐出现了层次分化。同样,也正是这种审美心理的层次性促使电视新闻工作者更加注重受众的个性需求,而平民化的这种报道方式正好满足了受众的审美心理需要。

综上所述,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的平民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并且大多数电视新闻媒体都已经采用了平民化的新闻报道方式。《南京零距离》以市民的视角,关心市民身边的事,报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时向群众提供相关咨询,平民化的选题,平民化的视角,使新闻与观众在心理需求上实现了真正的“零距离”。可以说,《南京零距离》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它的两个零距离,即与生活零距离,与百姓零距离,但归根结底还是其平民化的视角和报道方式赢得了受众的欢迎,满足了受众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解读电视新闻中的平民化现象,并认真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新闻事业寻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

[1]夏玮婕,马全.电视新闻平民化刍议[J].现代视听,2013,(9).

[2]于春伟,李刚.对电视新闻平民化的探讨[J].当代电视,2012,(1).

[3]吴坤.平民化视角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3,(9).

猜你喜欢
平民化零距离百姓
零距离与远距离
和党旗零距离
不让百姓撇嘴骂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百姓记着你
青年歌声(2020年10期)2020-10-23 10:05:12
与英国媒体零距离
传媒评论(2018年10期)2019-01-17 01:33:26
百姓看家“风”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4:57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分析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2
电视新闻平民化不等于娱乐化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观察零距离
学生天地(2016年16期)2016-05-17 05: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