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君
(赣州市立医院消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胃壁表面的胃黏膜主要由上皮、固有层、黏膜肌层三个部分构成。当胃黏膜受到一定的损伤后,穿透至黏膜肌层以下临床即将该疾病诊断为胃溃疡[1]。本次研究对患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颗粒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选择2011 年10 月至2013 年10 月赣州市立医院消化科收治的88 例患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8 例,年龄33~78 岁,平均(51.4±1.8)岁;胃溃疡患病时间1~13 年,平均(4.6±0.5)年。治疗组:男25 例,女19 例,年龄32~79 岁,平均(51.5±1.9)岁;胃溃疡患病时间1~14 年,平均(4.8±0.6)年。上述3 项自然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胃镜检查结果发现有明显的溃疡病灶存在;2)病情确诊为胃溃疡;3)胃溃疡病史在15 年以内;4)患者年龄在30~80 岁;5)排除合并患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可能;6)患者自愿选择接受药物治疗;7)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1)胃镜检查结果没有发现有明显的溃疡病灶存在;2)病情没有确诊为胃溃疡;3)胃溃疡病史在15年以上;4)患者年龄在30 岁以下,或在80 岁以上;5)合并患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6)患者不愿选择接受药物治疗;7)患者不愿加入本次研究。
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每次20 mg,1 次·d-1,口服克拉霉素,每次500 mg,1 次·d-1,口服甲硝唑,每次400 mg,1 次·d-1,计划治疗2 个星期;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每次20 mg,1 次·d-1,口服克拉霉素,每次500 mg,1 次·d-1,口服甲硝唑,每次400 mg,1 次·d-1,口服铝碳酸镁颗粒,每次1 000 mg,1 次·d-1,计划治疗2 个星期[2]。
选择2 组患者的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药物不良反应例数、胃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胃溃疡疾病治疗效果、药物治疗总时间、停药后胃溃疡疾病复发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临床治愈:溃疡症状表现用药后完全缓解或彻底消失,溃疡病灶已经由活动期变为疤痕期;有效:溃疡症状表现基本缓解,溃疡病灶已经由活动期变为愈合期;无效:溃疡症状表现用药后仍然存在,溃疡病灶仍然处于原来的活动期[3]。
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表示,实施t 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均治愈,治愈率均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颗粒联合治疗后(4.41±0.85)d 胃溃疡症状彻底消失,治疗后(6.10±1.04)d胃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共计接受药物治疗(8.87±1.23)d;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后(6.80±1.34)d 胃溃疡症状彻底消失,治疗后(8.96±1.52)d胃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共计接受药物治疗(11.78±2.56)d。3 项观察指标各组数据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后有9 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颗粒联合治疗后有1 例出现不良反应,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在停药后有11 例胃溃疡病情再次复发,治疗组患者在停药后有2 例胃溃疡病情再次复发,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模式的不断改变,生活和工作压力水平明显增加,消化性溃疡疾病在临床上的实际发生率呈现明显上升的发展趋势[4]。铝碳酸镁是一种覆盖于溃疡面层状网络晶格结构的胃黏膜保护剂类药物,可以使黏膜的生理屏障功能显著增强,对创面进行针对性保护;对胃黏膜微粒体重糖脂质中间体生物合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黏液中磷脂浓度水平显著提高,使胃内胆酸浓度水平明显降低[5];奥美拉唑在给药后主要作用于胃腺壁细胞,为H+-K+-ATP 酶抑制剂类药物,是弱碱性药物的一种类型,通过口服途径给药后可特异地在患者的胃黏膜壁细胞的分泌管中分布,在胃壁细胞小管这一高酸性环境中被进一步浓缩转化为具有一定活性的物质,药效作用强而且持久,可对胃酸的分泌过程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常被临床用于对胃及十二指肠等消化溃疡类疾病进行治疗[6]。
[1]黄国栋,杨治芳,游字,等.健胃愈疡片对胃十二指肠黏膜SP 和ITF 的表达及其抗PU 复发的机理探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17):823-824.
[2]孙菁,房静远,李兆申,等.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的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阳性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19):619-620.
[3]林秀伟,李娟,赵风玲.奥美拉唑致白细胞减少1 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29(11):367-368.
[4]柏依海,王红霞,文继平,等.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89 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 代药物应用,2009,3(2):131-132.
[5]吴咏东,杨迅,王惠吉.兰索拉唑及胶体果胶铋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J].中华内科杂志,2010,40(1):101-105.
[6]陈元鸿,王婉梅,王皓,等.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 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对比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12,25(8):1045-1047.